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5章 大宋民间真没钱?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这样一来的话,未来的大宋的官员们的收入,将会在银行的监控下,变得无所遁形起来。

    一旦某个官员拥有巨额的无法说明来历的财产,那么肯定的,他们就有问题了。

    适时的,杨司锋还会说动赵桓,让他推行官员财产公开的制度,虽然可行性不大,可万一赵桓脑洞大开答应了呢,想想这种美事,杨司锋就暗暗的乐。

    可是,现在还不能这么说出去了,一旦说出去了,官员们肯定不会答应把他们的收入放在银行里发放了,这样的话,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啊。

    “行,就这么干了,朝廷的官吏们,再加上禁军的数量,好歹也有几十万人在京中了吧,他们若是连朝廷的银行都不信了的话,他们干脆就不要当大宋的官了,”张叔夜十分霸气地说道。

    突然他又想到一个问题道:“若是禁军将士的军饷也由银行来发放,那是不是说,那些狗将领们,将再也没有机会喝兵血了。”

    “是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杨司锋赞许的点点头。

    果然是个老狐狸,真的是能举一反三啊。

    杨司锋可不敢和他们把官员们的财务公开的事给说出来,这样真的会大乱的,但是,对于银行的其它操作,他还是做了简单的介绍。

    当然,只是针对这个时代的钱庄业务而言了,比如买卖基金,或者再忽悠一些储户买一些不保值的基金保险什么的活,暂时就用不上了,再说,如果这样做的话,杨司锋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啊。

    许多储户们都不是专业的人士,哪怕是受了教育的人都会被骗呢,更何况,这个时代更多的人都不识字,他们的存根,估计还只能按手印了,怎么能和人家玩那么高难度的骗术呢是吧,这样会把人家吓跑的。

    当然,名义上说这是集体的决定了,可事实上,还是得杨司锋来落实执行的。张叔夜放出话来了,这些天不要杨司锋去坐班了,把银行的事情办好了就行,而且,就只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看到燕山的第一家银行上市。

    至于铸币厂的事,有宗良盯着,老叔夜也觉得很放心了。当然,事情是这些人干的,但功劳一定是张叔夜领导下的政事堂办好的,这没有什么惊奇的。

    毕竟是水压的冲床,而且还是第一次这么操作,所以,成果当然称不是完美,他们这样冲出来的银元,只有一半的合格品,其它的,不是冲缺冲歪了,就是重量或是尺寸不符规格,那就只能回炉重铸了。

    可就算这样的银元,也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精元的钱币了,至少三年内是没有办法仿造的,这一点杨司锋有信心。

    至于三年后,杨司锋也给这些工人们下达了命令,一定要弄出更精确的模具和冲床出来,要不然,他打不死这些工人们。

    到那时候,他还计划将所有的银元收回来重铸,所以,就算那时候有人学会了,他们铸出来的钱也发现已经不合时宜了,到时候亏不死他们。

    试想想,当靖康三年的银元面市,而靖康元年的银元停止流通的时候,那些造假者会将是怎样的心情。再说了,造假的利润根本不高,除非他们缺心眼了,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搞。

    没办法,张叔夜不仅是自己的上司,还是自己的老师,所以,杨司锋就算觉得苦,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杨司锋还得马不停蹄的才行:招募人员,培训人员,寻找商铺,简单的装修,还得广告铺垫。

    二十天,仅仅二十天,新的银行就算落成了,明天就要正式营业了,新式的十万枚银元已经进到了后院当中,可到底有多少人买账,大家心里没有底儿。

    “大宋第一银行”几个簇字大字挂上大门的时候,许多过路的人停下来观望,他们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自然有银行的伙计们上去讲解了。

    可是一听说要把他们的钱交给银行保管,许多人立即摇摇头走了。

    “大人,怎么办?”当四面八方充当解说员的店伙计们将消息汇笼到杨司锋这里的时候,众伙计们齐齐问道。

    话说,身为一群只是识得几个字认识一些数的准读书人,他们被招募进银行当伙计的,他们还很开心的。

    不只是薪水比普通人高了两三成不说,而且还能穿着极为体面的衣服,成天和有身份的人打交道,这就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还有的是,他们可不比干其它的活的人那样,当兵的有危险,种地的累,做生意的要操心。而象他们的活,只要认真负责,就能旱涝保收,试问天底下还去哪里找这么好的活去?

    可是,一听到大家都不怎么买他们的账,大家一时都慌了神了。

    “不管了,你们还是按以前的去做吧,其它的,咱们顺其自然就好。”杨司锋打起精神道。

    杨司锋算是想要推行一个新鲜的事物是多少难的了,想要让大宋的人接受银行,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还好这还是在比较开明的宋朝,至少朝廷方面是支持的了,若是在别的朝代,起码朝廷就不会同意他们这么干的。

    众伙计们看到杨司锋的底气也不足的样子,不由更加灰心了。

    可是,他们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了,一旦银行真的开不下去,他们去哪里找工作去?

    然而他们想多了,银行可是国策,不可能开不下去的,就算把他们当人才培养,杨司锋也会把银行开下去的,不只是作为政绩工程,而是为了推行银元的需要。

    就算百姓们不买账,至少每个月给军人和官员人发放俸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业务啊。这可不比后世的银行划账一样简单,户部通过这种办法发薪俸,那是得收取人工费的,就凭这笔收入,也足够发这些人的工钱的。

    所以,就算大家心情复杂,银行还是在次日清早,在放了一大串的鞭炮之后,在张叔夜亲自剪彩之后,正式营业了。

    宽敞明亮的大厅的里侧,一排铁窗户的后面,十个身着整齐的制服的银行职员们也是一脸的忐忑。人家的钱庄都只两三个伙计的样子,还经常没有业务,他们这一家伙就上了十个人当接待,而且到下午的时候还有另外一班人来轮班,有那么多的顾客上门么?

    当然,八小时是没有错的,可为了训练更多的人上手,现在杨司锋只让他们上半个班,另外半个班的时间,让轮换下来的人组织学习。

    这还是第一家,那当然有许多的问题发生,许多问题杨司锋自己也不知道啊,真的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结果正如他们担心的这样,虽然门外观望打听的人是不少,但就算是进入营业大厅的人不多。

    所以,一整天下来,除了几个外地来的商人,看模样还有点象是北方的胡人,掏出一把乱糟糟的铜钱换了几个银元之外,十个人,居然没有完成别的生意。

    可就算是这几个商人,换走了总共不到一百个银元,他们的解释也让人啼笑皆非。

    “带铜钱也太麻烦了,才几个钱的事,就带着那么一大堆,烦都烦死,这个银元好,一个能当一百个用,省了不少事了。”

    可是有人立即就反问他们:“轻是轻了不少,可若是别人不收你的银钱,你的铜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你们傻不傻啊?”外地客商满不在乎地说,“就算这种银元只有一半的银子,至少能值一半的钱吧,怎么会打水漂呢。再说了,这钱印得这么精美,就算没有人要,老子把它用作存钱的方法,岂不是少用许多仓库了?你们不要没关系,老子今天是带的铜钱少了,明天再让家仆运几担铜钱来换,实在不行,拿来送人或者给娃娃们当玩具也不错啊。”

    这话让杨司锋听了之后,真的不知是笑还是哭的好。

    所以,到晚上收工了之后,看到只换走了百来个银元,账本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形之后,杨司锋也疑惑道:“大宋不是挺富裕的么,难道民间真的没有钱了吗?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