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3章 杨司锋开坛拜将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天将擦黑的时候,种彦崇终于醒了过来。

    可是,如今河口军的住房十分的紧张,腾不出多余的房间来给何诗琴等人安歇,所以,韩娟只能带着其它的人继续回船上去睡。

    何诗琴却说要留下来和李清照一块说说话。

    据种彦崇所报,大路的金兵正在往燕京集结,其中,就有可能有岳飞追击过的那支军队,种彦崇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真的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牺牲了几百个兄弟才逃了回来。

    可是,种彦崇体力太过虚弱,只匆匆说了这几句话就又昏迷过去了。

    不过,杨司锋摸了他的脉博,仍然很强有力的样子,又让人给他灌了些参汤吊命,这才稍放心了一些。

    前面说过,金兵是来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入主中原的打算,那么,当他们攻破了汴京,掳获了大量的钱财和女人之后,现在最紧迫的就是撤回到他们的老家去,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过得心安。

    至于汴京或其它地方,甚至原先辽国的地方,他们都没有把握能控制下来。

    而种彦崇冒死打听到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切。就是说,金兵们收缩兵力,正在保护他们后退的道路。所以,他们真的不是被岳飞的军队打跑的,而是他们自己战略性的撤退。

    既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那么,哪怕明知不敌,杨司锋也唯有带着他手下的军队冲上去了。哪怕抢不回赵佶等人,就算拖住对方的脚步,让其它的勤王军队追上来也好。

    大宋朝对臣子们都算不错的,所以,就算朝廷没有命令,杨司锋也可以相信,其它各路兵马,他们真的会自带干粮来勤王的,因为若是没有了宋朝的这些皇帝的话,其它的皇帝可没有这么开明的。

    原本的历史上,靖康之耻发生之后,各路勤王军队的表现,已经说明了这个事情。只不过,勤王军队来得晚了一步,还是让金兵们把二帝掳到北方去了,剩下的,只有千百年来都洗刷不了的耻辱。

    别人的对金国的表现表示十分的不能理解。

    既然他们是来抢钱抢粮的,那么,抢了钱粮之后,他们跑了就是,他们还要押着赵佶和他的妻妾们干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还故意恶心大宋么?

    可能还真的不是这样子。

    抓着赵佶及他的儿子们,金人想着的,是可以随时要挟南面的宋国,当他们缺钱缺粮的时候,随时可以拿赵佶或其它王公大臣们的性命来要求南宋朝廷们自己双手奉上。

    至于抢了赵佶的妃嫔和女儿们,那就更能理解了。

    女真,还有其它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婴儿成活率是更加的低的,生育或养大一个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力气的。

    所以,想要让他们的民族繁衍下来,不至于被大自然淘汰掉,他们一直坚持着抢钱抢粮抢女人的策略。

    不只抢别人的女人,对自己的女人,他们也是绝对不放过。

    就比如王昭君这种,先后嫁给过祖孙三代的可汗,还给他们生下过儿女的事实。

    虽然在汉人看来,这是根本不能理解的事情,但在游牧民族看来,这是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因为女人孕育一个孩子,至少得要十个月才行,而男人播下一颗种子,只需要几分钟就够了,所以,他们需要大量的能播下他们种子的女人,他们不想让任何一个还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浪费了青春年华。

    所以,他们不只对王昭君这样来自汉人的女性,对他们自己的女性,他们同样的采用这样的办法。所以,每当前面一个可汗,甚至只是一个家主死了之后,后面的可汗或家主,便将顺理成章的继承前面一位的所有的非其生母的妻妾们,这在汉人看来根本不能理解的事情,但在游牧民族,做起来却是一点都不违和。

    那么自然的,他们把赵佶的妃嫔们和女儿们抢过去,肯定是打着这个主意的,原本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切。完颜阿骨打的儿孙们,几乎大部分都纳了赵佶的女儿或妃嫔。

    再说,赵佶和他的妃嫔们颜值都很高,她的女儿自然也不会丑到哪里去,自然比那女真的女子们漂亮得多了,阿骨打的子孙们的审美也算正常,喜欢这些漂亮白净的女子,也再正常不过。

    种彦崇醒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所以,就算杨司锋很急切,也只能等着明天了。

    当天晚上,没有意外的,杨司锋自然被何诗琴赶回了船上。

    杨司锋还是早早的起来,然后再次传呼升帐。

    杨司锋将种彦崇得来的情报以及自己的分析做了简单的叙述,然后扫视了一眼堂下的诸人,沉声说道:“现在我宣布,为应付当前战争态势,立即成立东路元帅府,本官亲任元帅。”

    当然这是违法的,没有皇帝也没有中枢的命令,他这是自封的草头班子。然而,堂下都是他的兄弟和前下属,没有人觉得他这样有什么不对。

    若是有人敢质疑杨司锋的话,一定还会有人跳出来道:“你行你来啊,你自己干不了事情,难道还不让别人干事了不成。”

    这个时候,肯定没有别的人敢把这个担子挑起来的。

    “自本元帅之下,任命岳飞为行军元帅,主掌一切军事事宜,大家可有异议?”杨司锋再次发号施令。

    大家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也纷纷表态支持。

    虽然岳飞乃是晚他们一科的,可人家只是以前走了弯路而己,再如何是恩科,也是恩科的状元,比他们自然是不一样的。再说了,就凭这次抗击金兵进攻,岳飞的组织有序,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让岳飞当这个行军元帅,他们都服气。至于杨司锋,他们不好意思说而己。杨司锋都没有上过战场,要是上了战场,他杨司锋肯定是妥妥的菜鸟,任由金兵凌虐的主了。

    除此之外,关胜、武松、徐宁、杨志、史进分领五军统制官,杨司锋算是自己给他们各升了一级,都是五品武官了,比他现在的品级都还高两级。

    而岳飞则更夸张,按宋朝的编制,他那职位得是三四品要员才能担任的,可他还是一个两三个月前才刚刚能过恩科科举的小年轻。

    当然,如果他们成功的阻止了金兵南下,或者成功的救回了赵佶等人的话,大宋朝的文官们就算再猥琐,也多半会捏着鼻子认了他们这个自行的任命。可一旦他们稍有闪失,虽然说他们的文官身份不会让他们被捉去害死,可他们的为官之途,真的就可能就此终止的了。

    蔡京带出来的官员能有什么好人,他们可以容许贪官、庸官,可绝对不能容许杨司锋这种自作主张想要干事的官员,在他们看来,这可算是公然的违反了他们士大夫们的潜规则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团结起来孤立杨司锋他们的。

    可是,诚如李清照所说的那样,值此国朝存亡之秋的时候,还顾忌什么个人得失啊。不管成败,先努力去做就是。

    杨司锋也是这样想的,要是没能救回赵佶和赵巧云他们,那这大宋的官员他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还不如留给秦桧他们继续去醉生梦死呢。他早点带着他的诗琴清照等人周游世界,岂不快哉。

    目前看来,只能对现有的兵力进行整合,组建各占7500人的四路军队。至于徐宁,他仍是个空杆司令,他得负责从民间招募青壮年,不只要对加紧训练兵力出来,以帮助自己的四军补足一万的军队,他还得把自己的这一支军队给凑满了人头来。

    “接下来,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尽忠职守,都做好各自的工作,岳飞即刻带两路兵马,先期出发,本帅将领余下的两路兵马,随你殿后。徐指挥,咱们的后院,可就交给你看管了,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行的。”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