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章 张叔夜替徒背锅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赵佶听崔贵妃简短的介绍完了梁红玉的身世之后,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这事童贯做得有些不太厚道,可是,童贯是他器重的人,他总不能当面说童贯的不是。

    而梁红玉又是他打算器重的杨司锋的爱妾,他自然也要有个交待。

    “罢了,梁红玉,既然你是忠良之后,朕也不能亏待你了。虽然你是女儿之身,朕以后会对你父亲有封赏的。至于你?朕先封你一个七品诰命吧,封得高了,那帮大臣们可和朕没完没了。”

    是的,赵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很多的时候,他自己也分不清是和非,于是,很多的时候,他就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

    当然,如果他身边是王安石、范仲淹那样的能臣的话,他会很轻松大臣们也能放手做事。

    可是,他身边是蔡京这样不学无术,却一肚子坏水的奸臣,于是,他悲催了,天下黎民们也悲催了。

    “民女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梁红玉欣喜若狂的行礼道。

    真的太出乎她的意料了,看来公子说得真的对,只要她这次稍稍牺牲一下,不只她自己会有收获,说不定还能帮她爹讨回公道。如此看来,她这回来京入宫,算是值得了。

    “罢了,朕和爱妃有些话要说,既然你和爱妃如此谈得来,明天再来陪爱妃说话,你先退下吧。”赵佶已经忍不住了,看着崔贵妃风情万种的样子,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崔贵妃推倒了。

    “民女告退。”梁红玉哪能看不出赵佶的心思,马上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她相信,有了这次之后,崔贵妃还会召她入宫的,毕竟,公子送的那些礼物,她们这些娘娘们未必知道如何使用。

    公子简直太厉害了,想到这里,梁红玉就会觉得自己可能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赵佶就是这么操蛋的人,杨司锋还没有大婚呢,正牌夫人还不知道是谁,他的小妾突然间就得了诰命夫人的名份了,这在徽宗朝,可真的不是什么怪事。若是换个朝代看看,根本是不可能的。

    赵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此时的崔贵妃,沐浴着秋日的光辉,让他觉得如同仙子一般的美丽,赵佶也似乎回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觉得特别特别的龙虎精神…

    “爱妃,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赵佶突然收回眼神道,“你别告诉朕,这些都是杨司锋那厮的小妾告诉你的?”

    “不瞒官家说,还真的是她告诉臣妾的,”崔贵妃赧然一笑道,“刚开始的时候,臣妾也觉得不能接受,可梁妹妹说了,这只是咱们夫妇间的闺房之乐,只要不让外人知道,只要咱们夫妇间都能接受,有什么是咱们不能做的呢。”

    “就是这样,你们这些女人,就是喜欢矫情,要不然,朕年轻的时候会去青楼,若是你们都愿意如了朕的意,朕怎么可能会去找那些青楼女子?”赵佶似乎得了莫大的勇气说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官家有什么要求,只管和臣妾说就是了,只要是闺房之内的,臣妾一定说服姐妹们配合官家如何?总之,臣妾姐妹们确实是不希望官家再去那些地方去了,杨司锋的爱妾也说了,容易沾上不干净的病。”

    “好了,知道了,你这个狐狸精。”赵佶叹了口气说。

    “臣妾就算是狐狸精,也只当官家一个人的狐狸精啊,”崔贵妃突然眼睛定定地望着赵佶道,“五天后就是臣妾的排卵期了,据梁妹妹说,最容易受孕了,臣妾好想替官家生个一儿半女啊。官家,求求你了好不好。”

    “排卵期?”赵佶微微一愣,半晌后说道,“朕今天似乎在哪里听到这个词,对了,我想起来了,是张叔夜那老家伙,我就说呢,他一个老家伙哪知道这些,一定是杨纨绔和他说的这些。”

    想到后,立即扯起嗓子道:“梁师成,快去尚书省去,给朕把张叔夜的那奏折拿回来。”

    梁师成小跑着跑到尚书省那里拿来了奏折之后,赵佶已经在崔贵妃的伺候下,穿戴整齐了。

    而且瞧他这意思,今天就在崔贵妃这里用餐了,梁师成老成精的人物,自然知道如何做人了?

    崔贵妃很快的便将张叔夜的这封奏折看完了。

    “官家,若真的能做到这样的话,将是天下女子之福,也将是天下父母之福,天下父母和女子们,一定会感念官家的恩德的。”崔贵妃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之后,恭敬的在赵佶身前行了臣子礼后,认真地说道。

    “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奇?真的如实做了之后,便能让天下的孩童们活下来更多?”赵佶疑惑地问道。

    “当然,臣妾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能为此证明。”崔贵妃认真地说,“以前两个孩儿夭折,都只怪臣妾的不小心。现在看了这个之后,才发现是自己做错了,若是当初早看到这个,我们的那两个孩儿,说不定就能活下来了。”

    “是啊,要是活下来,现在也几岁了。”赵佶也是一叹道。

    他这个虽然有点昏庸,却是个极富爱心的人,而且,对自己的儿女也算多番爱护,听到崔贵妃这么说,也不由叹道。

    “张叔夜这老小子,”赵佶突然轻笑道,“我还真的以为是他写的呢,原来他是替徒弟背锅啊。还好是他老小子同你哥一起具的名,若真的是杨小子亲自递上来,我看这文武大臣们的口水都会把他给淹死的。好好的大老爷们的,研究这些问题干什么?不过,既然是爱妃说了有用,朕明天再让尚书部好好的讨论一下,若真的有用,朕便让他们先在汴京城里试行又有何妨?”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