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7章 赵三兄弟的婚事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暂居燕山府的小朝廷,虽然小是小了点,如今也算是麻雀,五脏俱全了。

    虽然各部官吏的数量,相比高峰的时期,只怕是一半都不到,在各部堂打卡上班的,包括那些吏员们在内,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己。

    可就算这么丁点人,为了能顺利的办公,大家都不得几个部门挤在一个院子里。所以,来办事的人们,经常跑错了部门也是常有的事情。

    虽然新的京城里,第一栋办公大楼,也即朝堂的政事堂已经落成了,可是,若是真让杨司锋张叔夜这帮人搬过去办公,其它的部门不能搬过去,他们也只是光杆司令啊。

    再说了,那边的住宅区还没有开工建筑,他们就算过去办公了,也没有地方住宿的,杨司锋年轻点,还可以搬个椅子就在公事里对付睡,可总不能让张叔夜老爷子也这样办吧。

    所以,大家现在就都只能仍在燕山府里办公了。

    按这个进度下去,在年前将所有的部堂都搬过去办公,甚至给赵桓这个皇帝先修个住的宅子起来,看来也不是什么事情。

    至于说要修建起象汴京那样浩大的皇宫,那个工程量可就大了,按杨司锋的想法就是,我先给你赵桓一家子修个能住的地方就行,就给你三五个院子,我看你怎么纳几千几百个妃子过来。

    都说女人嫁汉都是图着有个吃有个住的地方的,你连个房子都没有,哪怕你是皇帝,人家姑娘凭啥跟你过是吧。

    至于杨司锋走了之后,赵桓爱如何,那就不关他的事了。那时候他自己都四十多岁了,赵桓比他还大几岁,只要他有那么好的身体,他爱纳几个妃子都是他的事情。反正杨司锋在规划皇宫的时候,给他预留足够大的地方就是了,那什么海什么海的位置,都留给他赵桓将来修后宫去。

    可就算这个进度没有达到杨司锋的预期,仍让当初所有怀疑的人大跌了眼睛了,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建筑进度真的有这么快的。

    这个时候,水泥真的是派上了大的用场了。

    而座落在工地旁边的水泥厂,虽然一天到晚都是烟雾滚滚,可在许多不明就里的人的眼里,这里俨然就是非常神奇的存在了。

    关于如何修建皇城,杨司锋只是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图,反正总体上,在周长五里的皇城内,只管保持大的井字架构,其它各部门各按其工作相关性进行排布就是。至于那些建筑物到底如何去建,那就不关杨司锋的事情。

    可就算这样,皇宫的位置离运河还是有段距离的,将木材、石料和钢材还有煤炭什么的运进来,还要通过人力搬运三五里地,也是需要耗费了不少人力的。

    杨司锋记得好象自己学过运筹学的一段,谨慎的和胡铨说起:“记得哪位前人修建宫室的时候,人家是开挖运河,将运河直接修到工地上来了,然后,把挖出来的泥土做砖,这样几件事一次就做完了,你可以这样试试看。”

    “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杨司锋才一开口,胡铨就急急的打断了他说,“这是朝丁谓丁相爷的典故,我可能比你还清楚的,就不要你和我说了。”

    杨司锋再次遭到了鄙视,干脆就只有闭嘴了。

    虽然各个部堂的公事房都还没有落成,但抽空来看过了之后的张叔夜觉得很满意,走的时候,他甚至还指了指正在打开窗户,让那石灰味道挥发的政事堂对胡铨说:“咱们以后住的地方也按这样做就好了。”

    “相爷放心吧,所有人的住宅都会这样修,相爷不要担心。”胡铨得意地说道。

    虽然钢材在大宋仍然是奢侈品,但当宋江派了一支扬州的炼钢厂的技工,在新京城附近也修建起一座钢铁厂之后,如今的钢铁,已经比以前便宜了一倍不止。

    虽然还不能在民间大量应用,但却已经普遍的在这些朝廷大员们的公事房和住宅里开展应用了。

    所以,有了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现在的房子,房门和窗子比以前更阔,也更通亮了。而且,极少量用了钢筋混凝土铺就的楼面,也能有更大的作用了。

    所以,现在的房子,大白天里,只要打开窗户,完全不要点什么蜡烛,房间里都能看得清楚了。不象以前,小小的木窗户里虽然能透进一些光线进来,可若是在屋子靠里一些的地方,那真的是连书上的字都看不清楚了。尤其是象张叔夜年纪大了的人,视力有些下降了,自然更加在乎这个了。

    而且,房间里的墙壁上,都用水泥掺砂子抹了一遍,抹平了之后又抹了一遍石灰,所以,一走进屋子里,就能感觉到明晃晃的,相比以前阴暗的房子一比,立即就会觉得心情开朗多了。

    杨司锋听了只是暗笑,这还只是抹了层石灰粉呢,要是再抹上一层双飞粉或者更过份一点,或者贴上一层瓷砖试试,还不让这些人亮瞎了眼睛啊。

    可惜的是,现在要抓紧时间搞民生,没有精力搞那些了,要是他去搞那些奢侈的物品,指定又要被人说他这是投机取巧了。

    从宗泽家里出来之后,杨司锋没有马上回家,却是顺道进了隔壁张叔夜的家,把方才和宗泽说过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张叔夜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一听杨司锋的话,立即又振奋起来了,“还有一点,比如那些愿意接受朝廷的官职的,可以让他们的子侄来太学里就读,到时候封给他们一个闲散的官员,或者干脆让他们的子侄们接他们的班,以你杨司锋的能力,老夫就不信,不能把这些学生们洗得和宋人一个样,到那时候,把他们的子侄们派过去接他们的官位,那时候,就不是他们说的算的土官了,那就是朝廷派过去的流官了。这样一来的话,咱们也不要太急,花上两三代的时间,咱们不是悄无声息的就让这里真正的成为了大宋的地盘了么?”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杨司锋不得不佩服张叔夜的主意。看来,自己真的要把丁大力叫过来说道说道了。

    看到张叔夜已经开始打哈欠了,杨司锋赶快告罪了声,回了自己的家里。

    家里还有三位大姐在盯着呢,若是他回家晚的话,又要准备许多的说辞去解释了。虽然他从来不和哪个姑娘不清不楚的,可是她们几个非要这样怀疑,他还不得不准备点说辞去说服人家。

    可他没想到的是,象他这么洁身自好的好小伙子,还是有小姑娘找上门来了。

    他从宗泽家里出来的第三天,还是大晌午呢,只见过一面的宗秀清,也即宗泽的孙女儿就找上门来了。

    当一见到这个漂亮的女子,郭秀虽然不说话,脸色当即就变了,李清照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杨司锋,看他如何解释。

    “秀清姑娘,你怎么来了,”杨司锋一脸尴尬地问道。

    “你不要多想,放心吧,本姑娘才看不上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清儿轻哼了一声道,李清照的脸色立即就舒服了起来。

    宗秀清也不管杨司锋的脸青一块紫一块的,接着说道:“我听说你在替官家和他的两个兄弟们说媒?”

    “是啊,莫非清儿姑娘真有此意?”杨司锋吃惊地问道。

    她的爷爷不是帮她拒绝了么?难道说女儿的心连她爷爷都不知道?

    “瞎想什么呢,我是说我有个好姐妹,我已经写信让她过来了,若是你觉得合适的话,咱们撮合撮合他们两个?”

    “行啊,这事情我觉得可以安排。”杨司锋连连点头道,“可是先说好了啊,咱们只负责从中间联线,咱杨司锋一向是主张自由恋爱的,绝对不主张那啥盲婚哑嫁,他们两个要是看不对眼,可就不关我的事了。”

    “你瞎想什么呢,我那姐妹也是眼高于顶的人呢,她看不看得上那皇帝家的儿子还另说呢,总之,这事就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说罢,正眼也不瞧一眼杨司锋,径直走了。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