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9章 梁山在悄然改变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真的不是杨司锋内心阴暗啊。

    而是某些东西,他们真的有那么猥琐,不,用猥琐形容他们还不够,他们简直是太阴暗太无耻了。

    赵构伙同秦桧杀害了岳飞父子之后还不够,还打算对岳家的斩尽杀绝。

    那时候,岳飞的元配王氏跟别人跑了,继配李娃带着他的儿女们,一直逃到岭南才算活下来。直到赵构死了之后,才给岳飞平反,让他们能重归故里。

    岭南是什么地方?虽然后世那里是繁华的沿海发达地区。可在这时候,那还是充军发配的蛮荒之地啊,许多人还没有到达地方,还在路上就因为受不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而死了。

    所以,就算是未雨绸缪,杨司锋也觉得要让岳飞给自己的家人准备一条后路。当然,这一定是秘密的,未来的岳家庄,也一定是和其它地区独立的,不容易被人家发现的。

    这样,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他的妻女至少不要逃到岭南那么荒凉的地方去了。而且,就算还真的要逃,齐东这里就在黄河边上,入海也不远,到时候只要往船上一坐,飘洋过海的逃到哪里不行,非要等着秦桧来祸害?

    一想到船,杨司锋又想起来了,宋朝的造船业已经够发达了,可是还没有见到合适的海船。或许,他该琢磨着造海船了,不管是为了自己着想,还是为了帮助大宋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都要考虑造海船了。

    只是,一时之间,又到哪里找那么合适的人呢。

    当然了,虽然苍井等人从东洋都乘船过来了,可他们是拿着性命在闯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各占一半。可杨司锋想的是去外面发财的,当然安全是第一位的,绝对不可能乘坐苍井坐过的那种小船就飘洋过海了,那是对自己的生命极不负责任的。

    听说岳飞准备回一趟梁山,张叔夜倒没有多话,只吩咐他一句不要把功课拉下了。

    然后,他还要找关系,先帮岳飞弄个秀才的身份,岳飞以前都没有考虑过科举,所以,他现在连童子试都没有考过,连秀才不是呢。

    当然,如果汤阴县这一两年内有童子试的话,以岳飞的本事,考过去是没有问题的。可万一没有的话,那么,张叔夜也只好再次豁出自己的老脸,帮他去求人了。

    “这小子,想当初老夫多正派的人啊,现在被你这小子越带越偏了,若是你小子坑了老夫,老夫饶不了你。”想起自己这一年来做过的事情,张叔夜也觉得啼笑皆非。

    可是,就算觉得别憋,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只要杨司锋做的事情,都是极靠谱的,哪怕开始的时候看起来有多么的不靠谱。

    所以,为了哪怕是许多看起来荒涎不经的理由,他也决定拼了。

    “这大宋,太波澜不惊了,或许,真的需要你们这样有勇气有决心的年轻人,老夫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站在阁楼上,望着杨司锋和岳飞相携策马而去的背影,张叔夜喃喃自语道。

    岳飞和杨司锋在济宁的时候,岳飞表现得是极其爽快,信誓旦旦的说过一定要护得李桂娥母子周全,可是,真回到梁山,见到人家了,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得了,我还有事,你们自己慢慢说,”杨司锋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人,这些事情还只能人家当事人自己才能说得清。找了个借口,他赶快就溜之大也。

    “杨老爷,你怎么才回来,”穆清儿脸带幽怨的迎上来,“你不在这里,人家一点都不好玩。”

    这姑娘也是让人无语了,人家杨司锋现在可是梁山的官老爷,还得管着几万人的吃喝拉撒,哪里有时间陪她玩的?

    这姑娘也真是的,刚开始还可以说身体有恙,暂住杨家。可是现在都过去一个月了,她的身体早恢复得棒棒了,可她住在杨家,一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香香和韩立秋自然知道了这姑娘当初对杨司锋的表白,可她们两个自己都没有个名份呢,哪有资格说人家?又看到这个姑娘这么年轻漂亮,跳脱可爱,还经常逗得杨司锋哈哈大笑,感到危机的同时,他们甚至有些期待,若是赵巧云在这里就好了,公主虽然好脾气,但对这些来路不明的姑娘,她可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的。

    穆清儿虽然不讳言她自己就是女真人,但瞧她长相、言行举止和宋人也没有什么差别,杨司锋也没有把她当外人,可是,她一个姑娘家总这样住在自己家里也不是个事啊。再说了,虽然这姑娘说得那么认真,他总不能真的收了她,不管如何,赵巧云都会不答应的。

    穆清儿对梁山的一切都保持着好奇之心。

    她去得最多的还是学堂了,有那么几天时间,她整天的都呆在学堂里面,说是要跟孩子们一块学习读书写字。

    杨司锋还以为她以前是识字的,谁知道她只会说宋话呢,以前根本就没有写过字。可就十来天的工夫,这姑娘居然就会写千来个字了,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聪明劲儿。

    可只花了十几天的工夫,她的识字量就超过了这些孩子了,这姑娘马上又对读书不那么感兴趣了,一心又扎进了梁山的被服厂。

    如今的梁山被服厂,主要业务是制作羽绒服和旗袍,兼带制做一些女人们穿的里衣里裤,四大事业部中,如今工坊本部都有两千多名妇人和壮丁在其间劳作,其中九成以上是妇人,男子们则负责搬运之类的工作。

    据说,因为女人们也能往家里带钱,不指望跟男人要钱后,女人们在家里的话语权也多了,这些家里的男人也不敢再打老婆了,甚至有些男人还后悔,自己家的婆娘咋没能在工坊里找个能赚钱的活儿。

    可能怪谁呢,谁让他们在开始招工的时候,死霸着不让家里的婆娘去见工,说是怕坏人骗了呢。都是些半老不老的婆子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让人家骗的。

    伴随着被服厂的,那些收购禽毛、处理禽毛,以及批发零销的,也容纳了一千多名就业人员。

    据说,有人发现光靠从各地收购禽毛已经很难满足被服厂对羽绒的需求了,开始琢磨着成群的饲养鸡和鸭了。

    没有例外的,最先吃螃蠏的几家人几乎输了个血本无归,看到成群的鸡鸭死去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的心被刀割一样。

    还好被杨司锋知道之后,当即从官中的钱补贴了他们,让他们再接再励,继续摸索出一条养殖的道路出来,当然,他也不会养鸡,他只是提醒大家,禽类的东西一旦群养,则很容易感染瘟疫,所以,一定要避免从外面带入各种病毒。那两户养殖户们听到杨司锋这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当然,杨司锋鼓励大家养鸡养鸭,不只是图这些鸡毛鸭绒的,主要还是希望能找到真正的蛋鸡。

    可百,这时候的鸡和鸭们也太任性了,想生多少蛋,或是什么时候下蛋,它们全部靠借自己的心情。据有心人的统计,哪怕是最勤快的鸡,一年也只能下七八十只鸡蛋。

    这可怎么够?这怎么能让大家很快的强壮起来?

    怪不得大宋的鸡蛋这么贵了,穷人们基本上都吃不上蛋,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上蛋。

    而鸡蛋和鸭蛋则显然是营养最全的食物之一,这么小的东西,却能孕育出一颗生命出来,它自然包含了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所以,但凡生了儿子的女人,才会有个鸡蛋吃,生了女儿的人家,则连个鸡蛋都混不上吃的。

    然而,穆清儿还是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某一天,她突然不解地对杨司锋道:“我发现,你们梁山的人似乎变了呢,我还听说,最近出生的几户人家的女娃,他们家里人都给他们煮了鸡蛋吃的,我听说,这要在以前,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是的,梁山已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至少,梁山的女人已经自己能赚钱了,所以,顺其自然的,女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一个鸡蛋算得了什么,”杨司锋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你总有一天会看到,女人也能挑起半边天的,你要相信我。”

    然后,杨司锋马上就无语了。

    只见穆清儿深以为然地说:“所以人家才要嫁给你啊,要是不嫁给你,我要是在女真人部落里,被我爹卖给别人了都不一定呢,什么半边天?我们女人的命运,在他们眼里,就和一头牲畜没什么分别了。”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