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2章 杨司锋是我男人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从河间军到燕就也就三四百里地的样子。

    丁大力以前只是一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穷汉,却不想自从认识了杨司锋之后会有这种造化。所以,他很感激杨司锋,很珍惜这种机会。

    当然,穷人都有穷的原因,虽然有的穷人真的是他们自作自受,可有的人的穷,真的不是他们的罪,他们只是没有遇到自己的机会罢了。

    所以说,生而为人,多少应该有点善良,你可以不同情穷人的遭遇,但绝对不应该否认人家的努力。人家祖祖辈辈都是穷人,可并不代表人家就不可以梦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不再象自己这样。

    所以说,生而为人,可以不富有,可以不显贵,但真的不能没有一颗良善之心,不能忘记了自己也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可以不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但最少应该对弱势群体持有一颗同理之心。

    不要忘记了,不久之前,你不久前还是那群人当中的一员。做人不能忘记本。

    还好,丁大力虽然是一个粗人,可也是一个极重情谊的人,杨司锋知道的是,他自从被杨司锋简拔出来之后,可不止一次请假回乡,就为了能拉扯一下以前的穷苦兄弟。

    所以,现在一听说杨司锋打算给他的乡亲们一个机会,他连夜就驾着马儿南下去了。

    丁大力那真的是快马兼程,只花了两天时间,他就把在河间打工的辽民们给带了过来了。

    杨司锋当初组织部分作坊在河间开工,就是想利用经济渗透的方式,慢慢的‘赤化’这里的辽民。

    如今效果还没有看到,却不想要提前使唤这些人了。

    还好,河间并不在金兵南下北上的路上,没有遭到金兵的破坏,作坊仍在正常的开工状态之中,要不然杨司锋现在可要抓瞎了。

    从以前的农夫或者牧人,现在他们能进入作坊里做工,不只工作轻松了不少,收入也最少是以前的两三倍,而且还不要遭受日晒雨淋的,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作坊里有活干,就有他们一份工钱,他们觉得,他们一定是进入了人间天堂。

    所以,丁大力刚开始叫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愿意过来。

    气得丁大力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瞧你们那点出息,就为了一点钱,就让你们什么都不管了?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点,可你们就希望你们的孩子以后也象你们一样,也只是作坊里的一个小小的工人?就不想让他们多读点书,以后也有点机会做个贵人?”

    话说儿女几乎是华夏的父母们心里最柔软的一块。

    为了他们的儿女,哪怕再大的苦再多的委屈,父母们也能忍受下来。可是一听说他们的儿女要和他们一样受苦,他们肯定不会答应了。

    以前是没有机会让儿女们改变命运,所以他们也只好认命了。可是如今听说有了这个机会了,他们怎么会错过?

    “丁哥,我们是听说你现在已经是官身了,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的机会,让我们家的娃儿以后也成为贵人?”

    “哥我可不就是官身么。哥哥我刚叫你们过来的时候,那时候只是杨大人身边的一个兵头,后来大人升我做了亲兵头目,那可是七品的武官,七品你们听说过?我刚开始和你们说的时候,你们还不信,见了我的官牌之后你们才信的。可是这一回,哥我又升官了,六品的承务郎,”丁大力得意的拿出官牌来,“哥哥我现在是新京建设筹划组的联络员,正六品的,直接归部堂的三品大员管辖,现在胡大人没有到位,就是杨大人亲自管辖哥哥我。”

    “好哥哥,那我们要是过去的话,该是什么官身?”大家终于心动起来。

    “官身?瞧瞧你们这德性,你们也配?”丁大力不屑地说道,“好歹也得象我这样识几个字,还得有认识杨大人的机缘吧。你们是没有机会了,还是让自己的娃儿们多读点书识点字,让娃儿们去当官身吧,你们先给娃儿们铺个路就行了。”

    “那我们过去干嘛,还不如继续打工呢。”大家立即索然无味起来。

    “瞧瞧,瞧瞧,你们也就这么点眼力劲,真的打算让你们的儿子和你们一样没啥出息,”丁大力不住的唉声叹气,“虽然让你们跟了哥哥我之后,不会有官身给你们,大宋的官位也没有那么容易得到的。可最少是个官差,吃皇粮的官差。以后,只要你们不犯事儿,只要跟着朝廷的步伐走,你们全家就是旱涝保收的光景,还能省下点钱给娃儿多点书。”

    “真的是官差?”又有人意动起来了。

    “老子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丁大力已经不耐烦了。

    当然,就算这样,愿意放弃现有的固定工作的也不会很多,但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有一群勇敢的先行者们。就这样,三十几个年轻的辽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着丁大力,又连夜赶到了燕京。

    当然,他们的小心思也不会告诉丁大力的。如果满意的话,他们当然留下来了,以后把媳妇和娃儿接过来也不是问题。如果不满意的话,那又不是他们的官府,他们到时候跑掉了,能耐他们如何?

    如果说服和安抚这辽地的百姓,可就靠他们了,他们是大宋在这里扎根的种子,所以杨司锋亲自接见了他们。

    “你们,一个个都给我下到四乡八寨过去,告诉这里的乡亲们,我们要在这里建城,需要大家的帮助。不是让你们义务来干活的,只要干够了定额的工作,会付给你们工钱,还会包吃包住的。你们要说服他们,我们大宋的官府,是说话算数的。”

    这一点他们绝对相信,话说他们在河间的各个作坊里做工的时候,老板们可从来不会克扣他们的工钱。就算杨司锋不要求他们,他们也会告诉乡亲们的。现在还有工钱来,而且据说还是能干一辈子的工作,只要不犯事,就能真的一辈子成为吃皇粮的官差了。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赶快领了官差,去干活啊。就只是跑个腿说个活的事儿,这多简单。

    也就是一瞬间的时间,他们便接受了他们是大宋的官差的身份。只怕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不久前他们还认为他们和大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呢。

    济宁的距离虽然比河间的距离只远了一点点,然而他们毕竟是上千人的迁徙,所以估计还要几天时间才能赶过来。

    杨司锋便组织了燕京城里现有的人手,先搭下许多的帐篷,进行一些前期的测绘和规划工作。

    这个冬天虽然有些寒冷,但在廓阴县南,运河边上的某片空地上,却显得异常的热闹非凡。

    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府内,已经有些显怀的李清照突然收到了杨司锋让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看了杨司锋对他的请求之后,他也犯起了难。

    也只微一思索之后,李清照便有了决定。

    只花了一天时间,她便通过扬州府衙的差吏,以及扬州学堂里的教习们,将她的要求发到了扬州及周边各个州县,又过了一天,那些早就对李清照仰慕不己的读书人们便赶到了扬州。

    当看到李清照微微显怀的样子,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他们当然都听到了李清照因为不能生育,已经被赵明诚休了的事情。可是,现在李清照好好的肚子突然大了起来,难道?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若是他们不信的话,李清照这段时间一直就住在杨府中,那么说,难道传言都是真的?

    “我当然知道大家在猜测什么,大家不要猜了,事实就是你们猜的那样,”李清照一脸云淡风轻地说道,“我现在就是杨司锋的女人,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