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73章 杨司锋的新烦恼

作者:本色农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司锋突然间明白过来了,虽然自己现在的小日子看起来风光潇洒的,可若是不早做准备的话,只怕就会埋下深重的隐患。

    还好,这时候还早,他还有大把的时间来未雨绸缪,以免酿成某些悲剧的发生。

    自己一不小心就有了这么多的妻妾,按他们现在的造人趋势,以及他和妻妾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将来他还将拥有许多的孩子,不说多了,十几个妻妾,生下一百多个孩子,自己现在还只有三十几岁,就算只生到五十几岁,对夫人们来说,都是一个很轻松的任务。

    可若是一不小心的话,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就提前预防的话,就真的有可能发生表亲之间结亲的事情。

    虽然宋代人对于姑表或姨表之间结亲并不排斥,但是,作为后来者的杨司锋,又怎么不知道这么大的害处呢。如果他还能无动于衷地坐视着这种悲剧在自己眼前发生的话,那他超于当代人们的那几百年的见识,那可是真的喂狗了。

    自己本来就是中人之资,若是后代们再近亲开亲的话,那么几代之后,自己的后代们都成了傻瓜了的话,那时候,只怕自己在天之灵,也是不会冥目的吧。

    听到杨司锋这么说,赵楷不再纠结杨司锋这么小的儿子就会追求他家女儿的事,反而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你家大儿子可以娶我家大丫,你家二儿子却不能娶我家二丫呢。”

    “楚儿和大丫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庆儿和二丫却是嫡亲的姑表关系,这怎么可以开亲呢,”杨司锋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没什么吧,姐表或姨表开亲,亲上加亲,许多人家都这样的呢。”赵楷疑惑的问道。

    “可是,他们生下的后代呢?可能偶尔会有一两个天才,但是近亲结婚,一定会多数人都是非傻即残的,我可不想让我的孙子一代出现这样的情况,”杨司锋的表情,严肃得可怕。

    赵楷露出愕然的表情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但是,赵楷作为一个钻研理学的士子,凡事讲究的是证据,他静下来想了一下之后,还真的在自己身边找到了几对证据,似乎还真的对得上来。

    二丫还在委屈的哭泣,赵楷将女儿抱起来,哄着她道:“二丫乖,咱们还小,不嫁杨家的小子,就算要嫁,也不要嫁给杨庆,那是你哥哥,你知道么?”

    哄住了二丫,这回杨庆又哭了起来了。这让杨司锋觉得太没有面子了,不就是一个媳妇么,自己杨司锋的儿子,还担心找不到媳妇么。杨庆太丢自己的脸了,得好好修理他才行。

    还好赵巧云听到哭声,将杨庆叫声,杨司锋才耳根清静下来。

    “其实,这也算是优生优育学的范畴,也是理学中的一个门类,所以啊三舅哥,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理科学的门类太多太杂,用博大精、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光靠你或我,只怕不行啊。”

    “你放心吧,我把扬州那几个作坊里的骨干都带来了呢,”赵楷得意地说道,“不过,他们可是光棍,你得考虑一下他们的终身大事,这些方面你比较有经验。”

    尽管知道赵楷是在黑自己,什么他杨司锋就有经验,这是污蔑好不好,杨司锋还是不以为意的挥挥手说:“有了这些人来了,咱们就真的什么都不怕了。”

    还以为他赵楷真的那么厉害啊,,他当初之所以能在扬州把几个新兴的作坊建立起来,还不多亏了这些骨干们了?他赵楷,也不过是靠着脑瓜子灵活,能出点鬼主意罢了。

    虽然金山目前仍然是男多女少的局面,初步估计,有一成以上的男青年暂时只能单着了,可是杨司锋已经想好了,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开展同土著人的联姻,只要他们的诚意到位,想必会有大量的土著女子们愿意嫁过来的。

    想到土著的姑娘们,杨司锋突然想起来,他有大半年没有见过苏雅那姑娘了。

    当初那姑娘大大咧咧的住进他杨家的时候,还把他杨司锋吓了一跳。还好她说过她嫌弃杨司锋年纪太大了,杨司锋这才松了口气。杨司锋南下的时候,这姑娘却留了下来。如今一回想起来,这姑娘说不定还真的能管一些用呢。

    因为,就目前的土著人来看,也就她的宋话最流利了,苏茜哪怕天天和他们相处,如今也只会简单的交流而己。这方面,不能不说,苏雅真的是天才。

    不过,这个名字也只是在杨司锋的脑际浮起一刹那,立即就被他丢在脑后去了。象她这种姿色的女子多了去了,不仔细去想的话,杨司锋还真想不起多少印象来。

    赵楷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的把更好的铁炼出来,最好的话,是要象燕京那样,能炼出钢出来就好了。因为,随着他们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建立一支有效的保障队伍,也是十分的重要的。还要给自己装备一支整齐的武装力量,这样他们这些人生活在这里才更加有保障。

    虽然说坑害土著人的心思是不可以有,但是,防范别人来欺负自己的本事还是要具有的好。

    将这些让杨司锋最头痛的事情交给了赵楷之后,他也不能轻松起来。

    他的当务之急就是,随着金山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所拥有的物品各不相同,就必然产生了各种交易。

    开始人少的时候,大家还可以藉着从大宋带来的铜钱或者银元进行交易,但是,随着他们在金山的产出越来越多,更大范围的交易也越来越多,靠着他们带来的那几个钱儿,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双方交易的需要了。

    当然,他们自己在金山所采倔到的金子,被当作了他们和各土著之间进行交易的货币,但这些只是粗糙的金矿,含金量各不相同,所以,也只是偶尔为之,根本不能当作常用的货币来使用的。

    铜钱之所以在华夏的大部分历史上被当作了货币使用,一来是因为缺少,二来,也没有缺少到稀缺的程度。比如欧洲,他们因为金、银量足够,其交易的货币,便经常的采用金银。杨司锋不是很清楚,在他印象中,好象,其它民族也很少用铜钱当过货币使用过。

    当然,在金山也不太可能,因为也不知道这里的铜矿多还是少,至少,他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哪里有铜,倒是铁矿,他们倒是发现了几处来。

    有什么作为货币?杨司锋为难起来。

    他们现在手头上的金倒是不少,要是把这些金子都带到大宋去花的话,只怕大家都是土壕,因为一来是本地的采金,二来是帮助福克斯打仗也赚了不少的金子,现在大家现在都颇有点金子。而且,因为金子甚多,甚至还有金贱银贱铜钱贵的局面。

    当然不是说铜钱比金银还贵了,只是说,相比金银在大宋跟铜的比例,这里的金子和银子更廉价了一些而己。而这些,并不是谁规定出来的,而是老百姓们在交易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

    可是,随着大家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交易也愈来愈频繁,总是需要一个廉价且大量的货币工具?铜?去哪里找铜去。所以,就算是把炼铁的事情交给了赵楷,杨司锋似乎更加头疼了。

    杨司锋的忧虑,不经意的就落在了赵楷的眼里,他疑惑地问道:“杨司锋啊杨司锋,你这么能干的人物,也有忧愁的时候?”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