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0章 扬州的支柱产业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某一瞬间,杨司锋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陌生起来。

    曾经的他,哪怕面对几个陌生人说上几句话,都会有些拘谨。

    可现在,他现在不但能轻松自如的面对一百多个扬州各界的大佬们大佬们侃侃而谈,甚至,还能说出些蛊惑人心的豪言壮语出来,说实在话,他自己也有些意外。

    也许是另外一个杨司锋影响了他,当然,更多的可能是身份和地位的改变,让他逐渐炼成了这种素质。可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自己都不会明白自己还有这种蛊惑人心的能力的。

    所以说,人什么时候都不要对自己太小看了,其实你混得不如人意,并不是你真的不行,可能真的只是你没有那种机缘而己。所以,还没有达成自己目标的小伙伴们,加油,你们一定行的。

    倒不是杨司锋就变得虚伪了,或者说变得会忽悠人了。

    身为一方主政官,总得需要一些煽情的口号,来号召大家往哪个方向走的。虽然有点说大话的意思,可是,吃瓜群众们往往还喜欢吃这一套。

    杨司锋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往自己呼吁的那个方向去努力就是了。至于能达到什么样的地步,他自己心里也没有把握。但只要他努力了的话,想必老百姓也会理解他的。

    最该死的是某些不学无术的官员,他们的口号喊得比谁的都响亮,可事实却是,他们每次喊口号的时候,都是把老百姓们往坑里呆,事实上他们做的,却是和他们的口号背道而驰的。

    这样的狗官,不只该受万人唾骂,更要引起所有人的警惕,但凡这些人开口说话的时候,大家都要小心一点,这货大概又准备要吭谁了,比如蔡京之流等等。

    同样,光靠嘴炮或口号,是不可能让扬州富裕起来的,更何况是面对这样一群狐狸般狡猾的商人。

    虽然他们部分的相信了杨司锋的话,可他们更想看到杨司锋拿出真正的家伙出来说明他们。

    “大家都知道的,齐东的支柱产业是娱乐事业,还有因为特区的缘故,成为了宋、金、辽三地的贸易交易中心,也给齐东带来了极大的收入来源。至于梁山,则主要是以养猪事业与服装业、木业加工作为它的主要产业。这些都给梁山或齐东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一定会有人在想,我们能不能在扬州也复制这样的产业。然而,本官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如果要这样想的话,只能说明你们的眼力劲也太差了点。”

    众人的脸色有过一些不自然,心里或在想,为毛梁山和齐东能做的事情,我们这里不能做。当然,只能在心里,可不敢得罪了杨司锋了。

    “先说说娱乐事业,齐东要发展娱乐,是因为那里一片空白,确实没有其它的前途,所以,只能走一些捷径。而且,为了鼓励齐东的发展,朝廷是给了一些政策的。这些有好处,也有坏处,就比如,在齐东置下了大量土地的商贾们,只怕要哭瞎了。他们买下那么多的地,却根本开发不了,本官也不知情啊,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土地建上房子卖出去了。”杨司锋苦笑着说。

    虽然这不是自己的锅,是田丕这个姐夫想着表现,步子迈得有些快了点,不小心扯着了蛋。可是,这事终归是自己开了头的。现在他还在犹豫,这帮商人们虽然贪婪了点,可终于是出于对他杨司锋的信任去投入的,总归得找点什么别的机会回报一下人家才好。

    众人此时的表情更加复杂起来,有不明真相的,就会想到是不是杨司锋故意把那些商们们带入坑里的。好了,这些商人们接了盘,接下了齐东的田地来了,可等他们想要变现的时候,却发现无人接盘了,这不是坑人是什么?

    “至于免税的特区?你们不要想多了,因为齐东是特区,本身没有多少人,朝廷才会让本官胡来,可就算这样,朝堂诸公们仍是对本官多番指责和批评,直言本官害得朝廷少了多少的税收收入来源。所以,想让扬州也免了盐税,大家想都不要想,那是不可能的。”杨司锋苦笑着说。

    “我看朝廷也是不讲道理的,大人虽然免了齐东的盐税,可通过商税或其它的税收得来的收入,只怕十倍都不止吧,这个有数可以算的。”当即有年轻的商人替杨司锋打抱不平地说。

    然后,有老成的商人赶快打住了他的话题。

    商人这么的没有地位,有的话农民可以说,读书人可以说,但他们商人说了,说不定就是大逆不道的。再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这位光说好话的杨知州,会不会转身就把他们给卖了?

    “本官也想免了大家的盐税,让天下老百姓都能吃到便宜的食盐啊。可是,征收高昂的盐税,又不是从本朝开始的,历朝都是如此。本官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让大家都能赚到更多的钱,让大家都能买得起就是了。”杨司锋一脸无奈地说。

    听说杨司锋不打算在扬州实行低价盐的政策,又有几个商人偷偷松了口气。不用猜测,他们家里肯定是靠专卖盐而发家致富的,当然不想杨司锋动了他们家的奶酷了。

    而杨司锋不敢动这一块的原因还有,这不但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还是许多大臣们家里的主要财源。要不然,就凭这些没有啥地位的商人们,他们怎么可以垄断高昂的盐价?

    朝廷那些查私盐贩子的衙役,美其名曰是在保护朝廷的税收,可事实上何尝不是在保护商人和官员们共同的财源?

    杨司锋也情知,凭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是不可能动那些人碗里的食的。所以,想让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好一点,他只能去另辟财源。都说抢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要是动了那些人的财源的话,他们真的是会和杨司锋拼命的,这一点不要怀疑。

    大宋朝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到底还有没有不贪的官员?杨司锋可不敢保证。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小半的有担当有能力的官员,张叔夜也就不会豁出去自己的名誉,帮着杨司锋的这一众同学们去舞弊了,因为蔡京之流的胡作非为,宋朝的官制可以说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来,有时候他甚至在想,或许真的只有从头来过,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可在杨司锋看来,文官贪钱可能还不是最不能接受的,如果他们贪点钱之余,能让治下的百姓们日子过得不是太过艰难,能帮助百姓们赚更多的钱,那么他们贪了也就贪了,反正水至清则无鱼,杨司锋也不指望他们是道德君子。

    可是,宋朝大多数的官员,不但是不学无术,毫无作为,可是捞起钱来,可是一点都不顾吃相。更过份的是,他们还容不得别人有点作为,因为这样更彰显了他们的无能了。所以,一旦还有人因为齐东或梁山的政策优势而获得经济增长的话,那赤果果的是在打他们整个群体的脸,他们一定是不会答应的。

    所以,杨司锋趁早绝了这些人的念想,扬州想要发展,还是得走正常的路子,让人家无话可说。

    “至于养猪业和木业,还有服装业,这些已经列为了扬州的经济支柱,扬州现在也是刚刚成立,不向你们诸位来化缘就很不错了,所以,你们不要存着什么和扬中抢饭碗的念头。”杨司锋接着说。

    更多的人脸上浮现失望之色。

    这也不让,那也不让,那他们到底能干些什么才好?

    “在本官来到这里之前,扬州最发达的是什么?是服务和娱乐业?貌似是这样的。可是,扬州的娱乐业,是在它的实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所以,就算凭这一点,你们也别想着短时间在扬州等人灭灯留灯了。至少目前不行。你们放心,等扬州真正的繁荣之后,那各色的服务业一定会遍地开花的。你们放心,本官虽然有些小小的洁癖,不太喜欢这个行业,可本官不是那伪君子,不会不让扬州开设这些产业的。”

    众人听罢哄堂一笑,真没想到杨司锋说得直接,就连不敢去逛青楼,都敢说得这么清丽脱俗,不愧是公主调教出来的男人。

    “不要总盯着别人赚钱的买卖,问问你们自己,你们扬州的这群土壕们,你们是靠什么赚钱的,这些才是扬州的根基,才是扬州的支柱产业。”杨司锋再次敲了敲桌子道。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