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后一面

作者:勾儿姑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志安待在府里“养病”已经快一个月了,每天除了看看书,就是给院子里的花浇浇水,十分悠闲。

    忙碌了十几年,这次他总算真的闲下来,可以多陪陪母亲和妻儿,虽这也并非他愿意的,但也算因祸得福,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天伦之乐。

    然而这样宁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很快宫里就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后病重了。

    这对于杨志安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虽然他们从未以母子相称过,但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便将她视作自己的母亲,经过这么多年的接触,两人之间的母子亲情不说有多深,终究还是有了不浅的感情。

    另外,太后也是杨志安在朝堂上最大的靠山,如果她不在了,他的处境将会愈发艰难。

    这天夜里,宫里来人,将杨志安和顾知夏二人叫进宫去,大概是要见最后一面。

    同样的情况,已经是第二次是经历了,于他们而言,这种感觉并不陌生,也不再像几年前先帝驾崩之时那样忐忑,尽管现如今他们面临的处境远比那时更加艰难,只因经历得多了,不论遇到何种变故,都能冷静应对了。

    “志安,太后若是薨逝,皇上没了顾虑,肯定会着手对付你,之后你打算怎么办?”

    杨志安端坐着,微微侧头望着外面的夜色,平静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吧。”意思也就是说,他没有反击的打算。

    这是顾知夏料到的,虽然她不太赞同他这种愚忠的做法,却也不能逼他做什么,没再多言。

    到了太后的寝宫,两人被请到内殿。

    殿里灯火通明,寂静无声,小皇帝正守在床边,紧紧握住太后的手,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了很多。

    “你们来了,”小皇帝转头看了两人一眼,态度不冷不热,“先等会儿吧,太后刚睡去。”

    杨志安先扫了床上的太后一眼,最后将视线落在小皇帝身上,而对方也正用审视的目光在看着他,两人尽管没说话,却似剑拔弩张,快要交手。

    “你们出来,朕有些话要说。”

    小皇帝率先出了内殿。

    顾知夏与杨志安相视一眼,也跟着出去。

    “皇上要说什么?”

    “太后的时间不多了,”小皇帝缓缓道,话中夹着悲伤,“朕不希望她走后,到了天上还不安稳,所以为了避免今后发生悲剧,朕要丞相做一件事。”

    杨志安微微蹙眉,问:“皇上请说。”

    “辞去相位,离开帝都,再也不要回来。”小皇帝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且口吻强硬,丝毫没有商量的意思,分明就是在发令。

    “这是皇上个人的意思?”

    小皇帝颔首:“是,太后看重你,这段时间病中也时刻挂念着你,叫朕不要伤害你,朕也不忍心叫她带着忧虑走,所以你我各让一步,朕不杀你,你辞官归隐,如此,便可两全其美了。”

    这算什么两全其美?

    顾知夏差点笑出声来,“这好像做出让步的,只有丞相吧?皇上让了哪门子的步?丞相兢兢业业总领朝政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就这么把他打发走了,不觉得太无情了些?”

    况且,她可不信杨志安离开帝都后,小皇帝就会放过他,现在不过是利用太后将死一事,来忽悠杨志安辞官而已。

    没了官位,杨志安拿什么自保?他打的倒是个好算盘!

    显然杨志安也看穿了小皇帝的把戏,直接拒绝接受这个要求。

    “臣不能这么做,请皇上恕罪。”

    “不能?”小皇帝猛地转过头来,目光如刀般瞪着他,“是不能,还是不愿?”

    杨志安与他四目相对,答道:“不能,也是不愿,皇上,臣乃先帝定下的托孤之臣,臣的使命就是辅佐你,治理好大荣,答应先帝的事,臣不能食言。”

    呵,不能食言?说的倒是好听!还不就是贪恋权位,不肯辞官?

    小皇帝气愤不已,可偏偏又不能对杨志安如何,只能暗暗咬牙,压住怒火。

    “好,既如此,你就不要怪朕日后翻脸无情了。”

    说罢,便拂袖离去。

    看着他湮没在黑夜里的身影,杨志安不禁叹了口气,眸中是无尽的无奈。

    顾知夏不禁忧心,看样子杨志安跟小皇帝的君臣关系已到达冰点,不可能再修复,日后麻烦越来越多,该如何抽身?

    正思量间,宫女从里面出来,道:“丞相,顾大人,太后请二位进去。”

    两人收整好心情,转身入内。

    太后已经醒了有一会儿了,此时正靠坐在床头,耷拉着脑袋,眼睛半睁,像是随时都要睡过去,听见脚步声靠近,才抬头看来,挤出一丝笑意。

    “快坐,哀家很久没与你们说说话了,真想好好聊聊,只可惜我这身体不争气,实在没这精力了。”

    顾知夏微笑道:“太后好好养病,会好起来的。”这话她自己都不信,太后的模样已是油尽灯枯,只怕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太后摇摇头,说:“哀家的情况,哀家自己清楚,其实,哀家也没什么放不下的,朝堂有你们两人在,我相信不会出什么乱子,只是皇上他年轻气盛,难免做错事,让我担心。”

    说着,她看向杨志安,脸上布满慈爱的笑。

    “志安,你是个忠臣,也是个好兄长,这些年要是没有你的帮扶与提点,皇上不可能进步这么大,朝中也早就不知乱成什么样了,谢谢你。”

    杨志安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别人家的母子俩哪会这般生疏客气?只有他们是如此。

    “这是臣应该做的,臣答应过先帝,一定会看好国家,辅佐皇上,当年的承诺,臣一刻也没忘。”

    太后欣慰一笑:“哀家知道,你一直以国事为先,从不曾存有私心,一片赤胆忠心,可惜皇上不明白,这些年处处防着你,与你作对,甚至还要杀你,这都是哀家之过,哀家没有教好他。”

    “太后不必这般自责,皇上只是暂时迷了心智,以后慢慢会看清的。”杨志安安抚道。

    “希望吧。”太后叹了一声,说了这么些话,就已经喘气了,“知夏,你坐过来。”

    顾知夏不明所以,起身坐到床沿,轻握住太后冷得几乎没有温度的手,不由心头一颤。

    “知夏,志安这孩子心肠太好,又总是顾全大局,委屈自己,容易吃亏,今后你要好好帮着他,在关键时候推他一把,明白吗?”

    一旁的杨志安听了这话,瞬间眼眶湿润,差点落下泪来。

    他一直以为太后更多的是把他当成臣子,一把压制群臣的利剑,而不是儿子,现在才明白,她并非对他感情浅,只是很少表现出来而已。

    是啊,天下间又有哪个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呢?

    顾知夏也颇受感动,点头道:“太后放心,我会看好他的。”

    “好,那就好。”太后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复又睁开,“你先出去吧,我几句话要跟志安单独说。”

    “是,知夏告退。”顾知夏看了杨志安一眼,起身出去。

    杨志安行至床边,忽然心如刀绞,但他终究忍住了即将滚出的眼泪,蹲下身去,唤了声:“娘。”

    太后原本没奢望有生之年能听到这声“娘”,此刻乍一听得,不由激动得泪落两行。

    “哎……”

    她伸手抚上杨志安的脸庞,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刚出生时,还是个婴孩之时的他,她觉得现在便是死也无憾了。

    “珩儿脾气暴,性子急,做事又太极端,其实并不适合当一国之君,倘若当年继位的人是你,如今也就没这么多麻烦了。”

    杨志安道:“我说过,此生不会再回到皇室,更不会当皇帝。”

    “是啊,你是这么说过,我深信不疑,但珩儿不这么认为。”太后面露倦意,痛心道:“我知道,他几次差点要了你的命,确实做得太过分,但他年纪还小,你们终究是兄弟,我不希望看见你们自相残害。”

    杨志安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若是日后他逼迫太紧,不知长进,你可以取而代之,但是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希望你能放他一条生路,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

    太后的目光里充满恳求之意,杨志安根本无法拒绝。

    “您放心,臣一定顾好皇上,护住大荣。”

    “这样,我就放心了。”太后露出欣慰的笑,摆了摆手,“你走吧,我累了,要休息了。”

    杨志安知道这一走,便是永别,心情沉重地站起身来,扶着太后躺回去,盖好被褥,再最后看一眼,扭头离去。

    外面,顾知夏正站在夜幕下,仰头望着天怔愣出神。

    听见杨志安走来,压低声音问:“太后是不是要你放皇上一条生路?”

    杨志安点了点头,没说话。

    “如此看来,太后终究还是偏向皇上多一些。”

    “这也无可厚非。”

    “是啊,确实无可厚非。”顾知夏只是担心,将来需要被放一条生路的,会是杨志安,而不是小皇帝。

    喜欢福运娘子有点田请大家收藏:()福运娘子有点田青网更新速度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