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建个小城叫齐东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建立大宋朝的第一个特区,只是杨司锋的灵机一动而己。

    真的如何去执行,他还真的没有想好。

    不过,好在自己有后世的许多见识,虽然不一定全部拿过来就能用,但总会有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可以参考的,这就是他强于今人的地方。

    要不然,他后世一个小小的厂医,不过是多读了书,多看了几部电影电视,凭什么和当代的大能们pk啊。

    不说别的,就他刚开始的古文水平,甚至还不如高强那个纨绔呢。

    不过,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不停的学习,自认进步不小,也不知道现在和高强相比的话,还能有多大的差距。

    张叔夜虽然口头上说着随便杨司锋乱来,可是,瞧他那架势,杨司锋不给他说出个子丑寅卯出来,他还真的不会答应给杨司锋背这个锅。

    毕竟,以杨司锋这具身体的年龄,也才十八岁而己,就算再逆天的天才,张叔夜也不会把这事关至少几千人的福祉交给他手上的。

    这里不比梁山,梁山好歹是一片空白,本来就已经够烂了,就算杨司锋再不堪,也不可能更烂。可牛家市不一样啊,这里不止已经有了许多土著,还处于一个极其敏感的地带,所以,杨司锋若是不拿出一些干货出来,杨司锋还真的不会答应他胡来的。

    杨司锋不敢大意,也立即心念电转,飞速的回想起特区的始末来。

    特区,可谓在当时的国朝成为了一个发展的神话,从短短的三十年内时间内,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崛起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大都市,而且,依托的不是什么资源或投入,仅仅依靠的只是…政策!

    是的,就是给予了其自由发展的政策,让它焕发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让它迅速的崛起为全国最有活力的地区和城市,让全国的精英的人才们都趋之若骛,纷纷涌去。

    当然,不排除它依托港城的国际大都市的优势,让它成为了让世界了解本国,也让本国了解世界的窗口,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它的影响力。

    可是,杨司锋冥想苦想,他现在所在的这块地方,能不能拥有这种优势呢?

    如今的牛家市,也可谓处于一个极微妙的境地。

    宋朝联合金国灭了辽国之后,广大的幽云等地的百姓,并没有如宋朝的君臣们期待的那样,箪食壶浆的欢迎王师的归来。

    据说,童贯兴冲冲的带领他的兵马,进入用钱买来的某个辽人的城市的时候,不但没有受到当地的百姓的欢迎,反而还遭到了当地民众的臭鸡蛋的欢迎仪式。

    是的,虽然北宋朝一直口口声声声称,幽云十六州乃是他们的心腹之地。可是幽云的百姓们却认为,他们压根就和宋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他们的想法是对的。

    幽云十六州早在后晋的时候就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北方的契丹人,那时候,宋朝的前身后周都还不存在呢。

    所以,幽云的百姓们,就算认自己是汉人,也不会认北宋朝是他们的朝廷,他们真的不欠北宋朝一毛钱。

    正因为原辽国的汉人们的这种心态,宋朝哪怕联合了金人灭了辽国之后,辽国境内,目前也是处于一种极复杂的境地。

    北宋倒是想把手伸过去,将其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只是奈何人家根本不买账,赵佶又是个安于现状的德性。

    而金人呢,他们只善长于掠夺,对于治理地方,他们可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他们对待现在的辽国旧地,只是把其当作自己的牧场一般,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跑过去取来就是了,至于平时,他们是根本懒得去管的。

    因此,此时的辽国境内,名义上是归属于金国的,可事实上却是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据林冲传来的消息,他们跑到北方之后,并没有投靠他们的二师兄,而是占了个小城,也过起了一方霸主的生活。

    当然,有鲁大师这位虽然粗鲁,却极富同情心的大汉在,杨司锋倒是不担心他们会做出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出来。可是,北方的形势那么恶劣,鲁智深这位大哥又是神经大条的人,就算林冲为人精细一些,他还是有些担心他们的安危。

    莫名之间,又有些想念自己的义姐来了,林冲把娘子接过去那么久,都有一两个月没有消息了,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

    努力的收回心神。

    再拿出炭黑写写画画,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位于后世的滨州和东营之间,又处于黄河航道和南北陆路的交汇点。虽然现在这里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集镇,但他印象当中,后世这里可也应该有一个不小的城市。

    想到这里,不由立有所动,认真的看着张叔夜:“老师,以学生来看,这个地方迟早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你看,它一方面位于黄河边上,向北就是广阔的辽地,从这里入海也不算远,而且,这里的面积还在不断的放大之中,我们不过是提前把这里建设罢了,而且学生也相信,只要朝廷给予我们一些政策,这里真的可以繁荣起来的。”

    “你小子又想到了什么鬼把戏,详细的告诉老夫,老夫可不会被你忽悠的,”张叔夜沉吟了半晌后说,“你说得也对,这里位于齐州以东,也确实是一个交通要道,若是真的有能人愿意经营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能建成一个小县城来的。老夫也问过当地的老农,这里入海不远,每年都能海拓展不少,日积月累,这里以后演变成一个县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司锋想说,我不就是那个能人么,可是他怕老师再次抽他脑壳。于是想了想,还是打住了这个装逼的念头。

    “师傅说得很对,学生也以为,齐东这名字挺贴切的,”杨司锋一脸恭驯的样子,“但是,学生希望在这里建齐东城的目的,不只是因为希望建设好这个地方,学生更希望的是,能把这里建设成为面对辽地的汉人的一个窗口一,一个门户,让它不只成为宋人的繁华之所,还让它成为辽地汉人了解大宋的一个窗口和门户。”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