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5章 罗丹的小型雕塑

作者:漠北狂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675章 罗丹的小型雕塑

    本来以为捡漏到一个雕塑就已经占了便宜,没想到刚刚老板抢徽章的时候带出来另外几样东西。

    楚辞看到后只有一个念头。

    拿到手!

    没发现就买,发现了就骗,骗不到就想办法抢过来!

    总之就算是交出铁十字勋章也要拿到。

    好在摊主根本没有意识到楚辞要干什么,整个过程都沉浸在自己赚了五十万的快乐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丢了多大一个宝贝。

    反而还被楚辞套出一堆话。

    楚辞颤抖着拿出一本橙黄色的古书,边角已经粘连在一起,书封面上贴着一层报纸,下面依稀透出四个楷书大字。

    《永乐大典》。

    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国历史上第一百科全书,记载的东西上涵三祖历史传说,下至百姓生活,医、药、文、史、农、科……

    天下万物全部囊括其中。

    可惜正品丢失,连国内也没有全本。

    如今国内所存《永乐大典》仅252卷并2页,距原数22877卷相差甚远,只是零头而已。

    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一直都在全世界寻找《永乐大典》的遗失版本想要补齐这套神书。

    可惜,从翁自同上任至今也只寻回十几卷,距离原书两万多卷来说,杯水车薪。

    一年前,在红酒国一场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真品卖出了六千万元的高价,彻底刷新了白皮们对华国书籍的认知。

    此后回收《永乐大典》的难度更大。

    楚辞现在手里拿着的正是原版的《永乐大典》丧字卷。

    天下只此一本!

    根据摊主所说,这册书是他屋子里的一个租客留下的东西,因为上周租客出现意外,别的东西都被督察带走,只有这本书被扔在床底留了下来。

    他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的,没有丢掉,想拿来卖钱,结果一放就放到现在。

    楚辞打开书,看到上面的纸张字迹握着书激动不已。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永乐大典》正本!

    不是嘉靖朝的手抄版本,而是比故宫博物院的那批还要早的正本!

    《永乐大典》一共有四个版本。

    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初就下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解缙负责《永乐大典》初版编撰。

    没想到解缙理解错朱棣的意思,花费一年时间编撰了一个《文献大成》交上去完任务。

    被朱棣痛批一顿,又派黑衣宰相姚广孝坐镇监督大典的编修,这才让解缙知道朱棣的心思,重新编撰了一本三亿七千万字的《永乐大典》。

    后来朱棣从金陵迁都去往帝都,留守人员为了查资料方便,紧急赶抄出来一本《永乐大典精华版》,涵盖可能用到的文化、经济、水土、工具、农桑等册,藏在金陵宫中。

    第四版,也就是目前留下来最多的版本是嘉靖时期重新抄写的版本。

    这套副本一直存放在明朝皇家档案馆皇宫藏书库中,直到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还有八千多本。

    可随着《四库全书》修订,《永乐大典》也被各种人借出,等到清末就剩下三四千本。

    据说八国联军的时候,就有帝都城小商贩捡到遗落地上的《永乐大典》。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只知道里边的纸很不错,就撕了包油条。

    这才导致现在整个官方保存的《永乐大典》也就三百多本。

    ……

    楚辞挥手将这段记忆赶出去,重新看向手中古籍。

    他问话的时候,用上了生气控制,摊主说的话全是实话,这个东西的来历就很蹊跷。

    《永乐大典》正本自从嘉靖之后再无出现。

    外人相传这套正本都被嘉靖带到了皇陵中当陪葬品,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楚辞刚才已经问明白租客信息,决定等下去查清楚这个东西的来历。

    事关《永乐大典》,不得不小心。

    下了决定,楚辞将《永乐大典》放入包里仔细收好,这才拿出刚才买下来的大理石人雕像。

    一个无头无手臂的雕像,迈着腿站在地面。

    明明是站着,却有一种难以严明的动感,当眼神落下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转移到作品的腿部上面,进而感觉到作品似乎在走路。

    这么一尊雕像,放在跳蚤市场只会被当成是被哪个熊孩子摔断了脑袋和手臂的东西。

    毕竟原本的脖子和胳膊的连接处全都断茬清晰,还有颗粒感。

    简直像是从石头上直接敲下来的地方。

    如果是雕刻者本身所留,至少也会打磨平整不可能留下这样的半成品状态。

    摊主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于是放在一边一直当做压摊位的东西,楚辞只花了两百块就收了回来。

    楚辞买回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这个雕像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标记。

    ar。

    知道这个标记含义的人很多,可是能在看到后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的人很少。

    恰好楚辞就是能够反映过来的那一个。

    眼神落下,翻转过来的瞬间就知道这个雕塑是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

    而且,还是罗丹作品中比较知名的行走的人的原型。

    雕塑家在创作之前都不会一次完成作品,而是会从小模型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先行实现,再经过思考和调整后进行大型雕像的创作。

    罗丹《行走的人》就是一个大型青铜雕像,高2米。

    这个雕像在欧区艺术史上都极其难得。

    罗丹创意地没有保留寻常人像一时一刻的动作,而是将将行走的连串动作分别呈现在人体各个部位上,观者视线随之移动,产生雕像活动和行走的感觉。

    这在雕塑领域是一种极大的创新。

    甚至奠定了罗丹之后的雕塑领域的一脉风格。

    这个作品的地位自然可以想象。

    而眼前这个小雕塑,极有可能就是罗丹在创作之前用来打样的雕塑。

    要论重要性,甚至超过《行走的人》大作品。

    放到拍卖会上,足够了!

    楚辞将雕塑拎回车上,扔给龙渊队员,自己收拾东西前去调查《永乐大典》的真相。

    比起拍卖会上需要拍卖的东西,楚辞更在意这个东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