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三哥和我是同窗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司锋总算真正见识到了科举是什么样子了。

    比他经历过的高考,只有更严格,而不会更宽松。

    哪怕他是附马爷,搜身、脱衣什么的,也得全部经历一遍,哪怕早春的天气仍有些瑟瑟发抖,可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接受一群粗鄙的军士们对他们进行彻底的搜身之后,才会把他们放入考场。

    也或许是在这个时候,这群军士们才能在这群读书人面前找到些的优越感。

    所以,别想他们会通融了,就算他们想通融,他们也不敢,因为,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

    这个时候,就算杨司锋再如何抱怨没有人权,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脱了衣服,接受人家的搜查。

    至于他打算带到考房内的小型蜂窝煤炉子,检查的兵士倒没有太过为难,只稍看了一下,便让他提着过去了。

    “杨举子,这里还有几个炉子呢,你留在这里干什么?”看到杨司锋只提了一个炉子走,陪考的杨实只帮他挑着几个煤球,剩下几个炉子仍留在原地,兵士们远远的呼唤道。

    “这几个是给几位考官大人用的,随便他们谁都可以使使,这天寒地冻的,冻坏了谁都不是一件好事。”杨司锋远远的挥挥手道。

    是给几位考官的,而不是给兵士们的,就算有人查起来,也不是贿赂他们几个的,所以,几个兵士们不再多言,将几个炉子并两担煤球扛到了平常考官们休息的地方。

    杨司锋的想法可是很单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复杂,他只是觉得自己晚上怕是熬不住,带了蜂窝煤炉子,若是考官们没有的话,说不定就会心理阴暗不让他带进去了。

    至于到底是哪个考官领了他的情,他又没有说,随便他们自己去分配。再说了,蜂窝煤这么好用的东西,在这冬天里,只要让别人的见识过了,都会忍不住给家里添置一两台的,反正又不多几个钱。

    所以,杨司锋这个做法,肯定是有做广告的意味在其中的,而且,是免费的广告。

    不过,一溜三四个炉子摆在监考房里,转一圈回来的考官们都能烤一下被冷风吹得凉嗖嗖的身体,顿时觉得暖和了不少,瞅着没人的时候,兵士们也能烤一下有些僵硬了的身子,因此,几个炉子放在那里,没有人说这样有什么不好。

    杨司锋进入考场较早,把开了煤炉子,铺开了纸街,屏声静气,他就静静的等待着发卷子的时候,这种心情,哪怕经历过许多次了,但这一次却显得尤其紧张。一考定终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可还是听到,有几个夹带的被军士们发现出现,当众轰出了考场,并被考官宣布终生不得再进入考场,其中一个还是个头发胡子已经花白了的老者。

    杨司锋某一刻觉得,或许范进中举的那一幕就在自己眼前上演。

    瞧着那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子捶胸顿足的样子,虽然他的年纪比自己的父亲还大,可杨司锋却没有一点同情之心。

    虽然科举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精英人才,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为公正的选才办法,可是,杨司锋知道的就是,并不是说通过科考的人就一定是能力最强的,而没有通过科考的,他们真的就差人一等了?不是这样的好吧。

    你老人家已经考到五六十岁了,已经证明了这条路不适合你老人家走,此时若幡然醒悟,未必不可以走出一条别样的成功路,可明知道如此,还要一条路走到黑,这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明知道会被发现,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夹带,就凭这一点不明智、没操守的作法,就算真正的考中的话,又岂能真的是国朝和百姓们的福音。

    也就难怪,尽管上朝的进士还有些赋闲在家的,张叔夜仍迫不及待的希望他们这批年轻人能尽快上位呢。

    当然,几个夹带题目的考生,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涟渏而己,当他们被叉走之后,叫骂或嚎哭之声渐行渐远,考场内再次安静下来。

    试卷终于发放下来,杨司锋从未有过的紧张的打开了卷子,某一刻,他的呼吸都似乎停止了下来:这一次,他赌对了,本科科举,他终于有底气了。

    好一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终于平复下心情来,瞅了瞅对面的李石和薛世平等人,只见他们同样的在一阵狂喜之后,转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

    虽然,可能他们的天份不如别的人,但是,在知道考题的前提下,还经过了反复的练习之后,若是再考不过别人的话,那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偷偷的瞄了下其它的考生,当然,除了不到一半的考生,拿到考题后,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之外,也有一些考生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看样子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答题。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考上举人的?莫非也象自己和薛世平等人一样,是张叔夜这样的乡试主考官放水进来的?

    可自己这批人不管如此,也只是学艺没有其它人精而己,好歹也知道答个一三五七啥的,瞧这群人完全没有个谱的样子,他们的乡试主考官也给他们放了进来?真当大宋朝的会试是个大杂烩了?

    “不行,等考完试了,他得和老丈人说说这里的情形,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就放宽了录取的条件,把这批人也录入士大夫的群体中,这是士大夫的耻辱。”杨司锋暗忖道。

    他一时间居然也忘记了,此时的士大夫,早不是王安石、司马光、包拯等时代的士大夫了,他们还有什么廉耻可言么?当然,除了张叔夜和张商英等极少数士大夫之外。

    杨司锋屏声静气,开始努力的回忆自己答过的题目,他瞅了眼其它的几个一同参考的同窗个,哪怕是最没有信心、乡试的时候只是忝居末名的孙鄯都信心十足的开始答题了,心道,若是他们济宁一块儿来的这十一人全部考中,那才真正有意思了。

    一连三天,吃住拉撒都是在考房之内,若是答得累了,还可以躺到里间休息一会儿继续答题。然后,若是答不上来的,他们还可以点上灯火,挑灯夜战。不要担心灯油,都是朝廷拔付的。

    此时不管是主考官或是兵们都不得闲着,不但要不时的巡逻,以防考生之间交头接耳,互相抄袭之外,更防灯火因无人看管而酿成了火灾。

    虽然已经是仲春时节了,可是晚上还是很冷的,杨司锋有些同情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考官们。希望他送过来的几个炉子,能帮他们扛过这三个春夜。

    当然,因为杨司锋并没有指名是送给哪一个考官的,就当是送给自己未来的座师们的小心意,所以,当考官们入场之后,看到这里有几个炉子,和自己家里买的也是一样的,不用多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大家都没有多言,身上凉了之后,坐到火边去烤火就是,反正杨司锋没有当面送给他们,他们也不需要承杨司锋这份情,该严格是一定要严格的,这可是朝中某些大员们的要求。

    只是,令他们有些失望的是,杨司锋一直老实的答题,中间或有凝眉思索,却不见他抓耳挠腮、不知何解的状况,还有考官偷偷的瞄了下他的试卷,不只字体写得工工整整,版面上也似乎写满了。

    想想两年之前,这个纨绔还是汴京城的一个祸害,作为高强的帮凶,可是干过不少的坏事,现在却能参加朝廷的抡才大典,以后说不定还能和他们同朝为官,想到这里,他们就有些不心甘。

    其实杨司锋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写完了答卷,又不好意思提前交卷来拉了仇恨,所以,他特意放慢了写字的速度,一笔一划的,就象是临摹字贴一般的,将自己写完的考卷再写了一遍,可就算这样,等他答完之后,还有一些人在抓耳挠腮,不知从哪里下笔。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过,当听到锣声一响,虽然还有些人努力想着再凑几个字上去,可杨司锋已经迫不及待的跳出了考棚,当走出考场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赵巧云等人正在门口守着呢,心中不由一阵感动,不由又加快了步伐。

    “三哥,你也考完了,你们考得怎么样啊?”却见赵巧云没有朝自己走来,却是走向了自己的后面。

    “三哥?”杨司锋心中一愣,转回身去。

    妹夫你好,算起来,我们还算是今科同窗呢,你考得还好吧,“身后有些文弱的男子淡淡的一笑道。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