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2章 大宋阁臣有七人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按杨司锋的设想,将恢复神宗时期的政务堂的平章事以及同平章事,也意即正副宰相的职位。

    这样听起来也象那么一回事一些,太宰少宰啥的,据说在秦朝的时候乃是由太监担任的,听起来也觉得怪难受的,相爷们都是正常的男人,怎么能用个太监的称呼呢?

    除此之外,杨司锋还希望恢复掌管度支、盐铁、户部的三司使,也相当于是计相,等于是分宰相的权了。

    再加上枢密使,枢密副使,御史中丞一共六个人,就算是组成了明朝的内阁了。

    其实,与其说这是内部会议,倒是更象是大宋最高层的六大常委了,因为这确实是代表了军方、政府、检察等各个方面的意见。这六人由各部部要员选出,并经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但自此之后,皇帝就不处理具体的事务了。而且就算是皇帝的什么想法,也要经过这六个人审议通过,算是通过一个小集体的方式,对皇权进行了分割。

    而且因为是集体负责制度,也避免了蔡京时一手遮天的局面。

    而且,杨司锋还提议,每一任的内阁阁员们,将只担任六年,可以连任一届,任期满了之后,可以加封太师太保等荣衔,而且要把这个写入大宋律,严禁任何如蔡京之流的因为恋栈这个位置,妄自修动这个律法的提议。敢于修改这个条例的,视同背叛大宋律,将直接取消刑不上士大夫的特定权力。

    这就让那些想赖在这个位置上不数下去的人制造了最大的束缚,除非他们造反,哪怕他们在军中有一众好友的支持,也改变不了这个决议,要不然,真以为大宋是他们一家的了?这样的话,就算大臣们没有意见,试问置老赵家于何地?

    还有就是,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每两年最多只能轮换两名阁员,这样的话,两年中有旧的阁员退下去,也有新的阁员升上来,至少有五个是上任的,保持了前后的延续性,也起到了以老带新的作用,还避免某些不负责任的士大夫们在卸任之前甩锅。这样一来的话,都是他们自己的锅,想甩也甩不了。

    “也不知道你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不过,仔细听的话,似乎还挺有道理。”张叔夜沉吟了半晌后,点点头道。“可是,老夫自然是希望大宋好的,当然支持你这个提议,可你知不知道,这真的是对皇权极大的限制了,按你这么说,皇帝也就真的只是个橡皮图章了。我可做不了主,我得问一下皇帝的意见。”

    老夫子虽然年纪不小了,可还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一想到这里,立即就拉起杨司锋:“走,咱们一块去和今上说说去,这主意是你出的,由你去解释更加说得清楚一些。你别想甩锅。”

    杨司锋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再说,对于明朝的这些历史,他又没有去深究,他只是知道,明朝好象入阁的都要加封大学士什么的,至于其它的,他也不是很清楚啊。

    而且,他更知道的是,明朝的皇帝其实对皇权抓得挺紧的,该如何用这个内阁从皇帝手中分权呢,看来,这还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到了,官家,你妹夫有话想和你说,你听他自己说吧。”杨司锋这一路上都在沉思之中,陡然听到张叔夜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

    当然,大家都算是一起吃过苦的人,在非正式的场合,关系也都比较随意,可能,这节奏就是杨司锋给带起来的。张叔夜初时还十分的不满意,这不是没有了尊卑之分了么。可他自己受到杨司锋的毒害太深,他自己也是现在也这样了。

    杨司锋一听这话就心里不高兴了,我和你商量事情,你就直接把我卖给当今皇帝了,要是他给我穿小鞋了怎么办?

    “哼哼,他要是敢给我穿小鞋的话,我就连他妹子都不要了,我带着我的女神去周游世界去了。”杨司锋暗哼道。

    还真别说,虽然他只是说说而己,但他这话还真的能吓住这两兄弟。

    曾经几十个兄弟姐妹,如今就只剩下他们六个了,所以,显得特别珍惜一些也正常。

    而在赵楷赵桓看来,杨司锋把人家女神都骗到手了,对自己一无文采二来长相也是不如何诗琴和郭秀的妹子,应该也是可以不在乎的。所以,生怕让妹子大着肚子就被男人抛弃了,所以这兄弟几个还真的生怕杨司锋就撒手走人了。

    赵楷还指望他带着自己攀登科技的自由王国,若是杨司锋走掉了,他找谁带路去?

    好吧,既然是老师要出卖自己,杨司锋硬着头皮也能扛了。于是,将自己方才和张叔夜说的,再加上自己半路上补充的,和盘的都和赵桓说了一遍。

    “朕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怕朕,或者朕的子孙们也如太上皇一般,虽然作为当今皇帝,朕是十分不情愿这样的。可朕也只是中人之资,势必有许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可至少朕还有自知之明,若是朕的子孙们,他们智力不如朕倒还罢了,若是还没有朕的自知之明,那咱大宋还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的。只要能保得了咱大宋能多几百年寿元,朕可以接受你们的提议。”赵桓苦笑着说。

    “官家这样想就做了,没事多陪陪宫妃,多造几个人啊,或者有钱了,全国各地去走走啊,多好。处理政事多烦心啊,反正那些士大夫们喜欢,就让他们处理好了。只要这江山还是姓赵的,你也乐得轻松不是。”杨司锋笑着说。

    “杨司锋,有没有一点规矩。”张叔夜一听杨司锋越说越远了,板着脸道。

    “相爷勿要见怪,反正这里也没有别人,再说了,我大宋之所以还有今天,不都多亏了几位么,妹夫会这样说,这说明他没有把我当作外人啊。”赵桓反而还劝慰张叔夜说。

    “罢了,就不当我多嘴,我以后不说了罢了,我当作没看到,你们自己记住,在朝堂上不要这样没规矩就好了。”张叔夜无可奈何的一摊手。

    “我刚刚才过来,没有听明白,妹夫,要不你再和我说说?”赵楷从侧门里走出来道。

    杨司锋只得将方才说过的,又说了一遍。

    “六个人是吧,你的意思是说,但凡国家大事,由这六个人决议,按少数服从多数是吧。”赵楷审慎的问道。

    “是这样的,”杨司锋点点头道。

    看来赵楷不愧是考中了第二名的高材生,一点他就通了。

    “可是,若是支持的各一半了,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皇帝又不能参与投票了。”赵楷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因此,本王有个提议,这件事情,虽然是以士大夫为主,可也不能不考虑皇室的意见吧,因此,我提议,由皇家的宗正寺也持有一票。当然了,如果大家的意见基本上一致,那自然少数服从多数了。如果各持一半的时候,由宗正寺投最后一票,你们看如何?”

    杨司锋明白了,所谓的宗正寺,不就是代表皇帝的意见么,这么看来,赵楷他还是想替他的的皇帝哥哥争取一些利益。

    但是,让赵家的子孙们接受让更多的士大夫们来参与分权,这已经是难得的胸怀了,就算是几百年的某些人,也未必有这个胸怀啊。比如那大明朝的皇帝,他们不都想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么。

    所以,虽然杨司锋仍有些不满意,但客观地来说,这已经是对双方都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了。

    “老师,我没有什么意见,你看呢。”杨司锋将球踢向了张叔夜。

    “既然官家和摄政王都没有什么意见,我能有什么好说的,反正你们一家子都说好了,我还是个外人呢,”张叔夜耍无赖的一摊手,“现在先不管那么多,咱们先把这七个人凑齐再说吧,你先告诉我,这七个人他们还在哪里呢?”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