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9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这样子了。

    虽然没有人介绍,可杨司锋一脸就能看出来了,这个姑娘应该就是宗秀清所说的苏轼的孙女儿无疑了。

    也只有苏家这样的家族,才能培养出这样娴静而温婉的女子出来。

    也不知道赵桓是怎么看的,反正杨司锋是觉得,这个温婉和善,庸容大方的女子,太适合坐在皇后这个位置上了。虽然她现在还只是个姑娘,可是,已经能看出些许的母仪天下的光彩出来,那可真的不是那些唱了几首歌的演员们可以比的。

    “还不行,你还得回答人家,你刚才说啥,有花堪折直须折,你是不是早就打咱们李姐姐的主意了,所以,就把人家折回家来了,你就不怕世人说么?”宗秀清似乎颇有不放过杨司锋的意思,继续问道。

    杨司锋眉头一皱,心道,这姑娘怎么这样不长心眼,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这种事情就算知道也不要说啊,说了出来可是会让李清照难堪的。

    果然,眼角余光就瞥见李清照的脸色不自然起来。

    想了想,语气坚定地说:“小丫头不知道不要乱猜,我和李清照在一起,不过是互相仰慕而己,而且,清照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别人不知道珍惜,那是别人有眼不识金镶玉,但我杨司锋遇到了,又怎会错失如此好的女子。你们但管放心了,这个姑娘现在是我家的,谁都别想打主意了。”

    人家李清照在扬州的时候,都公开宣称她是杨司锋的女人了,杨司锋都还没有在公开场合下宣称这事呢,想起来,杨司锋觉得自己总不能一个男人的担当还不如人家一个女人的。

    至于家里一正妻几平妻的事情,大家都不提,只要一家子都和和美美的,这是事么?

    李清照的脸色果然好了一点,这也算是杨司锋的公开表白了,以后李清照就可以公然的打着杨司锋的屋里人露面了。心中对杨司锋这个时候站出来帮自己说话,李清照也是心神大定,这个小男人,总归不亏了自己厚颜跟着他了。

    可是,这个时候杨司锋却是必须要闪了,再不闪人的话,天知道宗秀清还有张丽这几个女子又会出什么妖娥子来的。今天他可不是主角,主角正在那里四处游走呢。

    话说这种场合才是让赵枢最为游刃有余的地方,他的两个哥哥都还有些拘谨呢,可他已经和几位姑娘打过招呼了。这家伙也太为过份,他虽然没有正妃,可好歹有个清儿姑娘用着呢,就一点都不考虑一下两位哥哥还单着么?

    似乎有的姑娘已经认出了赵枢来了,毕竟,在曾经的汴京交流圈中,赵枢也算是另外一个圈子中的纨绔人物了,说不定,这里哪位姑娘和赵枢以前还有过故事也不一定。

    不过,这些姑娘显然不象宗秀清那样没有脑子,所以,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装作不认识的然后大家继续闲扯。

    可是,从赵枢的身份,再看看赵枢和赵桓赵楷几个人的互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姑娘们的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毕竟,就算是个小朝廷的皇帝,赵桓他也是个皇帝来的,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母,这对许多姑娘们来说,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姑娘们大着胆子,表现得更加热情起来,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搔首弄姿的地步。

    可是,若是论起这些的话,她们怎么比得上那些青楼女子?所以,此时姑娘们的表现,真的是可以用不伦不类来形容。

    杨司锋真的是看不下去了,再看下去他自己都会吐了。好在,那位疑似是苏家的姑娘,一直表现得淡淡的表情,让杨司锋不由好感顿生。毕竟,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是那么无脑的,一听说有什么在金主或者大明星来了,就一窝蜂全拥了上去了,也不看看人家会不会拿正眼瞧人家。

    可是,拿正眼瞧人家的许多屌丝男们,她们却根本对人家不屑一顾。唉,哪怕是在这个时代,许多事情一样的是那么残酷。

    可是,杨司锋已经帮忙帮到这一步了,赵桓赵楷两兄弟能不能找到他们心仪的对象,可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他只是他们的妹夫而己,又不是他们的别的什么人,都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该如何打动姑娘们的心,就看他们的本事,这些事情,杨司锋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了了。

    所以,杨司锋说完这些话,真的就遁了。

    一来不想在这里继续打酱油,然后打扰别人相亲相爱的,其次就是,宗良已经从梁山回来了,他都顾不上休息就要来见自己,杨司锋当然不能怠慢人家。

    这会还让这小子一个人在书房喝茶呢,可不能让人家坐久了,人家从梁山回来都还没有顾得上回家呢。

    “是不是当了相公了,都摆起架子来了?害我等那么久,快说说吧,你叫人家过来,到底有什么事情。”杨司锋才一进书房,宗良就嚷嚷开了。

    “这事可不能怪我,”杨司锋一脸苦色道,“等你到家后,问过你家小妹就知道了,这可也是大事,让你久等了,怎么样,现在梁山还好吧。”

    虽然陆续有其它州府的税赋解送来到京中,可是最初的时候,燕京的开销都只是凭靠济宁和扬州数地在支撑的,以几个州县的财税负担整个朝堂的运转,其负担有多重可想而知。

    “话说你开始说要在这里建都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可谁叫咱们是兄弟呢,所以,就算是个坑,我也只能往里跳了。那时候是真的把梁山的每一粒余粮都搜刮来了。不过现在还好,马上就要进入夏收了,放心吧,梁山的老底子足,饿不着人的。”宗良摇头道。

    “那就好,那就好,”杨司点松了口气。若是真因为自己的任性饿死人了,那就真的罪莫大焉。

    虽然梁山和扬州作为他曾经执政过的地方,对他的支持那真的是不遗余力的,但若因此这样便让当地的老百姓们过不下去的话,就算人家不说,他也会不安的。

    “你才刚到吧?先不急,先回家看看老爷子,反正你的活不是这一时半会儿能说得清的。朝廷打算重设三司使,你也知道的,这活儿看着好,可也是个极辛苦的活儿,所以,我就想到了你来。”

    “这个好啊,大宋的财神爷来的,有没有想好,给我派个什么样的活么?”宗良一脸兴奋地说道。

    “我的意思,是让你主管铸币司,你自己的意思?”

    “铸币司?以前没有听过啊。”宗良疑惑地摇摇头。

    “所以这事说来就话长了,具体如何做,还真的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才行,”杨司锋缓缓的将自己的思路说了出来。

    宗良也是饶有兴趣的样子,一时间居然忘记了劳累奔波了。

    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二人仍投入其中。

    不知什么时候,书房里还多了个人,二人都不知道。

    当看到赵桓那张有些落寞的脸时,宗良还吓了一跳,半晌才回过神来道:“官家…”

    “罢了,朕今天是便服出行,就不要行礼了,”赵桓烦躁的摆摆手。“

    “咋的了官家,怎么不高兴的样子,有没有遇到你心仪的女子?”杨司锋玩味的望着他。

    “有,当然有,”赵桓艰难地点点头,“我有故事,你的酒呢,快把你的酒拿来。”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