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只要官家看过了你们的比赛之后,一定会喜欢上的,而且,我相信,届时亲自下场也是有可能的。”张叔夜一口坚决地说。

    当然,老张毕竟上了年纪,虽然他坐镇中路,不需要长途奔袭,可还是坚持了一刻钟就气喘吁吁了。这时候,身为裁判的曹正,则极为有眼色的吹响了终场哨响声。

    虽然只踢了一刻钟的球,可老张仍意犹未尽地说:“老夫都过了五旬了,尚且能坚持一会,官家才四十出头,你放心吧,到时候官家一定会亲自下场的。兔崽子们,好好的踢,到时候若是真的能在官家眼落下个好,说不定你们就是下一个高俅了。”

    众人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虽然只是一块踢了一刻钟的球,虽然张叔夜在他们眼里仍是高高在上的大官员,但如今看来,似乎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现在的张叔夜,在他们看来,与其说是一位大官,倒不如说是有点任性,还有些和气的邻家老头儿。

    虽然张叔夜说的是笑话,但杨司锋想想,说不定还真的有这种可能。

    老张除了喜欢喝点小酒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爱好了,可是还是看了一眼便喜欢上了蹴踘了,杨司锋就不相信,更加喜新厌旧的赵佶,会不喜欢上这场游戏。

    是的,赵佶不只是喜新厌旧,更喜欢一切美好的美丽的东西。

    不只是任用长得好看的文武大臣,选取漂亮的女子充入他的宫室。连民间的美好事物他都不想放过,因此,便有了花石纲的应运而生。

    当然,有些文青范的他自然不会明白,真正落入宫中的花石纲,其实只不过二三成而己。而打着他的旗号四处搜集花石纲的朱勉等人,则是中饱私囊发了大财。

    但是,这锅可都让他给背了,谁让这本来就是他的本意呢。

    虽然老张踢了半场球后,累得气喘吁吁,不时的揉着胳膊腿,可临走的时候,他还亲自挑选了几个队员,说是要带回济宁,在济宁也训练出一支这样的球队出来。

    当然,老张是牧民官,当然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娱乐他自己,他更深的考虑,还是想让他的济宁厢兵也能有些凝聚力。

    老张只怕会失望了。

    不过,杨司锋以为,让这一群喜欢惹事生非的厢兵们有点事情去做,不去祸害百姓,也未尝不是一番好事。

    因此,送别张叔夜等人的时候,他免不了交待自己的队员们一番,让他们去了济宁之后,一定要带出好的风气来,不要被济宁的厢兵或乡兵给带坏了。

    当然,杨司锋还和张叔夜约定,等济宁队训练出来之后,双方届时一定约战一场,到时候他想看看,到底是师傅打败了徒弟呢,还是徒弟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老张自然毫不客气的应承下来。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居然成为了宋朝的第一个州际间的足球对抗赛,并且还形成了规矩,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当然,这些自然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送别了张叔夜之后,杨司锋也投入了紧张的生产建设当中。

    安顿从濮阳掳来的逃户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和物力,还得组织人手开拓新的田地,这些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手下的兄弟们虽然不少,可除了曹正之外,其它几个都是些粗糙的武夫,对于民生都是毫不感兴趣。也只是看在兄弟的情份上,武松他们几个才会硬着头皮赶着手下的人每天去开荒种地。

    某一日,武松和史进两个的手下突然大打出手起来。

    而武松和史进两个人身为头儿,居然不去制止他们的手下,反而在坐壁上观。

    杨司锋不得不又亲自出面处理了。

    一问情由,也不由让杨司锋哭笑不得。

    真要追根溯源起来,这个事情还得怪杨司锋自己。

    杨司锋知道这帮家伙不会老实的干活,因此便在五个队中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即每天当中完成任务最好的队伍将得到一定的奖励,而完成得最差的队伍,则要克扣两成的粮食配给。

    如果连续三天都是倒数的话,则会克扣一半的粮食。

    反正这些人以前也没有怎么吃饱,只要有点东西吊着,也饿不死他们。但杨司锋以为,不把他们饿怕一点,这些东西就不知道珍惜。

    如果他们真的以为轻松的就能得到一切,这对于努力的人们何其的不公平?

    经过饿肚子和抽鞭子的双重压力之后,大部分人的干劲终于被带动起来了。

    那些不老实的人也发现,只要他们老实一点,不但不会挨鞭子,而且还真的能吃饱肚子了,人性的自然,他们当然知道如何选择了。

    他们的知军大人,真的是没有让老实人吃亏,也没有让任何偷奸耍滑的人得逞。这一点,杨司锋是认真的,而不是一边叫着不让老实人吃亏,一边专门坑的呆的就是老实人。

    于是,大家自然都选择了当个老实人。因为,在如今的梁山军,当个不老实的,自以为有点小聪明的人,损失太大了。抽了鞭子丢了面子不说,还经常要饿肚子,这么不划算的事儿,除非缺心眼的人才会去做的。

    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在以前的竞争机制之下,总会有一个队排在最后面的。

    而今天,武松和史进的两个队的成绩,都不相上下,为了谁才是最后一名,双方都不服气,于是,一言不合之下,双方就扭打在了一起。

    武松和史进两个,不管是不是故意,可他们何曾做过劝架的事儿,索性让他们打他们底儿朝天,说不定,他们两个就是想让这群家伙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稍许的释放。

    不过,好在杨司锋赶来的时候,打斗已经结束了。除了有十几个家伙打得鼻青脸肿之外,倒是没有整出人命来。

    “老七,放心吧,我们两个盯着呢,只是拳脚上的工夫,没有人敢拿家伙动手。”武松甚至还涎着脸来说道。

    这位二哥,显然就是不嫌事儿大的,杨司锋没有理他,背着手去看了两个队的成绩。

    相比他们开始的时候,两个队开荒出来的地,显然多了三成不止,看来这两个都努了力。

    杨司锋想着,既然他们都自觉了,他似乎得改变一下游戏规则了。

    “你们吃饱了是不?谁第一是你们自己说了算么?劳资才是这里的裁判,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你们很厉害?很厉害就武虞侯史虞侯去练练,去啊,找一群弱鸡练算什么本事?”杨司锋一脸嘲讽地说。

    所有人瞥一眼武松和史进两个人一身的键子肉,不由自主的就后退了几步。

    “不过,这几天大家显然都用了心在做事,就算是最后一名的成绩,我也很满意。既然是这样,也就没有惩罚的必要了。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为了让大家更努力。既然大家都努力了,那就不要惩罚了。我宣布,以今天的成绩作为基数,以后只要达到今天的成绩,就不再有惩罚了。”

    所有人愣了一下,但某队一直排在前面的队伍,却隐隐的有些失望。

    “当然,做得最好的,仍然有奖励,这个规矩不变,没什么事,就散了吧,你们放心,在老子这里,在梁山军,将只容许老实人存在,就算有不老实的人,也是让老子去做,所以,你们要是谁还敢心存侥幸,老子立即会教你们如何做人。”

    也不管这些家伙是不是能理解自己的话,杨司锋霸气的一甩手就走了,再不似第一次上台讲话时的拘谨。

    安顿了这些事情,杨司锋终于能拿起书本来,安心读书了。

    虽然竖排的繁体字看起来有些烦人,但他还是有办法的。他自己人买来了纸笔,将要应考的四书五经用炭笔一一用横排抄成了简体字,这样拿起来背诵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吃力了。

    可是,这种安静的日子也只持续了第三天,他才安心读了四天的书,就迎来了高强等一行人,和他同行的,居然不是以前的那群纨绔,而太学里的数名监生。

    “高兄,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呢?”杨司锋还奇怪,高强不是说过不再来梁山了么。

    “杨兄,你不知道么,蔡京下台了啊,现在的丞相是张商英张大人,这个老夫子据说对你挺为赏识,让这几个不食人间五谷的太学生来你这里接受你的训练呢。可他们这群弱书生又怕,只好让兄弟我来带路了。”高强一脸委屈地说。

    “啊?蔡京下台了?”杨司锋吃惊地说,随即讪讪地笑道,“其实这也不关我们的事吧,杨某这段时间一直在安心的研读圣贤书,都没有留意到这些事情呢。”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