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七章 一网打尽

作者:日月生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九十七章 一网打尽

    黑暗当中,人喊马嘶,整个锅盖川已经乱成一锅沸腾的粥。

    但刘天风很快就发现了一丝异样:人们的喊叫虽然很大声,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慌乱,反而象是早就预演过很多次一样,跑出来喊两嗓子然后就又缩回到房间里边。马贼的冲锋速度很快,却不肯能直接冲到屋子里边去拿人,只能继续前冲。

    就在这个时候,前面那几十个马贼突然齐刷刷的消失不见了。

    就好像是在变戏法儿一样,冲的最快的那些“精锐马贼”瞬间从视野中失踪了,还不等刘天风明白过来,原地猛然腾起一大团白茫茫的烟雾……

    陷马坑……不,那不是陷马坑,而是整整一排陷马沟。普通的陷马坑没有这么这么宽阔,也不能让几十个奔驰中的骑手全都一下子跌落进去。

    高速奔驰的马匹跌落进陷马坑之后,就算是不死肯定也已经废了,而且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主动爬出来。最要命的是,陷马坑中肯定预先放置了大量的石灰粉,那些升腾而起的白色烟雾就是粉末子。

    有埋伏。

    这是刘天风的第一反应。

    “撒开,转向……”声嘶力竭的大吼声中,不顾一切的调转马头,希望可以绕过前面的陷马坑……哦,那是一道横亘在眼前的陷马沟。

    其实根本不必刘天风做出任何命令,马贼们就已经开始转向了。

    可惜的是,战马冲击的速度越开,转向就越难以实现。

    战马的速度完全展开之后,想要实现小角度转向几乎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在众多马匹聚集在一起发动集体冲锋的时候,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自杀。

    为了不直接跌进陷马沟中,马贼们不顾一切的匆忙转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撞翻了身旁的同伴,而被撞翻的同伴又成了自己的障碍。

    落马的马贼被同伴的马蹄踩踏而过,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宁可踩死同伴也要转向,这种亡命精神终于让半数左右的马贼避开了要命的陷马沟,不过还是有不少马贼被连人带马挤了下去……

    这里明显是有埋伏的,最恰当的做法就是速速撤离,哪怕多停留片刻也会招致致命的打击。

    一半多的马贼在横亘在眼前的宽阔深沟之前转向,仿佛遇到礁石的流水般自动分成左右两股,兜转马头做出一个九十度的直角转向。

    “砰”

    沉闷的声响当中,冲的最快的那个马贼突然一栽,好似撞上了什么东西似的,摔了个人仰马翻。

    “绊马索!”

    绊马索这玩意,本就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夜色之中,就算是有所警惕也难以防御。最要命的是这里的绊马索根部就不是要依靠人力发动的那种皮带子,而是直接吧铁链拴离地三尺的高度上,这样的铁链至少有四条之多。

    四条绊马索,别说是在乌漆墨黑的夜晚,就是在视野良好的白天也不可能全都跳过去,除了绕路之外别无他法。

    经历了陷马沟壑绊马索之后,还能保持速度的骑手已所剩无几了。

    后面的步行马贼看到情形不对,本能的想要上来援手,刚刚跑了几十步的样子,两侧的仓房中猛然射出一轮弓箭。

    黑夜之中,谁也无法保证弓箭的精准程度,能不能射中和能不能躲过就只能看自己的运气了。

    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几乎等于是贴面而射了,就算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也能射中不少。

    惨叫声响的惊天动地,谁也不清楚到底有几个马贼中箭倒下。

    中计中伏本就会对士气形成毁灭性的打击,黑暗中,谁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伏兵,更让马贼们慌乱无比,干脆放弃了上去拯救同伴的打算,调头就往回跑。

    等这些气喘吁吁惊慌失措的马贼终于跑到门口的时候,才愕然发现洞开的大门已经关闭,门垛子上站着几个弓箭手,下面是整整三排手持长矛的缉私营士兵。

    这是关门打狗的架势啊。

    明明已经知道是被关起来打的局面,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唯一的机会就是冲破大门冲到外面去,否则的话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也不知是哪个马贼发了一声喊,终于唤起了一丝血勇之气,马贼们听着刀子狂吼着,乱糟糟的冲了过来。

    张宁挺着一杆一丈二尺的长枪,高声呐喊着:“杀——”

    “再杀——”

    上百杆长枪齐齐刺出,当时就把冲在最前面的那几个马贼穿刺在枪尖上了。

    这是缉私营的士兵们经历的第一场近距离的正面搏杀。

    只几次齐刺,就把马贼们刚刚唤起的那点勇气打的烟消云散。

    说来这些缉私兵的长枪突刺还真的有那么点样子,虽然没什么技巧可言,却胜在队形严整,就好像一个巨型的大刺猬。一次次突刺总是能够放翻三两个马贼。

    有几个积年的老贼还希望借助短柄武器的突防能力冲进到长枪阵中,重要能砍刀三两个缉私营的士兵,就有机会破开这如林般的长枪大阵。

    这种打法需要战友的默契配合和悍不畏死的精神,至少也得用几条人命店上去才有可能实现。但眼前的情况是,有经验有勇气的老贼根本就不想上去送死,其他的马贼早已看出事不可为,正象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极力试图避开致命的长枪大阵。

    没有了同伴的掩护和策应,什么样的战术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实现的可能了。

    又刺死了七八个马贼之后,已经没有谁敢于冲到长枪大阵之前,残存的马贼只能象是一只只被猎狗追赶的兔子般胡乱跑动。

    “投诚免死。”

    “投诚免死。”

    当缉私营的士兵发出整齐划一的呼喊之时,最先抛弃了武器跪地投降的反而是那些经验丰富的积年老贼。

    就眼下这种情况,不投降还有什么别的指望吗?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同伴被长枪串成了肉串儿,那种直击人心的恐惧绝对压倒一切侥幸心理。

    再不器械归降的话,说不得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

    接下来的战斗已毫无悬念。

    最大的难题就是尽快那跪地投降的马贼捆绑起来,同时搜捕那些躲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家伙。

    从战斗打响到捉住最后一名躲藏在干草中的马贼,历时不到一个时辰,可谓干净利落。

    初战告捷,缉私营的士兵和其他丁壮用一场辉煌大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仅仅战死一人,伤十九人,其中有四个是重伤。到了卯时末刻前后,两个重伤者因伤不治而亡。

    “真真的是辉煌大胜,张上宪妙计诱敌巧妙设伏,终将贼寇一网打尽,我这就给朝廷上疏报奏,为张上宪请功……”

    这一战,毙贼九十一,擒贼一百六十二,缴获马匹百余,其中有半数因战损不堪再用。缴获刀枪无算……

    己方仅仅只是死了三个人,伤了十几个,就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一定是要上奏朝廷夸功的。

    所有的这些数字全都是文秋池亲自统计,绝对真实无误。按照当时官场上的潜规则,就算是直接把这个数字乘以二,都不算是很夸张。

    但是,张宁似乎对文秋池的热情态度无动于衷,用非常冷淡的语气对他说:“文副提举,请功的事情先不忙,还是先打理善后事宜吧!”

    善后事宜?

    善后事宜不就是亲扫战场,查点战果么?这些事情已经基本完成,还有什么善后事宜?

    “对于那三位战死的士卒,可有什么抚恤?”

    按照朝廷体制,士兵战死之后,一定会有抚恤银子分拨下来,但数额却是极少,最多只是具有一点点象征意义而已。

    连正常的军饷都拖欠着,所谓的抚恤银子也就成了纸面上的数字。而且大明朝奉行以文驭武的原则,军人尤其是普通的大头兵的生死,很少有人真正考虑过。

    而且这些缉私营的士兵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士兵,只有个军籍却不在册不在编,根本就没有归属的衙门,抚恤一说也就无从谈起了。

    既然做了缉私营的士兵,吃的就是刀头舔血这碗饭,就算是战死了也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

    在文秋池的心目当中,张宁提起抚恤银子,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心慈面软的好人。反正兵册子上也没有这些缉私兵的名号,抚恤银子只能由张宁自己掏腰包。至于抚恤多少,那就看张宁本人的意愿了,外人实在不好在这个事情上插嘴:“张上宪宅心仁厚,体恤士卒,至于这个抚恤的银子嘛……上宪大人以为多少合适?”

    “抚恤银子的多寡我还没有仔细考虑,但却绝对不能少了。先给每个战死士卒的家属二十四缗钱吧,或者是折算成同样数量的粮米也行。”

    二十四缗钱!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一般的中等农户人家,省吃俭用七八年,也不见得能够攒下这么多钱。

    二十四缗铜钱,合算成白银有二十一两还要多。时物价低廉,一个四口的小康之间一年的开支也不过五两银子上下。办一场不怎么寒酸的葬礼,包括置办棺椁、雇佣人手、雇佣吹打班子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有三四两银子就已经足够了。由此可以想见,二十四缗铜钱的价值了。

    死一个人就抚恤这么多钱,在当时看来确实有点“骇人听闻”的意思,连文秋池都深感吃惊。不过这些钱肯定是要掏张宁本人的腰包,他愿意做这个老好人,那也随便他,文秋池只是负责夸赞几句而已:“上宪大人体恤下属,有了这笔钱,那些战死士兵的家属也可以凑合着过日子了……”

    张宁想的不是让阵亡士兵的家属凑合着过日子,而是想的长远。之所以给出二十四缗这个价码,其实是参考了土地的价格。

    因为灾害、战乱频发的缘故,这个时代的土地价格非常便宜,这点钱差不多可以购买六七亩旱地或者是四五亩水浇地,就算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家属也不至于过的太窘迫。

    “战死者的家属,每约可以到我这儿领取五钱银子,年节另算,只要我张宁活着一天,这个账我就认一天,以后就当做是缉私营的成例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