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众佳丽非汝莫属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咱老百姓,今儿个高兴…”帷幕早已经拉上,那个好听的女声已经几次提醒大家,上午的演出已经结束,若是愿意参加下午的‘非女莫属’的节目的,只需另掏30贯钱,午时后入场即可,可观众们仍觉得意犹未尽。

    但熬不住咕哝响的肚子,只得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礼堂。

    那个明艳的妇人本来还想继续留下来观看的,她身边的男子却坚决地说:“娘子,早说了那狗官不是什么好人,你又不是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不就是青楼里那些纨绔子弟们一掷千金为博姑娘们一笑,不就是那啥五陵少年争缠头的戏段么,咱不看这个,咱们还是回去吧。”

    妇人虽然觉得有些遗憾,可瞧着男子坚决的态度,只得温驯的跟着离开。

    走在队伍中间的,某个清秀明丽的男装女子身边的俊秀的后生,趴在男装女子的耳边说:“小妹,下午场的咱们就不要去看了吧,都是一群老爷们,咱们过来还没有和他说呢,被他们发现了不太好吧。”

    “哥,不管他们,他不知道咱们过来了,这不正好让咱们看看,他到底是什么嘴脸么。”姑娘恨恨地说道,“还好咱们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他有多少事情是咱们不知道的呢。”

    张叔夜这些人可能对下午的表演有些期待,但是想想自己的年纪,还是不和年轻人凑热闹了。

    不过,如果他们想看这种演出的话,那个好听的女声已经告诉他们了,以后将会在每十天内都会有一场这样的演出,届时他们还可以买票入场欣赏就是。而且,未来还会有其它的节目上演,总之不会让大家失望就是。

    不过,看过了姑娘们穿着漂亮的旗袍后,也想给自己的媳妇或相好买上一套的人,出门后却傻了眼。

    那两间早先还挂着旗袍出售的店铺,此时已经贴出了售罄的告示,并且关上了门。

    不过还有告示告诉他们,如果想要购买的话,可以在一个月后再来,届时将会有高中低档的产品任由大家选购。

    杨司锋带着梁山的妇人们已经够努力了,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们赶出来几百套衣服,他们可都没有歇着。

    张商英派出来的管事看到收到的银两之后,一脸眉开眼笑的样子。

    成本不过两三百文的衣服,却卖出了几十贯甚至百贯的价钱,试问还有什么更赚钱的,这简直和抢钱差不多了啊。

    除了旗袍以外,还有蜂窝煤炉子、香皂、肉松等等商品,一摆上售货架,就被人家抢购一空。这回,他们匠作监可谓赚了个盆满钵满了,虽然这钱都是官家的,可是,官家得了好处后,对他们的观感也肯定不一样的。

    这个在匠作监呆了许多年都没有混出名堂的文士,初来齐东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但是,当他接手了整个账务之后,他发现,他不得不对这位纨绔刮目相看了。

    看来,官家这么猥琐爱财的人,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个纨绔,不是没有原因的。

    可是,紧接着他就傻了眼了。

    “王大人,这些货品都是在齐东生产和交易的,而且,齐东初建,朝廷方面也肯定是希望支持一下这里的建设的,这些商品的税赋归齐东财政,这没有问题吧。”杨司锋笑着说。

    “这个…自然,”张商英的手下,匠作监王则士使想了想说,“就按你们设定的税率,按两成的商税缴税就是。”

    就算刨去两成的商税,盈利还有几倍,况且,赚的钱也是归内府的,这位还是官家的乘龙快婿,虽然两成的商税比别的地方高了不少,但这个顺水人情他还是愿意的。

    “王大人果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杨司锋眉开眼笑道,“那谁,这税就按王大人说的,两成的商税,三成的奢侈品税收取即可。”

    “什么?奢侈品税,杨大人,你不要欺负学生。”王则士当即就惊呆了。

    “是啊,这么贵的东西,如果不收取点奢侈品税,那这商家岂不是太黑了?”杨司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再说了,官家虽然说投了十万贯钱进来,若是咱们一个月内给他赚回一万贯,他就很高兴了,可咱这才几天时间呢,这盈利就够这个数了。再说,这钱作为齐东的财入,又不是我的私个口袋,这是让这里的老百姓得了实惠,老百姓也会感念官家的宽厚仁义不是。再说,我听说王大人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想必也愿意用这些钱多资助一些穷人家吧。”

    “你?”王则士有种被人坑了的感觉。可是张开口来又不知说人家什么的好。

    若是官家不介意,一个地方能得到这么大的财税收入补贴,对地方百姓有多大的帮助,王则士中举之前是缴纳过皇粮国税的,后来中举后,也是当过亲民地方官的。有时候为了完税,许多百姓是几乎把种粮都交出去了啊。若是有这些税赋收入,地方父母官至于盘剥百姓们如此厉害么?

    所以说,大宋的地方官,可能大多数都会有些贪墨点钱财的,但若说他们真的想让老百姓们日子过不下去,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至于剥削着民脂民膏去取悦外人,只为了让外人叫自己一句大哥的,更是极小部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禽兽官员才会干的事情。

    如果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们能拿得自己的好处,治下的百姓们的日子也过得下去,他们当然是十分高兴的。

    “罢了,如果官家不介意,本官也只好这样了。”想通了这些道理之后,王则士艰难地说道。

    “所以我说嘛,就知道王大人是个体恤民间疾苦的人,你放心,我一定会在官家面前替你美言的。”杨司锋眉开眼笑地说。

    有这笔税赋入账,他相信,长的不敢说,三年时间内让齐东的财税收入达到济宁整个府的一半,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参与这些奢侈品的交易,或者欣赏表演的,也只是不到三成的豪绅或豪客罢了,更多的来到齐东的普通老百姓们,则只是买了五斤便宜的盐,或者一件便宜的铁器就满心欣喜的回去了。

    走了几十里的路,花费一天的时间,只买下几斤的盐,他们可一点都不觉得亏了。至于齐东?这一天时间就卖出去几千斤的盐,看似亏了不少的税赋,可这才几个钱的事?整个盐的交易才不过几百贯钱的事,其中的税赋自是更加少了,让不少底层老百姓得了实惠不说,还烘托了齐东的人气,这种好事情哪里找去。

    杨司锋可是知道,齐东的繁荣虽然离不开有钱人的消费,但若没有底层的百姓们来捧场,那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而己。虽然小老百姓们花的钱不多,可他们的人口基数却是极大的,他们每个人花上一点钱,集中到一块却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就象后世许多的超市,为了吸引人气,他们会免费的发放一些鸡蛋,只限定每个人的个数就好了。当然,这些前来领鸡蛋的人,总不可能真的只拿了几个鸡蛋就走的。就算这次没买点别的,下次总会买点别的。

    当然,后世真的有人整天排队就是为了领鸡蛋的,但杨司锋瞄了一下,这里的百姓们虽然买了些盐,但其它的摊位他们也看过了,还有那些招募工人的摊位上,他们也打听过了,就算这次他们没有别的交易,但这里的交易产品,想必已经印在他们心中了。

    还有一点杨司锋知道的就是,一万贯钱放在一个土壕的手中,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己。但一万贯钱如果分散到1000户普通的百姓手中,所能带动的消费和生产力,将会是许多个一万贯,许多经济学家们都懂的道理,就不知道某群童生出身的官员们,咋就能不明白呢。

    过了中午后,普通的老百姓们各自买了自己想要的盐,转了一圈之后,各自满意的离去,但对于某些好玩好奇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期待的是下午的表演,他们真的能和那些姑娘个有个美丽的邂逅?

    约了相好的,就在隔壁的酒楼里叫了点饭菜吃了,连酒都不敢喝得太多,早早的就来到了大礼堂面前。

    当他们抬眼望去时,大门边上又贴上了新的告示:只需要30贯的入场费,就能一亲姑娘们的芳泽,姑娘们的芳心,一定菲女莫属哦,你还在等着干什么呢?

    “这杨司锋果然是个纨绔,”立即有人骂道,“这四个字就错了两个字,就不怕丢他老师的脸么。不过,今儿个老子瞧上的那个姑娘,真的能有机会一亲芳泽么?美女们不要急,哥哥我来也。”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