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7章 愿为大宋守边疆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赵佶立即沉寂下来。

    还神色古怪的瞥了杨司锋几眼,几次欲言又止,还是没有鼓起勇气说出不来。

    “老丈人,我不知道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就算是有,据小婿猜测,也是几代人的事情了,可这样对呼延家真的好么,”杨司锋瞥了赵佶一眼,鼓起勇气说道,“再说了,呼延家对我大宋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若是他们真犯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怕他们也早被大宋律处罚了。可他们既然没有受到大宋律的处罚,想必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老丈人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赵佶张张嘴,话到嘴边,还是忍住没有说。

    “这里,在大唐的时候,曾经是我华国的黑水都督府,只不过,我辈子孙无能啊,没能守住这片土地,让女真人在这里繁衍开来,还成为了我大宋的祸患,给我大宋带来了无尽的耻辱,就是因为我华夏没有有效的管理这里啊,若是有人看管这里的野人,何止让他们有发展壮大的机会。”杨司锋痛心疾首地说道,“这里本来就不是大宋的地方,就给呼延家一个顺水人情,给他们一块休养生息的地方,让他们发下毒誓,世世代替大宋牧守边疆,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好吧,你说得也对,都过去几十年的事情了,朕也确实不该耿耿于怀了,”赵佶艰难地说道。“说起来,也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只不过,,呼延家的做得也太过份,太让我老赵家脸上无光了,可是,都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确实没必要耿耿于怀了。”

    赵佶脸色尴尬的,将几十年前的一件秘辛,简单的告诉了杨司锋。

    赵佶的父亲,也就是神宗皇帝,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少年,当然,或许正是有这样一位父亲,才有了更加风流的赵佶皇帝了。

    这位皇帝和赵佶不一样,他因为是英宗皇帝的长子,所以早早的就被册立为了皇太子。

    按理说,身为皇太子,绝对不缺少美丽的女子的,可是,这位皇太子对别的女子都没有兴趣,却对呼延家的一个女子,也就是呼延庆的姑姑情有独衷。

    呼延家作为武将,自然满口答应了皇家的追家,这可是让他们家永葆荣华的上上之先,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当皇家大张旗鼓的准备去迎娶呼延家的姑娘的时候,刚刚从外地回来的呼延家的姑娘不但矢口否认了婚事,还和一个穷小子双双私奔。

    老赵家顿觉颜面扫地,可是,呼延家的态度十分的诚恳,他们又不好真拿人家治罪,可是,老赵家心里的这个梗算是结下了。

    又且,赵佶他娘,因为神宗皇帝总是对以前的事情耿耿于怀,想当然的把呼延家的姑娘当作了自己的情敌,不免经常在赵佶兄弟面前说呼延家的不是,如此背景下,赵佶两兄弟当然就更加对呼延家没有什么好感。

    “原来是这样,”杨司锋长吁了一口气,不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争风吃醋的小事么,可耻的是老赵家居然记了人家呼延家三代的仇。

    他还听李清照说起过,神宗皇帝的时期,因为有五个书生将此事写成了评书,在众书生当中当作笑谈,一向不因言获罪的大宋朝,据说都因此大肆搜捕知情人员,还有许多书生无故失踪,当时甚至还导致了汴京太学生的极力反对。

    可是,在老赵家蛮横的压制之下,这件事情算是瞒了下来,李清照若不是有心,都不会知道这些破事儿。可是就算这样,老赵家曾经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真的以为世人就不知道了么?

    试问不就是你自己下三档的那些个破事了,就对人家呼延家的如此压制,你老赵家真的挺无耻啊。

    杨司锋对老赵家不多的好感,似乎又减少了几分。

    瞧着赵佶患得患失地样子,忍住自己的不屑说道:“反正不管官家是不是答应,人家呼延家已经搬到这里来了,你们老赵家是皇帝,人家惹你们不起,人家还躲你们不起么。让你钦封一下,只不过让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罢了。你封人家一下,人家继续认作自己是大宋的子民,就算你不封人家,人家自己在这里封个土皇帝,我想,大宋也拿人家没什么办法吧。”

    这话虽然有些无礼了,可若不是因为他是赵巧云的父亲的话,只怕更无礼的话杨司锋都会说出来了,因为,他觉得老赵家的人也太龌龊些了,你们自己的破事没有管好,你们家是皇帝,人家就一定要嫁给你么,也太自恋了些,相比之下,人家呼延家多么的无辜?都这么多年了,你们还对人家耿耿于怀,做人还要不要脸。如果可以的话,杨司锋真的不想认识他们。

    “司锋,不要说了,朕答应你就是了,”赵佶抬起头来,真诚地说道,“虽然说为尊者讳,可是,有的事情总是需要面对的,如果我们继续耿耿于怀,害的也是我们自己,呼延家若是真的有功劳,朕就算钦赐他们一个异姓王,反正又不是在大宋本土,想必也不是什么问题,怕只怕,我那些个儿子,他们未必会认啊。”

    “只要你封了,管他们认不认啊,他们难道还能否决你的决定不成?”杨司锋撇撇嘴道。“再说了,小婿这次之所以能成功的把老丈人救出来,呼延家可是立下大功了,没有他们在后方的支援,小婿哪敢走这么远的路去救你啊。”

    船只继续南下,眼看前方就是大海了,视野里突然看到几艘大船,挂满风帆,正迎面驶来。

    “莫不是那该死的金兵又追了上来?”赵佶大惊失色道。

    “他们可能有这个想法,不过,等他们学会开船,应该还要几十年,”杨司锋冷笑说,“官家不要担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应该是我们自己的船队。”

    船只又靠近了一些,果然看到了呼延庆那张又沧霜了一些脸。

    两条船交错之际的时候,呼延庆眼明脚快的跳了过来,径直向杨司锋走来。

    杨司锋赶快闪到了一边,努努嘴道:“官家在此,还不快快过来见礼。”

    “臣呼延庆,叩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延庆诚惶诚恐地行礼道。

    “朕也不要万岁了,能活到七十岁,朕就心满意足了,”赵佶点点头道,“呼延卿家,这一趟辛苦你了,我听司锋说了你的事,你放心,你做的事,朕都记在心里了。”

    “这都是为臣应该做的,”呼延庆紧张地答道。

    “呼延卿家,有的事情,你不说我不说,大家心知肚明了也好,我听司锋说,你呼延家有意在此地经营,朕现在问你本人的意愿,你愿意代我大宋在此牧守边疆,拱卫我大宋的边防么?”

    呼延庆愕然地望着赵佶,又偷偷的瞄了杨司锋一眼。

    看到杨司锋狠狠点了点头,呼延庆再次拜倒在赵佶面前道:“大官家不计前嫌,如此器重我呼延家,呼延庆在此发下毒誓,但教我呼延家的有一口气在,定要永世替大宋守卫边疆,绝不叫寇贼南下一步。”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