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大宋朝虽然国大,但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国土。”

    “大宋境内,绝对不允许存在任何的国中之中,任何进入大宋境内的他国商贾或百姓,都必须遵守我大宋朝的律法,绝对不存在无视我大宋朝律法的法外之民,大宋律法之下,绝对不允许存在任何的特权阶层。”

    摘自《靖国公语灵》

    据曹正回忆,袭击赵枢和徐宁等人的,居然是一伙由金人操控的村寨。

    “是可忍孰不可孰,在我大宋朝的国土上,不遵守我大宋的律法倒也罢了,居然还敢袭击我大宋的军民,”不等曹正说完,杨司锋就已经气愤地嚷嚷开了。

    所有人都露出愕然之色,这可是杨司锋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失态。

    他们不知道杨司锋的经历,当然不能怪他们,杨司锋只是痛苦的看到,莫非在我大宋朝,也有那耻辱的租界出现了么?

    大宋和金人,仍处在合作消灭辽国的密月之中,这让大宋朝的许多地方官员也自然觉得金人亲切了许多。

    不能全怪地方官员,连赵佶都是个对金人客客气气的主,下面的官员当然以为宋金已经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友盟关系,当然,对于金人的跋扈过份不是太过纠结了。

    可只有杨司锋才知道,金人是属狼的,它们是吃肉的,一旦给他们尝到了甜头的话,他们一定会得寸进尺的。

    杨司锋努力的镇静下来,继续听曹正的描述。

    虽然这个地方名字叫做牛家市,可杨司锋越听怎么觉得和水浒中的曾头市那么的相象:一样圈占大宋的耕地养马,一样的和朝中关员有所勾连,一样的将治下几个村寨控制在他们手中,形成了村堡联防的态势。

    当然,水浒也只是小说中的情节罢了,所以不存在三打曾头市的场景,至少他问了武松等人之后,没有听说过梁山有过和曾头市的摩擦。

    但小说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虽然没有过梁山山寨和曾头市的矛盾,但牛家市,活脱脱就是一个曾头市的原形。

    村堡联防,当然是一个好的方略,它能在官兵没能到位的情况,形成民间自己的安保力量,以阻止敌人的侵袭,按理说,是要值得表扬的才是。

    可是,牛头市的村堡联防,他们针对的是朝廷的官兵,这就让人不能接受了。

    大宋的百姓居然将官兵们当贼伙一样的来进行防范了,究竟是赵大官家的治下真的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还是那群家伙真的别有用心。

    也只有问他们自己才清楚了。

    杨司锋仔细一想,看来,真的要将牛头市这个非法的武装从大宋朝拔除,军事行动倒还是个简单的事情,更严重的怕还是正治的斗争。

    当然,以杨司锋的本意,是恨不得拔之而后快的。如今的杨司锋,可是妥妥的宋人,他可不希望看到大宋朝还有法外之地的租界。

    可是,无论是身为朝廷的牧民官,还是赵佶未来的女婿,他都不能这么冲动,所以,经过简短的思索之后,他决定还是先请示一下张叔夜的意见。毕竟这老爷子曾经为相,想必对牛头市这样的存在,有更加成熟的看法。

    经过短短的交流之后,杨司锋当即发布了几道命令。

    曹正带领本部人马留守梁山,并居中策应和保护梁山治下的军民的生产和人身安全。

    徐宁率领治下共计1200人马,立即奔赴牛家市,先从外围对牛头市进行包围,以形成对他们的压力。

    就算可能造成宋朝和金人的摩擦,杨司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自己的王子受到了对方的攻击,自己的兵士被对方杀害,如果还要保持戒急用忍,顾全大局的所谓做法,那还是爷们么?

    虽然大宋朝一直不是很爷们,但是,杨司锋管不了那么多了,大不了灭了牛头市之后,自己把这锅给背下就行了。看在他是赵佶的未来女婿份上,他总不会真的砍了自己的人头,以取悦金人吧。

    关胜带领本部的300兵马,作为先锋,先行出发。

    几个兵头当中,就只有他仍只是个临时工,所以大家伙虽然有些争强斗胜的念头,但还是想让他先立下头功,好帮助他正式转正了。

    要不然,就算他们几个人打赢了关胜,也只是胜了一个临时工,说出去也不光彩啊。

    杨司锋自己本人,则要和赵枢一同赶往济宁,他想亲自请示张叔夜的意见。

    赵巧云自然依依不舍,生怕杨司锋遇到了危险。

    “傻丫头,我们大白天的,又是走官道,还有那么多兵士沿途护送,能有什么事情呢,”杨司锋温柔地将巧云搂在自己怀里说。

    赵枢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看不惯这对男女了,这光天化日之下,都还没有成亲就这样搂搂抱抱的,成什么体系,看来,自己这个妹子,迟早等不到大婚的时候就会被杨司锋这个禽兽给推倒了。

    他自己可是说过建议女子们十八岁再完婚的,到那时候,他倒是想看看,杨司锋自己将会如何解释。

    急奔在前往济宁的路上的时候,杨司锋也在踌躇。

    按照徐宁的描述,牛头市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处于济宁、青州、博州交界的地方,算是三不管的地带,而博州再往北,就是以往辽国的地盘了,金人敢在这个地方为非作歹,看来不是没有缘由的。

    而且,博州现在的知州,乃是前朝宰相蔡京的儿子蔡攸,虽然杨司锋对这货的了解不深,但以蔡京那货的禀性,大概他儿子也不是什么好鸟。

    如此一来,叔夜老师会不会畏惧蔡京一党的作梗,而畏惧不前呢?说实话,杨司锋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放肆,这可是在我大宋的治下,怎么能存在化外之民,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老夫的失职,可何尝不是蔡攸和崔彦达的失职,不行,老夫绝对不能允许在老夫的眼皮子底下,还发生如此胡作非为的事情,我大宋治下,不存在你所说的宋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地界,在我济宁治下,更加不可能存在。”当听完了杨司锋的简述之后,老夫子当即就气得跳起来,胡子乱颤地吼道。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