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丧心病狂是书生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一个又一个的新词从杨司锋的嘴里冒出来。

    张叔夜觉得自己已经苍老的心房一再的受到了冲击。

    若不是看着杨司锋还算恭驯,他几次想诘问一下杨司锋:“到底是我是老师还是你是老师,在老夫面前卖弄新词。”

    可是,老张是一个谦虚的人,这话他还是说不出口。

    “罢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这样的学生老夫该开心才对,”老爷子安慰自己道。

    张叔夜紧接着又听到了一个新词儿:循环经济产业。

    “是的老师,循环经济。”杨司锋耐心的解释,“养猪,在学生看来,不只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手段,也是这个产业的起点。”

    然后,杨司锋从用养猪产生的猪粪去养鱼,而经喂养的鱼的产量,自然比之前自然生长快了一倍不止。然后利用养大的鱼杂加上豆饼再来养猪,从而实现了一整个封闭的小循环。

    虽然他们最初投入的只是一些猪苗而己,但是却带动了养鱼业、大豆种植业、大豆油加工业、甚至还衍生了建设猪圈的建筑业、屠宰业等事业的蓬勃发展。

    然而这还是初期的,在杨司锋看来,等他们的养猪事业上了新的台阶之后,他们还能发展火腿肠、香肠等加工业,还可以根据大豆的产量的高低再发展各种豆制品的加工。

    当然,这些目前还只是在杨司锋的蓝图和设想之中。虽然这些事情做起来的话可能不难,杨司锋把它说透了之后,他们只是需要时间去实现罢了。真正如何去实现,还需要以香香等为首的管理团队,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时间。

    张叔夜尽管仍一知半解,可他显然被杨司锋一套一套的说法给盅惑了,沉吟半晌后,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这养猪业真的有这么厉害,咱们能在全济州,甚至全天下推广么。”

    “当然能,”杨司锋不假思索地。

    后世许多养猪大户,可是把养猪事业推向了全国了。

    但他马上又摇摇头道:“但还不是现在,一方面,是我们还在对猪种进行选优、培优的过程中。如何找到一个更有效的养猪办法,我们也还在摸索,另外一方面,梁山一片空白,这里的百姓都愿意配合我们,换作其它的地方,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的。但学生以为,只要咱们依靠养猪真的富裕起来了,真的让老百姓们有钱了。别的地方的人看了眼红了,他们自己会来学。那时候官府只需要适当的予以鼓励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刻意的去推广。”

    是的,只要真让老百姓们有利的事情,他们自己就会试着去做了。根本不需要官府告诉他们该种什么,该养什么,或者种养多少,这都是不学无术的表现。但可笑的是,这些方略的执行,不是高强这样的纨绔执定出来的,而是那自诩很小的时候就在乡下干过活的,能挑十几里的那群人执行出来的,笑话不?确实有点。

    但是,虽然养猪带来未来一定能让百姓们富裕起来,让大宋的军队壮起来,但目前来看,还真的只有梁山能推行此事。

    正如杨司锋所说的那样,梁山一片空白,都是一群军户,甚至逃户,不存在传统的豪绅,豪绅们千百年过惯了传统的生活,他们是最抗拒发生改变的。因为如果老百姓们养猪也能过得不错,他们的土地还租给谁种去。

    还有一种,梁山依托梁山泊这个天然的大水洼子,不只能提供许多的鱼肉,猪粪能用来养鱼,湖边还有许多青嫩的水草可以用来养鱼。而且,因为梁山水贼的出没,附近都没有什么民居,也让这附近的地里长满了野草,只要稍加挑选,也便是上好的牧草了。

    还有一点就是,士绅们声称猪肉乃是贱肉,未尝没有保护他们自己家利益的可能。但对梁山来说,这里是一片空白,就不存在士绅的阻力了。

    这些穷汉们,一年都难得吃上几次肉,只要有肉吃他们就很开心了,哪里会管是什么贱肉。所以,在这里推行猪肉,可谓是阻力最小的。

    但杨司锋也可以相信,当别的地方看到梁山人吃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而且还不需要花多少钱,他们自己会学的,根本不需要他去大力宣导。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梁山的这个榜样作用就好。

    “随便你们如何去整了,总之,有什么成果,或者有什么困难,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夫,老夫要看看,这养猪是不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乎。”张叔夜总算结束了全部的观摩。虽然很想摆着上司的架子教训一下杨司锋,可想了半晌,还是没有想出给学生说点什么的好。

    可马上,杨司锋还是发现自己又被拍了一巴掌,他都习惯了这种被老爷子胡乱拍人了。

    “然而,这些东西再有用,老夫也承认它们可能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大的作用,”老夫子气愤地说,“你也只需要告诉下人们去做就是,你的最主要任务,还是给老夫去攻书,明年要是你考不上科举,你信不信老夫死给你看。”

    “可是老师,明年的话自然还是不错的,可是今年底的乡试,学生怕是来不及。”杨司锋委屈地说。

    “罢了、罢了,老子一辈子的清名就这样被你给毁了,”张叔夜悻悻地甩手道,“你不要管那么多,今年的乡试老夫帮你摆平了,关键的是明年的会试,要是会试的时候你闹出笑话来,老夫真的会死给你看的。”

    张叔夜可能真的能做出来。自己看好的学生,如果会试的时候名落孙山,甚至交个白卷,张叔夜如果不自己去寻死的话,也会被杨司锋气死的。

    难得有一位对自己这么好的老师,杨司锋当然不希望看到老爷子气死了。因此他马上真诚地说道:“老师,我都有计划的呢,不过,这几本书我可能得在乡试之前才能读完,可是,如何练习写策论啥的,我可能就没有时间了。”

    “你和胡小子多切磋,那小子策论还不错,明年,只要这小子认真考的话,中举不是问题,”听说杨司锋有了计划,老爷子的脸色稍微好了点,“老夫权且信了你这一回,人家读完这几本书得花上几年时间,你大半年时间就能看完?老夫权且信了。要是老夫届时发现你一问三不知,老夫真的会抽你的。”

    杨司锋想说的是:“老师,你抽我的还少么?”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说出口了,只得默默的送老爷子回济宁府。

    还好,从这里到济宁府并不算远,不到百里的地,赶马车走得快一点的话,天黑之前妥妥的能赶到的。杨司锋倒是想留老爷子过夜,可是,老爷子死活不肯,他只能交待杨志带兵护送老爷子回济宁了。

    杨志倒是很快回来了,不过他是一个人过来的,没有带人去护送张老爷子回济宁的准备。

    “知军不好了,胡公子他们遇到麻烦了。”杨志小声地说。

    “怎么回事了,胡纨绔是不是也闯祸了。”尽管杨志的声音很低,还是让张叔夜听到了。

    “胡公子说是他的保的人手太少了,带人说是要出去剿匪,结果被一伙山贼给抓起来了。”杨志脸色难看地说。

    “这几个丧心病狂的家伙,我早就知道他们会被杨纨绔你带坏的。”张叔夜一听就气急地吼道,“连官兵现在都不敢出去剿匪了,你们几个臭书生也敢去剿匪,以为这大宋就你们这几个人行么?”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