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3章 韩世忠送来消息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司锋自己都说过了,他是怕死的。

    笑话,这个世界上,除了极少数不把自己的命当作回事,更不把别人的命当作命的冷血动物之外,有几个人不怕死。

    就算是英雄们,他们英勇赴死的时候,他们也肯定是怕死的。只不过,在生死于大义面前,他们选择了大义和尊严而己。

    相比之下,杨司锋觉得自己连英雄都不是,当然就更怕死了。

    若是他作为大宋朝廷的代表,接受接收伪楚的政权,万一人群中那些不明真相的伪楚军民暗中给他一箭,或者那些女真人的卧底暗中给他砍上一刀,或者根本就是大宋朝廷的某个欲置他于死地的人派人对他拦路恐吓一番。

    他的仇人可多了去了,虽然他没有主观的去得罪谁,但这个世界,想让杨司锋去死的人,应该会有很多很多的。

    他还这么年轻,他还有一大堆的妻妾儿女等待着他去关心爱抚,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岂不都便宜了隔壁老王了?

    伪楚的政权虽然是非法的政权,可是,人家现在想要回归朝廷的怀抱,再怎么着,也得需要一位相爷级别的出面接受,才会显得朝廷的诚意的。

    如今的朝堂上,够得上相爷级别的,只有张叔夜和宗泽、赵楷三个人。杨司锋只是个试用的相爷,算他半个,赵鼎虽然是未来的相爷,也只能算是半个。

    至于其它的相爷级别的人,也有不少,比如已经淡出江湖的蔡京、李邦彦等人尚在世,就算蔡京老了,李邦彦却仍年轻。可是,赵桓若真的启用李邦彦作为代表受降的话,这不只是让已经被打入冷宫的李邦彦等人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这更是恶心自己。

    赵楷不只是朝堂的宰相,还是赵氏不多的皇子之一,自然不能以身犯险,张叔夜和宗巴年纪都有些大了,再说,朝廷当中也需要他们两个押阵。

    如此看来,就只好让杨司锋这个还在试用期的相爷去代表了。至于赵鼎,张叔夜可是清楚得好,赵鼎这人就是太方正了,没有杨司锋那么多阴谋诡计,所以,这事还真的只好是杨司锋了。

    “你别不识好歹,这可是难得的功劳。”张叔夜没好气的指着杨司锋道,“此事虽然有些危险,但历来富贵都只有险中求,想想咱们的官家你的老丈人,他的前半生何等的富贵,现在就有何等的辛酸,为了你自己的前途,也为了我大宋,你必须去走这一趟了。”

    张叔夜说得也对,杨司锋若是真的受降成功的话,如果他野心不大的话,只要他不犯下大错误,那是真的可以躺在这个功劳簿上坐吃等死了,也一定会被记录上大宋朝的功劳簿上的。

    “老师,你不要说了,就算你不说,我也会去的,”总不能让老师这么一大年纪了,再去奔波劳累吧。再说了,老师和两位师母一年多没有见面,估计有许多的悄悄话要说的,瞧张老师这气天的神色都不佳。杨司锋是真的有点担心啊,这么大年纪了,他到底吃不吃得消,尤其是小师母那越来越水灵的样子,他是真的为老师担心了。

    “说实在话,张邦昌此次的举动,让老夫也有些始料未及,”张叔夜摇摇头道,“我们都还没有把燕云这八州消化下来呢,还把触角伸到长城以北,要说女真人不防着我们,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就算我们将脖子缩起来,甚至跪起来求饶,他们就会放过我们么?”

    “一代人做一代事,我们这一代人,努力了就行了,不要把我们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丢给下一代啊,那是无能的表现。如果把这些难事都处理好了,我们的下一代自然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你放心的去吧,朝中的这些文臣武将,你看中了谁的,都让你带去行不行?既然我们迟早会要和金国在拳脚上见个真章,老夫也真的想看看,咱们大宋如今的禁军,再加上咱们的新式武器,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张叔夜也是跃跃欲试道。

    看来,张叔夜真的是忘记了他当初被金兵赶着走的那段屈辱的日子了。他们这才过了几天安生的日子啊,禁军的兵力如今也是不够,调过来的十万西军都还没有全部换装呢,他就在想着要和金国怼了。看来,张叔夜对他的两个弟子,对杨司锋和岳飞两个,真的是盲目的信任啊。

    张叔夜这样想也未尝没有道理,再先进的武器,若是不去试一下它的威力,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呢,就算最终的结果并没有那么好,至少也能让自己知道改进的方向不是?

    “行了老师,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准备去。”杨司锋赶快点头道。

    瞧吕好问和张从林这么急着赶路的样子,留给杨司锋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三四天的样子,估计四天后那边就要收拾好了,那时候,他们就真的要派人过去接收了。

    大宋的禁军,以后将不只正面的直面女兵的骑兵,虽然这样一来,也能拥有一半的长城了,可是,让本来就不多的禁军负责更大范围内的防卫工作,大宋真的准备好了么?

    不管了,这些事情就交给岳飞和史文恭去头疼了,还有一个同样奸许的刘光世,杨司锋在行军方面根本就是外行,所以,他就不操这份心了。

    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司锋,抱怨也没有什么用了,接下来,他就得筹备随行的人员了。

    可是,把岳飞从前线叫回来之后,在带哪支军队去接收和整编伪楚军队的事情上,杨司锋又犯起了难。

    如果是按原来的轨迹,岳飞虽然是武人出身,他不但不会和武松、史进这些人有任何交集,而有正板正经的岳飞,一定会嫌弃这些人的。

    可是,岳飞在梁山的时候,他那时候还是白身,武松等人不但没有看轻他,还把他当作武人的骄傲,这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这时候,岳飞就算不太喜欢他们的某些习性,更多的当然是以好兄弟的角度去劝导,而不是象陌生人那样嫌弃人家了。

    而且,当大家彼此理解了之后,这几个俨然成了岳飞手下有力的将领,倒是岳飞的那小,比如王贵、张宪、牛皋等人,甚至还只能屈居在武松等人的手下。

    所以,让这些人任何一个跟着杨司锋去北方,岳飞都有些不愿意,毕竟,如今拱卫北京城也是重要的任务,本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再把他的兵力抽走,这不是让他更加为难么。

    可是,杨司锋不只是他的贵人,还是他的师兄或者师弟——论年纪他那当然是师兄,可是论入门先后,他却是师弟,所以,他们决定不论谁是兄谁是弟了——所以,身为好兄弟,他也不可能让杨司锋没有一点称手的力量就去北方冒险的。

    反复权衡之下,岳飞决定让徐宁负责为主将,众兄弟当中武功最高的鲁智深作为副将,对付那些北方高大的汉子,就得鲁智深这样的粗糙汉子才有威慑力。

    时过一年,鲁智深已经蓄起了头发来了,除了还能看到粗壮的身体,已经看不出他以前做过和尚的影子了,而且,茂德帝姬已经给他生下了一个宝贝儿子,这家伙真的是修心改性,真的变得斯文和干净起来了。

    而且,也没有以前那么鲁莽了,岳飞觉得,这一对搭配,应该能保护得了杨司锋的周全了。因为,除了鲁智深之外,武功更高的就只有史文恭了,可是史文恭不只是他学武的师兄,还和他一样是建节的元帅,总不能真的派个元帅过去吧,那也太把伪楚当作回事了。

    可杨司锋的想法却不一样。

    徐宁和鲁智深这两个人他自然是乐意带过去,但带兵的主将,他更属意的还是刘光世。

    其实他的想法是,趁这个机会,把刘光世和西军进行剥离,西军将士虽然也认种彦崇,但真正的军权却掌握在刘光世的手中。

    如今,借这个机会把他调走,也带走一部分的西军,利用整编伪楚军队的机会,对两支都不那么纯洁的队伍进行掺沙了,再用部分梁山军出来的老兵士们充当基层军官,杨司锋就是想这样对西军进行彻底的改造。

    西军的勇气和战斗力肯定是有的,而且,他们有过和西夏军作战的经验,其它的禁军可能会怕金兵,他们可不会害怕。

    伪楚的军队,嘿嘿,伪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的,所以,就是要让这些西军充当稔鱼的作用,说不定还能激起西军的荣誉感,还可以让他们充当教练和低层军官训练伪楚军队,让他们多一份责任感和荣誉感,杨司锋就不信,他不能弄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来,更何况,队伍还有几百名作为骨干的老梁山的军队呢,那可是他的嫡系,就算他不在军中了,那些士兵们的心里,还记着他的教诲呢。

    而且,把刘光世调走,那可不是就这么调走的,杨司锋还请令,给刘光世升了半级,他也算是副帅的身份了,只比岳飞他们低了半级,也比种师中低了半级,但不能升为副帅了,这样老种可能又有意见了。

    所以,又升官,又有机会去立下更大的功勋的事情,刘光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就在杨司锋一边挑兵选将的时候,忽然有士兵送来了急信。

    杨司锋拆开信后,立即一脸的铁青,心中暗道:“韩世忠啊,韩世忠,你可真的不嫌事大,若是皇帝有半分差池,我们和你没完。”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