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3章 汴京有人来拜年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虽然周邦彦可能夺去了汴京城里文人的三分风光,但对汴京城里的文人来说,他们似乎并不是十分的生气。

    因为周邦彦所写的那些痴男怨女、儿女情长,大多也只为闺中女子们所喜好,尤其是宫中的妃嫔们所喜好。徽宗即位之后,更是以他为主成立了晟府,让他专心写词谱曲以取悦于宫妃们,但对于读书人的地盘,似乎没有多大的危害,所以,汴京读书人,也便将周邦彦不当作回事了。

    赵佶的几位母后都英年早逝,他的原本王皇后也早早的离世,其它的妃嫔们为了争宠,自然是惯着他,由着他胡作非为。

    当然,他为了投桃报李,对于妃嫔们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妃嫔们久居宫中,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尤其喜欢周邦彦的那些婉转情长的儿女情事,他便投妃嫔们所好,专门设立大晟宫,令周邦彦一心谱写词曲,以取悦于众妃嫔们。

    周邦彦现在虽然年纪有些大了,现在娱乐妃嫔们的也是他的徒子徒孙,所以,周邦彦在后宫中还是挺有地位的。据说,这货年轻的时候还夜宿了李师师,给赵佶戴了一顶不小的绿帽子,赵佶也没有和他计较。

    不过,此为马路消息,也不知道真假,但是从皇帝赵佶到众妃嫔们,对他的亲睐有加,那可是众人皆知的。

    汴京的读书人自然不在乎他如何取悦皇帝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一介文人,乃是以诗词取胜,没事的只会哄女人们开心,算什么本事。所以,对于周邦彦的得宠,他们并不以为意。

    但是,周邦彦得到了赵佶的赏识和宠爱,却让某些人极大的不舒服了,那就是汴京城里的优伶和乐人了。

    大家都算是以艺娱人的,凭什么你周邦彦和你的徒子们独领风骚,都不给人家一点活路了?

    于是,汴京城里便有了这么一群郁郁不得志的艺人们。

    韩立秋以前也只是听说过有他们这群人,但和他们确实没有什么交道。这次杨司锋让他尽量的去汴京城里多挖些人过来,于是,她一口气就挖来了十几个各色艺人,据说,后面还有人愿意来投奔的,等着下次有人去汴京的时候,再把他们带过来。

    杨司锋只是个小屌丝,自然不可能懂得所谓的宫商角徵羽,但他好歹知道个哆来咪发索,他还接受过春节联欢晚会十几年的洗礼。

    也不需要他懂得多少,他只需要将历年来春节联欢晚会中那些精彩的节目复原出来,那些节目在后世都是脍灸人口的存在,他就不信不能让宋朝的人们大吃一惊。

    可惜了,现在的建筑技术,没办法让他建设更大的大礼堂,他还有点担心,一旦他的活动真的让天下人知晓,前来观戏的人一定会将现在这小小的大礼台给挤爆的。

    因此,杨司锋这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便是将那些他认为最为精彩的春晚节目回忆出来。

    可是,穿越前的他也只是中人之资,又没有带着系统更没有带着笔记本,连抄来的几首据说在汴京城里已经传播开来的诗词,都只是灵机一动,让他将自己看过的那些节目都回忆起来,可是太难为他了。

    因此,他只是列出了一个框架,按小品(相声),舞台剧、歌舞等形式,将自己记得的一些节目以及节目的主要梗概扔给了这些艺人们,至于如何将这些节目们填满内容,可就靠他们自己去发挥了。

    至于那些美女们,他们部分人可能有些才艺,部分人可能只有一个漂亮的外表,然而都不重要,他们只是负责将这些节目演绎出来就好,有个漂亮的脸庞,以及敢于展现自己的勇气就好,其它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他们关心。

    可这些姑娘们当听到了杨司锋的某些提议之后,还是吓坏了不少。可是,接下来杨司锋反复的解释和劝说,又让她们燃起了一些勇气。

    既然已经进入这个圈子,她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也不可能再有人能将他们当作良家,就算被买了回去,也只是充作人家的玩物而己,没有哪个男人会用心的把他们当个人物的。

    倒不如自己替自己博一把,若是能趁年轻多赚一点钱,既然都是出来卖的,他们当初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卖出去了,现在的她们,还有什么是可以在乎的呢。

    当然,这些女子只是其中的大多数,还有一些小姑娘,或是情窦初开,或是还没有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她们完全就是冲着杨司锋当初的那一首《一剪梅》而来的。对的,她们就是后世所谓的无脑粉。

    甚至还有那么一两位姑娘表示,有的节目她们是坚决不能参加的,她们要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杨大人,其它男人,谁都不能窥得她们最美丽的一面。

    也不是没有一些年长老成的姑娘们告诉她们:“姑娘们,你们该醒醒了,你们和杨大人是不可能的,人家已经是官家定下的附马了,就算杨大人管不住自己,和你们发生点什么,你们就不怕公主打死你们?”

    可这几个姑娘仍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们喜欢的是杨大人这个人,我又不要他对我们怎么样,我们能天天看着他,我们就很开心了。”

    还真的别说,人家如果只是这样的一点小念想的话,别人还真的不好说她们什么。

    杨司锋自己也不知道啊,自己居然就有了一群毫无怨言愿意为他付出的狂热粉丝了。

    还好,他为何诗琴所写的‘唯恐情多误美人’,人家何诗琴也只想留着一个人独自欣赏,若是何诗琴也把这两篇放出去,指不定这世间会有多少幽怨难眠的少女们。

    是的,没有哪个时代象宋代这样,全同都在崇仰着写得一首好诗词的人,所以,一代才人柳永,就算他再饥寒交迫,也有无数的姑娘们愿意为他留门,还愿意用自己的血汗钱,只为了博他一首诗词。据说,柳永逝世的时候,穷到了棺材都买不下的地步,还是许多青楼女子们凑钱帮他安葬的。

    还有半个月就是过年。

    天气也一天冷似一天了。

    瞧着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年后也还有两个月,杨司锋想着年后应该还来得及,便给所有的人都放了个大假。

    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流民们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但是,他们放松下来了,梁山军的武松和关胜等人就一点都不能轻松了。他们生怕这群家伙一旦闲下来就会给他们找事。

    杨司锋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自己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年,不能这样平平淡淡的交待了过去了。

    于是,和胡铨简单的交代之后,他带着曹正就回了梁山。至于齐东,文的有胡铨,武的有武松和关胜,想必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更何况,他刚刚把关胜的转正申请递交朝廷,要是这家伙还不好好卖命干活的话,要是他敢跟着武松学坏,他分分钟可以撸了他的官职。

    至于韩立秋,她带着几十个姑娘,还有二三十个艺人,就不方便辗转那么远的路程了,只能在安慰了她之后,交待她留在齐东,并且一再许诺,他一过了年就马上会赶到齐东来。

    杨司锋慵懒的坐在马车里,驾车的是曹正,林冲则带着几十个兵士在身后负责护卫。

    终于回到久违的梁山,此时的梁山也是一片银妆素裹,除了冷之外,也是别有一番景致。

    杨司锋钻出车厢,就在马车边上活动一下紧绷的手和腿,门房见到他来,立即欢天喜地的跑到屋里:“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然后,不多久后,便见到一个熟悉的影子,不由一愣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啊。”

    “这不马上过年了么,奴家这是给你拜年的来了啊,怎么了,杨大人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么?”来人笑盈盈地望着他说。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