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5章 人间正道是沧霜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有位老人告诉我们说,这世界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

    虽然杨司锋现在还不是宰相,也不可能就让江南的官府都听自己的,但仔细去想想的话,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的。

    毕竟,不管江南的官员们是如何想的,除非他们疯了或者丧心病狂了,他们才不会看着江南的百姓们在他们面前饿死的。

    倒不是他们有多善良,因为一旦江南真的饿死人,百姓们饿极了可什么事情都会做的,他们这些地方父母官,届时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方腊之乱殷鉴未远,那些在暴乱中死去的官员们尸骨未寒,杨司锋就不信,江南的现任官员们就那么健忘,就能当那一幕没有发生过。

    当然,有一种可能,他们会看着自己的百姓们饿死,也要勒紧裤带把粮食送给别人,以帮助他们的所谓好兄弟,但那是极少数奇葩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情,杨司锋现在只能赌,他赌现在的大宋朝的官员们还没有坏到那个极点。

    虽然宋朝的官员们有点猥琐,有点无耻,有点贪财,还有点怕死,但他坚信,大宋朝的官员们,作为士大夫的中坚阶层,他们应该有他们最后的底限。

    “老师,虽然学生现在不能当宰相,但您能啊,您想想,若是在学生的帮助下,您能帮助江南百姓度过当前难关,然后,我们一口咬定这些粮食,乃是留着支援江南的,能不能反败为胜呢。”杨司锋说道。

    “你小子,你等等,你的节奏太快了,老夫得想想,会不会被你小子带到坑里去了,”张叔夜皱了下眉,疑惑着说。

    杨司锋也是灵机一动,突然想出来的,说完之后,他也陷入了沉思。

    大宋不能毁在何执中和王黼这些人的手中,如此美好的大宋,不能在他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的靡烂不堪,大宋应该还有救的,我们骄傲的大宋朝,不应该遭此一劫。最最要紧的是,他不想自己的老丈人遭此屈辱,更不想自己未过门的媳妇儿遭到金人的凌辱。

    所以,杨司锋前所未有的迫切,希望坐在相位上的是自己的老师,而不是王黼、何执中、蔡京那样的奸侫。

    “老师,大宋需在你,大宋的百姓们也需要你坐上相位,大宋这么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可以逐步的改善的,大宋朝,不能被王黼那些贼子越带越歪的。”杨司锋情真意切地说。

    “你以为老夫不知道,要让你这小子来教训老夫?”张叔夜白了杨司锋一眼。

    “倒不是没有办法,可是,你梁山真的有这么多的粮食么?”张叔夜随即摇了摇头道。

    “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说我们以民间的行为去支援,或者说以梁山的名义支援江南的某个受灾最严重的县,会不会被指责我们邀买人心,图谋不轨?”杨司锋小心翼翼地问道。

    因为按照帝王心术篇,所有恩只能出于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所有加诸于他们的好处,只能由皇帝陛下来施行,如果普通的老百姓还好办,但是如果是朝中的官员想要施恩的话,好象就杨司锋所读到的历史,一定会被皇帝和大臣视作大逆不道,被诛杀了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说,许多时候,皇帝和大臣子们可以无耻,可以无所作为,可以不要底限,身为他们的臣子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要紧跟朝廷的步伐更加的无耻更加的无所作为。但凡他们有点想法的话,他们不但不会受到表扬,而一定会被他们的同僚或者皇帝虐得不要不要的。

    居然敢和皇帝或者其它的大臣们抢风头?他们真的是不想混了?

    “你小子有什么主意就尽管说,不要遮遮掩掩的,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恩出于上,臣子不能越轨的做法,但我大宋历朝还没有这种生怕臣子功高震主的说法,所以,你只管做,你的威望越高,皇帝只会越忌惮你,而不会迫害你,你想想,安石相公怼过皇帝的次数还少了么?换作任何时代他都死得不要不要的了,可是在我大宋,皇帝还真的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他。因为我大宋朝,是真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小子,不是老夫逼你,你若是不东华门唱名的话,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让人认可你,就更没有办法实现你的抱负了。”

    这倒是让杨司锋意外了,如此被后人指摘的大宋朝的皇帝,居然不怕他们的臣子们功高盖主了?

    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好象终宋一朝,都没有听说哪个大臣造反的,因为这天下是他们和皇帝共同拥有的,他们造啥反啊。

    “学生是这样想的,只要江南的某个州县愿意承认,这些粮食是他们跟梁山采办的,用来救助他们当地的灾民的,那么,我们这些粮食不卖给那些没有天良的粮商,那不管走到哪里,我们也是有道理的。”杨司锋道。

    “你小子,这主意不错啊,如果真的能办成的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呢,”张叔夜少有的失态地嚷道。

    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让老夫想想,江南受灾的有哪些县,看看他们卖不卖老夫的这个面子。”

    可马上又露出疑惑之色:“小子,就算你有那么多的粮食,可人家既然是受灾县,人家拿什么钱付给你?如果你说你白送人家,哪怕是老夫都会觉得你是别有用心的。”

    杨司锋也只有苦笑。

    人心确实是这样,如果他真的愿意拿出几十万斤粮食支援一个地方的百姓们度过难关,哪怕是自己都怀疑是怀有目的的。

    如果不是知道未来几年会有灾难降临,如果不是因为不希望江南的祸乱耗尽国朝的精血的话,他真的没有别的理由的。

    “老师先看看是哪个州县吧,不管他们能拿什么来支付这些钱粮,总之,先度过难关再说。实在不行,就当是梁山借给他们的,就算他们还不起钱,难道咱们不可以要求朝廷补偿咱么,好歹咱这也是减轻了朝廷的负担的。因为如果咱不支援他们的话,朝廷也要运粮去赈济的吧。就当是朝廷借咱的粮先去赈济他们了。”杨司锋苦笑着说。

    “他…的,想做点好事都要找个借口,那些奸商们不顾吃相的时候,可什么借口都不要找,这是什么世道,”张叔夜忍不住就想骂娘。

    “是啊老师,可我们都知道,江南经过方腊祸乱之后,可再也经不起半点折腾了,我们想做点事情,也是如此的难啊。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现在的世人们如何评我们,且不管他们了,相信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公道的。”杨司锋脱口而出道。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