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0章 大宋第一大功臣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据杨司锋目测,整个原辽国的境内,契丹族的百姓,总共也不过是一两百万人而己。

    其中还有大部分都跟着耶律大石跑到西边去了。

    至于剩下来的这些,据目测,至少七成以上是汉人,也有其它的女真人、奚人、敌烈人什么的。

    也有一些人,比如丁大力这样的,他们祖上既有汉人的血统,也有契丹人的血统。象他们这种多民族联姻的产物,只怕会有三成以上。所以,哪怕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应该是汉人还是契丹人。

    但他们唯独不是宋人,对的,他们从来就和宋国没有任何的关系。

    所以,尽管情感上有些难以接受,可这是现实。因此,稍稍思忖了之后,张叔夜并赵家二兄弟先后点点头道:“你说的是对的,他们确实不太愿意接受我们大宋国。若是他们愿意接受一个华夏的理念,我们可以认为我们是一家人,这些事情,司锋既然你都清楚,那就有劳你了。”

    那可不,杨司锋就算没有亲力亲为过,也是见识过人家是怎样将统一战线玩得顺溜的。如今只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己,有什么做不来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丁大力这种身份的人了。

    杨司锋已经派丁大力去往河间地去叫人了,去把在那边做工的人都过来,把那边的作坊也搬过来。既然打算在廓阴地域修建新的都城,总得让城市有一些就业人口才行。

    人性没有例外,原辽地的百姓们对宋朝的朝廷和官员有防范之心,这太正常不过了。

    虽然在他们看来,官员们都是坏的,但他们至少知道辽国的官员有多坏。就算再坏的官府,也会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虽然官府也会欺负老百姓,但遇到坏人欺负老百姓的时候,官府也会出面,一定程度的帮他们讨回公道。

    可他们不知道宋朝的官府有多坏啊,万一宋朝的官府比那土匪更坏呢,那他们岂不是抓瞎了?

    所以,就算辽朝已经不在了,老百姓仍本能的拒绝宋朝的官府,他们虽然也不喜欢这种没有安全保障的日子,这经常会被更北方的女真人或敌烈人打草谷的,然而,他们抱团取暖的话,当然好过接受一群不知底细的官府的奴役。

    可若是有丁大力这种原来的辽国汉人们跑过去告诉他们,宋朝的官府并没有那么坏,他们的吃相甚至比辽国的还好一些,还安排他们活干,还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那么,肯定会有一些不信任的,也有一些将信将疑的,只要有那么几个人愿意相信的,愿意跟着丁大力来到燕京的,那么,当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了这里的好日子,真正的发现,生活在宋朝的官府治理上,不只不会遭到欺负,反而还会比以前过得更好。那么,一传十十传百的,自然就会把他们的遭遇告诉他们身边的人。那时候,他们担心的不是辽地的汉人们不相信他们,而是到时候赶来燕京做工的人太多,他们无法安置那么多人了。

    所以,杨司锋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的把前期的规划做好,让这里届时能容纳更多的人就业,那时候就不需要修一道围墙把人家拦在外面了。

    人家只是来求个生活罢了,又不是什么坏人,干什么要把人家当贼一样的防着是吧。

    杨司锋把自己的思路这么一说,把赵家兄弟和张叔夜说得一愣一愣的,好半晌才算是想明白。

    “你小子,还真的有你的,这样的办法也能让你想出来。”张叔夜由衷地说道,“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就好好的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你就是咱大宋的第一大功臣,不要再想去跑到北方去救人了。你那三脚猫的工夫,老夫又不是不知道,你若是真去的话,你是真的去救别人呢,还是到时候让人家去救你的好?”

    杨司锋还以为自己可以受到一些表扬的呢,没想到被老师当面说出他乃是个软脚虾的事实,不由脸上不自在起来。

    然而,这个时候是顾不上个人得失了,顿了顿,杨司锋又说道:“国朝养厢兵这么多年,他们除了没添乱之外,却对国朝没有任何贡献,这个时候,是该他们出力的了。因此,我想调青州、密州、济宁、沧州等地两万厢兵北上。他们不会打仗,难道让他们搞建筑还不会么?”

    济宁万余名厢兵,已经完全被杨司锋改成了建筑施工队了,那些人丢了军户之后,日子比以前还好过了,对此还求之不得呢。

    可若是照这个办法改组其它地区的厢兵,却是阻力重重的。因为每一份拔付给厢兵将士们的粮饷,那些朝中的大小鲨鱼们都要从中瓜分一分。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厢军被肢解了。

    这也让杨司锋感到,有些朝堂官员们,虽然他们满口的仁义道德,干的却全部是男盗女昌的事情。也可以说,他们把士人们的脸都丢光了。可这样的人在这个时期还不少,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这帮硕鼠们,把宋朝的家底几乎掏光了。

    “这帮混蛋们,他们还怕没有人管他们,没吃没喝的了呢,只要说让他们过来,他们肯定跑得很快,”张叔夜却疑惑着说,“可你去哪里弄那么多的粮食来给他们吃?”

    “如今看来,也只好辛苦宋江了,他那里今年丰收,收了不少的粮食。再说,他们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让百姓食用部分的金花菜,反正他们也收了不少的。”杨司锋脸色难看地说,“可也没有办法的事了,谁让咱们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呢。不够的还有济宁的粮食,梁也有余粮的,宗良会想办法的。”

    想了想又说:“若是学生要留在这里的话,扬州也不能没有主事的,宋江虽然以前犯了错误,可他还是个不错的官员,因此学生想举荐他来知扬州。”

    “唉,看来老夫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张叔夜长叹一声道,“老夫真的不喜欢宋江那厮,那厮真的不是什么好人,可是,就算你不说,老夫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错的官员。若非如此,老夫也不会顶着压力,让他有机会参加锁厅试,取得进士的功名了,要不然,据老夫听到的风闻,蔡京那厮是真的想用一杯毒酒就把宋江给结果了的。”

    杨司锋听罢不由暴寒,看来,这一次施老夫子没有骗他。若非因为杨司锋自己这个变数,宋江还真的被一杯毒酒给结果了性命。

    可是,就算自己也不喜欢宋江,但若是没有宋江的话,没有他治下如今余粮近百万的扬中县,现在他们遇到困难了,又能指望谁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指望那帮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的嘴炮么?

    所以说,好人坏人还真的难说。就算宋江有些人格的瑕疵,可他们仍不得不承认,宋江比某些官员们有用得多了。但是,历史一定还会将宋江写成坏人的,因为,话语权都在那帮没啥节操的读书人手中啊。

    “都这个时候了,与其用那些不顾吃相的家伙,倒不如听了你的,就宋江吧。”张叔夜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杨司锋的提议。

    “司锋,原来你早都胸有成竹了,如果都能按你说的实现的话,咱们大宋朝还能开疆拓土,那张老爷子说的还真的没有错,你就是咱们大宋朝的第一功臣了,”赵楷认真地说道。

    “是的,如果真的这样的话,爹爹把云儿嫁给你,那就真的不亏了。”赵枢亦点点头道。

    可是,赵枢这么一说,场面又变得尴尬起来了。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