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7章 大宋文人都该死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赵桓还以为,杨志说要通报朝中的相爷们,他们至少在这个哨卡上等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行,毕竟,这里离汴京可有几百里地的。

    可是,才过了两三个时辰,就收到了消息说,朝中相爷传召他们赶快去见面。

    当然,一向颐气使性的金兵们,断没有那么好说话的,他们怎么可能会老实的在这里等着呢,好歹,现在他们是战胜中,手中还握着大宋的皇帝呢。

    可是,当十几个金兵被大宋的神臂弩射得象筛子一般,然后,还让他们饱尝了一番手雷的威力之后,金兵也是血肉做的,哪有不怕死的?所以,他们立即就老实起来了。

    金兵们一定也在怀疑,大宋若是早有这种武器,还有如此有血性的兵将,何至于会把都城都丢了,还把皇帝都被别人掳去了?

    “老实点,一个跟一个的,不要没有规矩的样子,一看就是山里面出来的,”当死了十几个同伴之后,就算心里十分的不服气,但现在面对宋兵的喝斥,金兵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可仔细想想,他们何曾受过这种窝囊气啊。

    这会他们或许明白了,宋人所说的那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了。

    赵桓此会就象身在梦中一般,怎么都不敢相信听到、看到的一切。

    可又生怕金兵发现了自己的心事,这些家伙可不会对自己好颜色的,所以,还只能拼命的忍着自己的狂喜。

    金兵们老实下来,按照杨志的吩咐过了关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听话,而秦桧则仍保持着一副谦恭的模样,让赵桓说不出的厌恶。

    车队没有走多久,就听到前面有人说已经到了,然后,赵桓走下马车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座乱糟糟的城市。

    真的是乱糟糟的,从各地拥来的等待安排的前禁军和厢兵将士们,还有汴京城破的时候跑掉的那些文武官员人,更有闻讯之后赶来找工作的辽地的百姓们。

    又不是只有宋国才有流民,辽国灭亡了之后,境内的流民更加的多。只不过,以前的辽民们出于他们的本能,不太愿意相信宋国的官府而己。现在有了丁大力带到新京城的工地上赚钱的第一批辽国的示范效应,更多的辽民们愿意来这里寻找各自的机会。

    当然,原来的那些辽国的富豪或商贾们,他们是不愿意的。

    甚至说,他们对宋国在这里建都还是抱着抵触情绪的。

    毕竟,辽民们有了更好的赚钱的去路之后,肯定不会那么老实的听他们摆布了不是?更何况,这几年没有官府的时候,他们就相当于是官府,是真的可以左右小民们的生死的。

    可是,当宋朝的官府入驻了这里之后,他们是真的不敢胡作非为的,因为有辽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举报了几个富翁之后,本来就对官府嫉恶如仇的史进当时正是轮值,他可是眼睛里揉得半点沙子的,当即把那地主家捉起来给杀了。若不是杨司锋及时赶到,他还想要把人家的家人也给捉去杀了的。

    虽然杨司锋也认为,史进这样做得太重了点,虽然说乱世须要用重典,可是,就算是地主打死了佃农,可他的家人也是无辜的啊。但这样带来的正面效应就是,反正这周边百来里地的地主富豪们,全部都老实起来了,再也不敢苛待佃农或雇工了。

    平原地区有个好处就是,有什么消息传播得快,不象山区,有的地方虽然就只相隔几十里地,可就因为隔了个山头的缘故,还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

    四面八方的人拥挤过来,怕是比以前燕山本地的人还多了一些,所以,此时的燕山城,真的就象个大集市一般。

    赵桓以储君的身份,曾经兼任过开封府尹的,对于汴京城里的人山人海,还曾经有过厌烦的情绪,毕竟,人多了总是会有许多破事的。

    可是,在上京的这两个月,他是真的见过了许多荒无人烟的景象,就算看到的人,也多是不讲卫生不爱洗澡的女真人,哪怕是那边的女子,因为不洗澡,脖子上都有一圈黑黑的项圈的,所以,就算有金人打算送他一个女子伺候,他都是断然拒绝了的。

    那么重的体味,他无法想象抱着一头熊瞎子睡觉的景象。

    虽然以前嫌弃人多了,可现在看到这满城的汉人的脸庞,还有各自匆匆的脚步,赵桓有种从地狱回到了人间的心情。

    金兵的心情也是不同的,他们记得,这里以前是郭药师说了算的啊,他们南下北上的时候,还曾经在这里歇过脚的,怎么才几个月的工夫,这里就变了模样了,还成了宋朝的地盘了?怎么也想不通啊。

    杨志可不敢大意,北边虽然不时有小股不明来历的游牧部落的人来骚扰,可在被他们击退了几次之后,现在也老实了起来。

    而本地的辽民们,因为他们帮助百姓们击退了前来骚扰的蛮子们,也渐渐有点接受他们了,甚至,还发生过百姓主动向他们报告蛮子们的踪迹。

    虽然大家仍然认为,一道长城对大家是必要的,但他们也不得不认杨司锋的话是对的:最坚固的城墙还是人心,一旦老百姓的心不在朝廷这边了,再多的请人喝茶,再多的广告宣传,再铺天盖地的标语,再无耻的替自己渲染造势,不但不会让百姓们归心,也只会让百姓们更加嫌弃而己。

    如今看来,大宋虽然有许多不堪之处,可至少还没有丧失民心,还逐渐的在辽地中取得了一定的民心,这么看来,大宋还真的有可能重新站起来?

    想到这里,杨志想的更多的却是,身为杨家的子孙,还能不能重新恢复祖先的荣光,身为杨令公的后人,杨司锋已经做得不错了,可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杨志还是长房的子孙,怎么能屈居人后了。

    赵桓内心忐忑的跟着金兵们穿过街市,看到那些神色各异的百姓,此时竟然觉得有些亲切。

    终于到了一座不大的府第前,金兵还有些疑惑,他们似乎以前也在这里住过,不想现在居然成了宋国的官府了?

    可他们才只走到大门边上,就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宋兵带到别处去了。赵桓看了更觉诧异,这种待遇,可是他们被掳到金国才享有的,谁会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呢。

    然后,赵桓和秦桧被宋兵们带着继续往里面走。

    终于见到了赵楷,还有赵枢,旁边站着的,俨然是心事重重的杨司锋。

    皇家的兄弟们,肯定没有多少情谊的,毕竟,大家心里肯定都各怀着心思。可是,此刻兄弟三人互相对望着,心中竟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却又不知从哪里说起。

    久久的沉默无言!

    “大宋的文人都该死,我们不该再守着祖宗的陈法了,尤其是这些东西,若不是这些东西祸乱朝纲,我大宋何至于会有今天。”赵桓突然指着一边有些沾沾自喜的秦桧,愤愤不平地说道。

    其它人齐齐一愣,心想,赵大傻这是怎么的了?就算大宋确实有一帮文人太不象话,也不是所有的文人都得罪你了,你要恨不得他们全部去死啊。

    再说了,你自己的兄弟,他们不也算是文人么?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