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大小媳妇来探望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盐铁二物,可谓是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的基本的生活物质。

    正因为是百姓们的基本生活物质,也是历朝朝廷的税赋的最主要的来源。

    听起来似乎有些拗。在后世的人来说,这些东西虽然是必须品,可也挺便宜的啊,咋能作为税赋的主要来源呢。

    可在古时代,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盐铁虽然是必须品,可它的来源,也并不是那么昂贵的。但卖到百姓们手中的时候,却妥妥的成为了高价了。

    不是它们的来源多么的不容易,而是朝廷把大部分的税赋,都附加在盐铁中去了。

    似乎也不能怪朝廷太不体恤百姓,在古代,这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交通不便,住户分散,征收税赋的难度极大。

    也只好把税赋附加在盐铁上面进行征收,似乎让所有的百姓们都不能回避自己应负担的税赋了。

    虽然看似公平,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用到这两件物事。

    可事实上,这对穷人是极其不公平的。

    因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他能食用的盐是有限的,不管他多么有钱,他能吃的盐也就那么多。

    又因为穷人大多是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所以,他们用到的铁器工具更多,甚至可以说,他们负担的税赋,还可能比有钱人多一些。

    所以,可以说,粮、盐、铁的需求,就象三座三山一般,一直压在所有人的身上。

    可事实上,盐铁的成本并不是那么高的。

    于是,有铤而走险之徒,比如宋江、晁盖等人,便会偷偷的走私盐铁,以谋取不菲的利润。就是因为其间的利润确实太大,所以,历朝以来,许多人哪怕冒着生命的危险,都前赴后继。

    老百姓还是冤大头。

    但在历史上这些交通不够便利的时代,为了维持国朝的稳定,还真的只能让老百姓背这个锅了。

    正因为盐铁的税赋对朝廷的运作如此重要,所以张叔夜会摇着头对杨司锋说:“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在动摇国朝的根本,若没有足够大的利益,朝堂上下都不可能会答应的。”

    “可是,就算不免除这些税赋,朝堂也没有从这里收走一分钱的税收啊。”杨司锋不以为然的耸耸肩。

    张叔夜不明所以的望着杨司锋。

    “所以,学生只是提议说,在这里设立特区,必要的时候,还会在这周围设立一道栅栏,就算免税也只是在这个小区域内免税,为了这个地区的繁荣,为了给大宋朝建立一个极富建设性的榜样作用,学生觉得,这个险有必要试试。”

    “如果你们真的能把免税范围控制在这个小区域内,又有你说的那些好处,老夫觉得可以试一试。”张司夜犹豫半晌后说道。

    “而且,虽然咱们免了盐铁税了,受惠的只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有钱的人来说,这些钱对他们根本就是个小数目。况且,学生虽然说免了盐铁税,但咱们可以提高商税啊,学生还可以保证,减免的这些盐铁的税赋,一定可以更多的从商税中赚回来。”

    “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也算是要天下富绅们作对了。”张叔夜再次吃惊地说道。

    是的,还是没有惊喜。

    大宋的富豪阶层虽然已经很富有了,但是,人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但凡家境不错的富绅们家中,除了不菲的田地之外,还多有各种其它的商业经营。

    比如啥丝绸店、布匹店、脂粉店、杂货店,又比如杨司锋家自己开的青楼茶馆之类的,这些都是富绅人家里开的。

    可是,他们需要承担的税赋,竟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三,甚至有的还根本不要交纳。

    如此一来,也就难怪在大宋朝,有钱的人更加的有钱,穷人就更加的穷了。

    好在,大宋朝虽然贫富差距极其的大,但他也极其的鼓励富人家花钱。比如杨司锋家的青楼,不管他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开封府是不会来查封他的,开封府的官员来消费的时候,也不会来要求他打几个折的,更不会有假借市容或环卫等各个名义来向他收取各种费用的。只要他不出什么大事情,交纳了该交纳的税赋,他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这店开下去。

    杨家的楼馆里,也一定有些伪君子们口中所不齿的那些不堪的交易,虽然这也根本不影响他们偷偷的、单独的进入其中消费一番。

    但是,在这个楼里消费的客人,只要他们不进行违法的活动,他们根本不担心半夜被人闯入来,更不会担心被人吓得许多男人们胆颤心惊,留下终生阴影的事情。

    虽然从杨司锋的立场上来看,他也不喜欢这些活动,所以他自己从来就不去这种地方游玩。但这既然是这个社会的常态,他也不需要把自己伪装成道德君子。

    他自己有四个小妾陪着了,自然没有某些困境,可人家那些娶不起媳妇的穷人家,还不许人家花点辛苦钱解决一下人家的个人需求么?他可不能这么自私。

    然而这也未必全部是坏事。至少这些姑娘们从客人手中赚来的辛苦钱,也不是他们全部藏起来花费了。

    他们需要买新衣服装扮自己,需要买更多的脂粉让自己更加的漂亮。客人们需要乘坐马车来这里游玩,还需要打赏给招待他们的龟公或姑娘们。

    许多失去了田地的百姓们,他们就是依托着这一个个形形色色的青楼,依托着这些有钱的人家的一掷千金,谋取着一家数口人穿衣吃饭的钱粮。

    所以,杨司锋不敢想象,若是汴京城里没有了这些楼馆了的话,那么,在几百年后才实现的四成以上的城市人口率,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若是没有那些人在汴京城的存在和活动,汴京城是不可能成为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

    就算一时拥入这么多的人,他们不能找到就业的机会,也会很快成为一个城市的祸害,而不是一个城市的繁荣的基石的。

    “既如此,你写个章程出来让老夫看看,要不然老夫还是没底。”张叔夜想了想说道。

    张叔夜似乎真的不放心杨司锋的这些奇妙想,将自己的随从们打发回了济宁,一心在杨司锋替他收拾出来的,原来属于牛家人的宅子里住了下来。

    杨司锋则开始冥想苦想,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将这个地方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沟通两地的窗口。

    杨司锋似乎又找回了当年下笔千年的学生时代,拿起笔来,全身心进入了某种状态,一手漂亮的行书跃然纸上,这一坐就是一连两个时辰都没有起身。

    “杨兄,杨兄你人呢,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小媳妇来看你来了,怎么样,开心吧。”当杨司锋再次醮起墨汗的时候,就听到了高强熟悉的声音。

    心中不禁觉得一阵甜密。

    “我还告诉你啊,”高强又走近了一些,马上就到他的书房门边了,“不只你的小媳妇来了,你的大媳妇也来了,这会我看你该怎么办吧。”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