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变故

作者:勾儿姑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这天夜里,三皇子悄悄回到帝都,并与皇宫内的禁卫军里应外合,控制住皇宫,将皇后与小太子软禁,伙同李太傅篡改了先帝的遗诏,还命从边关带来的八万大军围困皇城,紧闭城门,封锁消息,准备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切都是悄然进行的,三皇子本就是在军中混迹多年的人,甚有威望,不论是在禁军,还是城防营,都有自己人,做起事来顺利非常,加上有李太傅这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做帮手,城中又无防备,要控制皇城简直轻而易举。

    直到第二天上早朝,文武百官见到三皇子穿着甲衣,腰佩长剑上殿,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三皇子今年也不过二十六七的年纪,身姿挺拔,器宇轩昂,握剑往殿上一站,则是不怒而威,令人不敢直视。

    文武百官心中有数,都低着头不敢作声,就连丞相张显和大将军司徒礼以及杨志安等,都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观其变。

    往下面扫视了一圈,三皇子转头看向身后的太监总管,道:“梁公公,你来把先帝的遗诏读一读吧。”

    梁公公躬身福了福,往前走出两步,摊开手里的金帛诏书,开始扯开嗓子念。

    下面的人竖起耳朵听着,前面一大段话皆是些寻常内容,但听到最后,众人的脸色逐渐变了。

    “……传帝位于皇子炜,钦此。”

    众所周知,先帝临终时对三位托孤大臣言明,要将皇位传给小太子珩,可这遗诏里却讲传位给三皇子,当日先帝说出遗言时,众多宫人和妃嫔都在,不可能有假,那么,这份遗诏就必定是假的。

    三皇子这是要谋权篡位。

    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但都不敢说,现如今三皇子掌控皇城,惹到他可没有好果子吃。

    这时,有人打破了沉寂。

    “殿下,当日先帝召见臣等,亲口说过要将皇位传给太子殿下,皇后以及诸位娘娘都在,她们可以作证,您这份遗诏恐怕有问题,也不知是什么人伪造了,来戏弄您的,臣认为,您还是立即烧毁得好,否则引起争端,会令天下不安。”

    说话人乃是杨志安。

    众人偷偷地朝他看去,都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

    这厮委实胆大包天,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还敢不安分。

    三皇子闻声看去,目光果然转冷,眸子微微眯着,上下打量杨志安。

    其实他们俩年纪相差不大,但因为三皇子常年在边关,这些年几乎就没有回过京城,故而与杨志安没有交集,对他的为人也仅仅是基于那些传言的了解,本以为这是个讨巧卖乖的谄媚之徒,只会做墙头草,却不想,此人倒还有几分硬气。

    不,应该说,他比这满朝文武任何人都硬气。

    “杨大人,听说你是先帝在世时最为宠信的人,想来你与先帝君臣之情颇为深厚,更应该遵从他遗愿了。”这是想再给杨志安一个改口的机会。

    然而,杨志安面不改色道:“是,先帝的遗愿便是传位于太子。”

    “那日先帝确实当着你们三位托孤大臣的面,说过要将帝位传给太子,但之后他又改了主意,另写了遗诏,既是遗诏,那定当以最后的为准,不是吗?”三皇子已经相当不满,语气里夹带了些威胁的意味。

    可杨志安却说:“这份遗诏是真是假,还不得而知,最后陪伴在先帝身旁的是皇后,若先帝真的另立遗诏,她应当再清楚不过,殿下若能请得皇后来百官面前作证,臣下们才能信。”

    周边的大臣们已经闻到死亡的气息,仿佛已然看到杨志安的结局,都缩着脖子,暗中给他使眼色。

    然而杨志安全然视而不见,把腰杆挺得直直的,与三皇子正面对视,那意思很明显——我不认你这个新君。

    “杨大人,你是在质疑我么?”三皇子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目光如刀般盯住杨志安,特意摸了摸腰间的刀,缓步走下玉阶,来到杨志安面前,杀气凛然。

    杨志安不为所动,不改口亦不后退,淡定地答道:“臣不敢,臣只是说出心中的疑虑而已,殿下听不进去,那便恰恰说明,臣的话有道理,不是吗?”

    “如此重要的场合,太后应当出现,可她现在却不见人影,臣不得不心生怀疑。”

    三皇子死死地盯着他,暗暗咬牙,怒极却反笑:“好个杨大人,真是有意思得很呢,太后她老人家近几日伤心过度,病了一场,还在卧床休养呢,暂时不能出面。”

    三皇子并非皇后亲子,而是李贵妃之子,她的心思向着先帝,必然遵从先帝遗愿,不可能拥立三皇子登位,她来了只会揭穿他,甚至骂他谋权篡位,他又哪里敢放太后出来?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必戳穿。

    这时,司徒礼也站了出来,字字铿锵道:“杨大人所言极有道理,先帝既言明传位太子,就不会轻易更改遗诏,即便更改,也当告知太后,或者朝中文武大臣,不可能将遗诏藏起,令臣等至今都不知,这遗诏多半是有问题的,老臣以为,还是去请示一下太后比较好。”

    “大将军也是怀疑本皇子了?”三皇子怕瞥过去,嘴唇紧抿,不悦之色已经布满俊脸。

    司徒礼道:“臣只是担心殿下受某些人利用,当了靶子而不自知。”

    说着话,将目光投向身侧的李太傅,他可是两朝老臣了,看人何其精准,李太傅的野心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大将军说话便是,何故看着老夫?”李太傅故作无辜,笑眯眯地看着他。

    “太傅做了什么,心里有数,又何必当着大家的面,装傻充愣?”司徒礼打了一辈子的仗,立下无数军功,不论在朝堂还是军中,声望都胜过李太傅一筹,仅凭军功就能将他压住,自然不用在他面前放低姿态,有话便说了。

    李太傅保持笑容,心里却已将这老头子骂了几十遍,恨得牙痒痒。

    “老夫不明白大将军在说什么。”

    司徒礼冷嗤道:“太傅既然坚持装傻,我也拿你没办法,但总有一天,你的阴谋会暴露,到时别怪我没提醒你,自作孽不可活。”

    太傅哼道:“不劳大将军为我费心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半天,众人只当看戏,都不说话,甫一住了嘴,大殿内的空气蓦地陷入安静,越发能刺激得人心慌。

    三皇子又看向张显,幽幽问道:“张丞相,不知你可有话说?你是否也质疑本皇子,认为我是个冒领皇位的乱臣贼子?”

    这话摆明了是要张显闭嘴。

    而张显也不负他的心意,低头道:“臣不敢,殿下乃光明磊落之人,必然不会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对这道遗诏的真实性,没有质疑。”

    此言说得滴水不漏,可以有多重理解,众臣不禁暗暗赞叹,不愧是百官之首,嘴皮子不是一般的厉害。

    杨志安与司徒礼相视一眼,领悟彼此眼中的意思。

    “丞相,你身为百官之首,怎能睁眼说瞎话?你可对得起先帝托孤之谊吗?”司徒礼怒然质问,眼里冒火,似乎有要动手的冲动。

    张显转头看他,淡然一笑:“大将军,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活了这么多年岁,难道还不明白吗?三皇子乃是天命所归,我等自当拥护,若违背天意,可是要遭报应的。”

    司徒礼冷笑道:“好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夫看你张显平时还算个有骨气的忠臣,想不到到了关键时候,竟然这般窝囊,我司徒礼真是看走眼了!”

    “张丞相,先帝才驾崩不到一个月,九泉之下看到自己拖以重任的臣子转眼便背叛了他,不知该有多寒心!”杨志安也义愤填膺地指责道。

    张显不以为意,回过身去,不与两人争辩。

    三皇子来回打量三人,目光闪烁不定,神情阴晴不明,也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后,他开口问:“除了司徒大将军与杨大人之外,还有谁质疑本皇子的吗?一次性站出来,让我好好瞧瞧清楚,往后我也好与你们多谈谈心。”

    这时候站出来,跟寻死没分别,谁有这么傻?

    还是保持中立最为稳妥。

    于是乎,众人皆做鸵鸟状,将头埋起来,不做声。

    三皇子这下高兴了许多,勾唇笑了笑,说:“既如此,那就先散了吧,礼部和户部的人着手筹备登基大典,这个月二十二号,就是个极好的日子,尔等不要懈怠了。”

    众臣下跪领命。

    最后,三皇子又看了杨志安与司徒礼两眼,只丢过去一个恐吓的眼神,而后挽剑离去。

    地上的众臣齐齐松了口气,好些人如劫后重生般,差点瘫软在地上。

    趁众人还没走,杨志安与司徒礼两人冲到张显面前去,大声质问他,方才为什么屈服于三皇子。

    司徒礼一把揪住张显的衣襟,怒吼:“好歹也是个六七十岁的老臣了,怎的这般软骨头?你不嫌丢脸吗?老夫我看不起你!”

    喜欢福运娘子有点田请大家收藏:()福运娘子有点田青网更新速度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