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且饶你一条小命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大宋朝的文官们一定是有贪污受贿的。

    他们伸向民间的手,也一定是毫不柔情的。

    但是,因为宋太祖得位不正的原因,刻意的打压武人,然后将文人抬举出来,摞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旨。

    所以,在大宋朝,士大夫俨然是以主人而自居的。

    一个极其普通的例子,一个再苛刻的主人,在驱使他手下的劳工们干活的时候,为了让劳工们能长期替自己赚钱粮食或钱财,他们一定不会把劳工们往死里用的。因为一旦把劳工们逼死的话,也意味着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将受到损伤的。

    所以,但凡遇到灾荒年成,哪怕朝廷不强求,也会有良知未泯的豪绅们主动减免租税,以让他的佃户或长工们能活下来,继续接受他们下一年的盘剥。若是人家真的活不下去的话,那就有可能意味着他们将会失去这些财源。

    不排除有过激的,竭泽而渔的少数地主豪绅,但那肯定不会是社会的主流。若真的是这样的话,华夏的历史那就不可能一直保持缓慢的前进了。若是真那样的话,那活不下去的百姓们,将一直奔跑在反抗压迫他们的强人的路上。

    所以,正因为有着这种主人翁的意识,大宋朝的官员们虽然有些贪婪有些爱财,但好歹都能维护大家都能凑合着过得下去的状态中。一旦地方官员们变得穷奢极欲的话,就如蔡京和朱勉在江南强收生辰纲一样,很自然的就引发了方腊的大起义。

    所以,身为大宋朝的百姓,虽然他们仍然改不了受盘剥的命运,但相对来说,他们还是幸福的。因为官员们不敢对他们压迫过甚,所以,他们敢于对官员们过激的压榨说不,他们可以反对官员过份的盘剥,实在不行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走和大山成为逃户,或者干脆进入梁山,过上自主自立的山大王的生活。

    要不然,就不能理解,北宋朝的百姓们其实是历朝来较为富足的一个群体,官府对民间的盘剥也算相对较为温和的,可大宋朝的各路山寨土匪群体,却是历朝历代最为繁多的一个时期。

    这不符合情理啊,若是在大宋朝的百姓们日子真过不下去的话,也没有听说过北宋朝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所谓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也只是波及了东南三四个省份而己。因为东南地区有生辰纲,百姓们日子过得艰难,可其它的百姓们的日子凑合着还能过下去,所以,他们对于方腊的起义,根本没有响应的意愿。

    所以说,北宋朝没有毁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自带法器的金人之手,这不应该全部是大宋朝廷的错,不能只怪大宋的官兵太无能,只能说是敌人太过残忍暴戾。

    扯远了。

    正因为朝廷的制度,除了对这群猥琐且懦弱的武人们百般压制之外,对于民间其实是挺宽容的,至少姿态上,赵佶是把百姓们当他的子民的。而且,北宋历代皇帝,也是把民生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的。

    所以,张叔夜如此一质问蔡攸,马上便让这家伙无话可说了。

    是啊,你口口声声的说牛家市是你的治下,那这里的百姓们吃苦受累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官府的人员,反而放纵一伙金人们欺负自己的百姓们呢?

    就算把这官司打到御前,就算杨司锋不是赵佶的乘龙快婿,蔡攸也多半要输的。

    “也罢,既然你们说这牛家市不是我博州的,那本官我也不管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蔡攸的老爹已经不在位了,他可不想为了保住牛家父子们,丢了自己的前程。悻悻的一甩衣袖就要走了。

    “蔡老爷,你不能这样子,”牛家老爷眼见到蔡攸真的丢下他不管了,当即就慌乱的惊叫道。

    可是,蔡攸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已经走出了多远。

    他也不敢啊,若是真的告到御前,他连治下的百姓们于不顾,任由皇帝的子民们受外人的欺负,虽然说大宋朝不会杀文官,可他多半是发到某个边远的州县,养老等死了。

    蔡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倒是让张叔夜有些为难了。

    牛家市位于三州交界的地方,还真的不好说是哪个州的辖区。

    许多年前,这里确实是属于博州的地界,不过,那时候是一片水域和沼泽地带,所以,谁也算不清到底该以哪里为界。

    前些年,黄河突发大水,河道发生了一定的改道,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淤泥之后,黄河从更北的地方入了海,因此,便在这里留下了一片肥沃的滩涂地带出来。

    又因为此地地处南北交汇之处,南下北上都极为便利,又有水道同海面相连,很快便让有心人汇聚于此,形成了这个拥有几千个的集市来了。

    只是,三个州都不想得罪了金人,或也都把这里当作了不毛之地,因此,也便成就了金人牛家一家人,将这里发展成为了他们的自留地。

    “照说,你梁山军现在正是缺人缺地的时候,将这个地方交给你管理也并无不可。可是,这里毕竟离你梁山军几百里地了,中间还隔着其它的州县,就算老夫偏心于你,也是不行的,杨司锋,你自己看看,老夫到底该怎么办?”张叔夜顿了顿,望着杨司锋道。

    到底怎么办?杨司锋也陷入了沉思。

    金人几年后就将挥师南入,破我汴京,掳我二帝,难道他们这个时候就开始布局了么?可瞧那牛家一家人虽然贪婪,却不象那么有心机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金人,他们可能贪婪、可能暴戾、可能自私残忍,但是,他们应该还没有那么深的心机。

    他们崇尚自己的武力,崇尚直来直去的烧杀抢掠。而在这看似偏僻的牛家市经营这么一家养马场,似乎不太符合他们一贯的风格。

    “老师,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又是交通要道,当然肯定要予以保留的。因此学生以为,朝廷应该在这里设立巡捕房,任命保正,正式管辖这块地方。至于它应该归于哪个州县的话,学生以为,既然其它地方都不愿意搭理这个地方,便让它暂时归于济宁府下就好,可以不归其它州县了。若是老师信得过的话,学生以为,可以让胡铨暂时主掌这里的民政民生,我梁山军也可以派出一军人马驻守此地。”杨司锋小心翼翼地说。

    “胡小子的本事,我还是相信的,虽然他现在有些年轻。”张叔夜微微颔首表示首肯,“不过,国朝没有这样的先例,建立直属州府的村堡,也只有你小子想得出来,得了,容老夫再想想,如果真的对百姓对朝廷有利,老夫做这个第一回吃螃蟹的人又如何?”

    杨司锋瞧了这周围的地势,从这里直到海边,至少有几十里的地,如果再加上黄河水不断的向下游携去泥沙,后世的海岸线至少还在这里的十几里之外,这里确实够一个县的面积了。

    再说了,后世那么多的直辖区域呢,他们先在济宁府先设立一个直属州府的保正,一方面是对胡铨的锻炼,另一方面,杨司锋也存在着一定的私心,说不定,这里还能当作沟通和打探金地消息的前哨呢。

    想到这里,信步走到了牛家家主的面前,沉声道:“以你的所作所为,本官杀你三回五回都不够赎清你的罪责,但本官现在给你一个自辩的机会,给本官一个不杀你的理由先。”

    “大人,不要杀我,我不要死,”牛家胖子本来已经心如死灰,毕竟他都亲眼见到那么多人被暴怒的百姓们杀死的情景。如今这个年轻的官员居然还能给他最后一个机会,他一定不会错过的。

    于是,他跪着连爬了几步,直爬到杨司锋的面前才停下来,磕了几个响头道:“谢大人恩德,只要大人饶了老奴这条狗命,老奴一定会尽心尽力,为大人奉献老奴的所有一切。”

    杨司锋听了也是微微一愣,未来将不可一世的金人,也算是彪悍无比的完颜阿骨大的族人,居然也会有这样的软骨头?

    “你真的愿意奉献你的一切,”杨司锋冷冷的望着他说。“如果你真的能答应本官的要求的话,本官且饶你一条小命又如何?”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