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鲁地遍处烽烟起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其实就是一味普通的小黄鱼而己。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一味普通的食材,但对于杨再成这种沉疴日久的老人来说,却是一道难得的补品。

    黄花鱼,叶甘,性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治食欲不振,下利、失眠、心悸等症。

    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小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对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吃了之后也有极佳的食疗效果。

    不过,这味作用不小的黄鱼,在梁山泊中却是鲜少见到,也就难怪杨司锋见到了之后会如此失态了。

    也许是这味黄鱼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也许是杨司锋的这份孝心感动了上苍,吃过鱼之后的杨再成,气色果然好了许多。

    杨司锋扶着老爹慢慢的在院里行走,然后,便看到了匆匆跳下马车的张叔夜了。

    “好小子,以后要是谁还说你是纨绔,老夫非和他拼命不可,老夫要是有这样的纨绔儿子,来上一打老夫都不嫌多。”瞧着杨司锋恭驯体贴的样子,张叔夜禁不住再次感叹道。

    “老大人,你怎么过来了?”杨司锋将父亲扶到一边,奇怪的问道。

    “我还奇怪呢,别人都是嫌吃饭的人多了,你却跟我要人,到底是什么道理,你和我说道说道。”张叔夜不解的问道。

    “这个,我也知道,多了人就要多一张吃饭的嘴啊,”杨司锋长叹一声,“可马上就要入秋了,咱们还得赶着入秋之前,再种下一些粮食才行啊,要不然,不只是现在饿肚子,来年更是没有指望啊。”

    张叔夜再次愣了一下,没想到传言中的杨纨绔,居然是如此的悲天悯人,看来,传言未必就是真的。

    心中对赵明诚的观感,再次下调了一个档次。

    “咦,”老夫子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奇怪地说道,“我记得你还没有成亲吧,也没听说你生娃的事,咋会说出养儿方知父母恩的话来,这是何道理?”

    “这个,”杨司锋没想到,自己的随口一句话,居然落到了张叔夜的耳中,不由难堪起来。

    “罢了,罢了,我知道你,那蔡家的女子,退了也就退了,就你现在这样子,她还未必配得上你。可惜了啊,大的已经出嫁了,小的又太小了,可惜了。”

    杨司锋一惊,这老夫子怪不得对自己这么好,原来真的是打自己的主意了啊。不过,瞅瞅老夫子虽然年纪大了点,倒也眉清目秀的,据说女儿随爹。要是老夫子真要坚持的话,自己从了他也无妨。

    “大人,请喝茶,”梁红玉托着茶壶过来,先给张叔夜倒上,再给杨司锋倒上一杯。

    “你小子,是不是对清照不一般啊,送茶叶的时候居然有她的,没有老夫的?”老张一口茶水下肚,突然怨怒的瞪着杨司锋说。

    “是属下的错,这次一定让老大人带上了。”杨司锋再次尴尬的挠头,“可惜今年没有多少产出了,待明年吧,明年属下一定替老大人备上几十斤的。”

    “算你小子有点良心,”张叔夜看来不打算继续追究了,“你小子是不是该带老夫去持看,你现在也算是一方主官了呢,总不能一直留在家里上演父慈子孝吧。”

    半个小时后,杨司锋带着张叔夜老爷子来到了还没有完工的堤坝前。

    “你小子,可以啊,谁敢说一个纨绔知道这些法子啊。当然,那些读书人肯定也不会,但这些老农民应该知道这些道理,什么水浸千年松,可他们知道没用啊,他们知道了也没有谁听他们的建议啊。你小子,我看行。”这时候,张叔夜已经毫不掩饰自己对杨司锋的夸奖之意了。

    饱含深意的瞅着杨司锋的样子,颇有岳父选女婿的意味,看得杨司锋心里阵阵发毛,暗道:“你不是说了你大的嫁了,小的还小么,我可不能这么禽兽啊。”

    “该好好读书了,你小子,”张叔夜终于收回了眼神,“不管你有多厉害的本事,没在东华门唱门,那些朝堂上的芸芸诸公是不可能认可你的,可是蔡京那伙人,除了幸进之外,他还会干什么啊,朝堂上不能只有他们那些人了。可是你小子这一个月都没有摸书本吧,你说,你不好好的读书,以后靠什么和他们争?这次算是高俅帮了忙,老夫也适时的提举一下,你才有这个机会,可这是最高峰了,你能有个从七品。如果你再不努力的话,你这一辈子都休想更进一步了。”

    杨司锋真想说,我又不是你女婿,你关心那么多干嘛。

    再说了,还有几年这北宋朝都没有了,谁还管有没有东华门唱名啊。

    不过,张老爷子确实是出于一片好意,他自然不可能这样顶嘴的,只得讪着脸说:“这不这一段时间忙嘛,等有空了,属下一定会认真攻读的。”

    “你小子啊,”张叔夜恨铁不成钢的指着杨司锋,“若是把你这些鬼伎俩用到读书上去,老夫就不信你能不成?”

    可能还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那些中药的方子,中草药的习性够难吧,可他还不是一样记住了。

    四书五经虽然生涩难懂,自己用心去背,就不信背不熟。

    现在还没有实行八股文,只要背熟了这些,前面的背诵默写过关后,再用一篇能吸引眼球的策论,这么说来,中个举还真的有可能?

    如果论文章的引经据典的话,他可能还真的不会,但赵佶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主啊,只要够吸引眼球,说不定他真的有机会,想到这里,杨司锋不由又有些心动。

    在另外一个时代里,他是高考的失败者,倒不是他真的失败了,只是苦于家境,他根本没有去参加高考,中考后就进入社会了。

    可是,对比一下他们中考的时候的录取人数和后来一本的人数,他觉得,他们中考时的难度,比考个一本,甚至985啥的,只难不易啊。

    “梁山军的进度,有点出乎老夫的意料,老夫可以放心了,”打压了一下杨司锋之后,老爷子又不忘了表扬一下,“这里就交给你了,老夫也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是,老夫这知州,做也不轻松啊,看罢了你这里,老夫就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了。”

    “不知属下有什么能帮得上大人的。”杨司锋小心翼翼地问。

    “罢了,你治理好梁山军,已经是在帮助老夫了,”张叔夜无力的摆摆手,“你不知道啊,如今这鲁地,真的是遍地烽烟起啊,可叹的是,咱们的官家,咱们的朝堂大员,他们还以为是歌舞升平,一派太平呢,难,难啊。”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