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章 拔营

作者:勾儿姑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杨澜两眼放光,连忙拿了几块塞进去,嘴里很快便没了苦味,抱着母亲的手臂,笑嘻嘻道:“娘,还是您对我最好了。”

    伸手再要去拿两块时,手背就挨了一记。

    “吃两块就够了,还想多吃?都多大了还嗜甜?”顾知夏表示很嫌弃。

    杨澜撇嘴:“小气死了,不过是两块蜜饯嘛,这也舍不得,不吃就不吃。”

    顾知夏将碗收进食盒之中,看了一眼立在角落里的轮椅,忽然问:“这轮椅可是李亮送给你的?”

    杨澜闷闷地“嗯”了一声,听得她又说:“那小子倒是有心。”

    “我说他是操心才对。”杨澜故作不屑,“我又不是残废了,日后这双腿还能好起来的,轮椅能坐多久?做这东西不是浪费时间么?”

    “真是不知好歹!”顾知夏都忍不住戳了戳这丫头的脑袋,批评道:“人家一片心意,被你贬得一文不值,良心让狗吃啦?”

    “我又没说错。”杨澜嘴硬道。

    顾知夏望着那轮椅,倏地叹出一口气,说:“其实李亮也挺好的,人上进,有善心,懂大义识大体,还很会打仗,最重要的,他之前的毛病也都改了,要是他对你有意,你们在一起,娘也放心。”

    杨澜一脸诧异:“娘,您不是一直不喜欢李亮的吗?怎么现在改口了?”

    “人是会变的,我以前不看好李亮,是因为他性格上有太多缺陷,现在既然缺陷都没了,我还有什么好不喜欢的?”

    顾知夏看向女儿,莞尔道:“看他能为你做一辆轮椅出来,说明心里是有你的,你呢,还喜欢他么?”

    “不喜欢了,早就不喜欢了。”杨澜做出违心的回答,“这几年我在外面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多了,慢慢意识到,当年我对李亮不过是小女孩懵懂时期的动心而已,那根本不是真的喜欢。”

    “真是这样?”顾知夏盯着女儿,总觉得她这不是在说真心话。

    杨澜怕被瞧出端倪来,垂着眼帘回避母亲的视线,低声答道:“当然,否则我回来这么多时日,怎可能不跟李亮再表心意?”

    以这丫头的性情,倘若还喜欢李亮,确实不该会与他这般疏远,不过,鉴于她目前的情况,想来就是想去找人家,也没那能力吧?

    “这是你自己的事,娘也不想多管,不过如果你真的对李亮无意了,那就与他说清楚为好,免得耽误了人家。”

    “我知道。”

    接下来半个月里,李亮偶尔还是会过来看望杨澜,两人依旧像从前那样相处,似乎先前那事从不曾发生过一般。

    但由于军中事务繁忙,要准备攻打宣城,杨志安和李亮两人都忙得抽不开身,渐渐的就露面得少了。

    被景天照侵犯的事一直是杨澜心里的一根刺,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默默记着,想着等腿伤好了,亲自去找那个变态报仇。

    就在要攻城的时候,后方传来了紧急军报,令杨志安震怒。

    小皇帝为逼他收兵,竟派兵来到匀州,截断了大军的粮道。

    粮食运不过来,三军很快就会挨饿,生存都是问题,更别说打仗了。

    有人提议道:“大人,既然皇上如此绝情,咱们也不必跟他客气了,反正现在已经占领了岐国三十余座城池,大军已然有根据地,不如就在这里落脚,就地征收军粮,同时征兵,等队伍壮大了,不管是继续打岐国,或是打向帝都,都不是问题。”

    此话一出,整个军帐都安静了下来。

    这其实是大多数的心里话,他们现在已经一支弃军,回去肯定会被皇上降罪,还不如就反了,放手一搏。

    但李亮等人之所以不出声,是因为他们知道,杨志安不会同意。

    他不会想背上反贼的骂名,否则当年就反了。

    “不行,从踏入岐国国土那日起,本相就承诺过百姓,绝不拿他们一草一木,大军亦不进城,滋扰他们的生活,现在怎能食言,向他们征粮?还征兵?这样一弄不好,是会激起民愤的。”

    “可咱们也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军粮眼看就要吃完了,大冬天的,难道要让他们喝西北风去?”

    杨志安端坐在帅案前,寻思半天,下决定道:“传令下去,明日拔营回西林关。”

    “大人……”

    众人皆变了脸色,显然不赞同这个决定,但杨志安没有给他们开口反对的机会,抢在他们前面说道:“谁也不必再多言,本相心意已决,明日一早拔营撤军,就这样,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看他态度坚决,知是劝不动了,众人只得闭嘴,悻悻地出了中军帐。

    李亮留了下来,严肃地问道:“大人,您可想过此次回去,皇上会如何待您吗?”

    “想过。”杨志安心里很清楚,现如今在短时间内,岐国对大荣已经没有威胁,他的利用价值也就没了,先前跟小皇帝闹得那么僵,倘若回到帝都,必定会被他问罪。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做那反叛之人,背上反贼的骂名,再者,他也实在是不愿意当个一国之君。

    只希望回到帝都后,小皇帝只将他问罪,能留他一条生路,之后他便就此隐退,再不踏足朝堂。

    “既然大人已经想清楚了,那末将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望回去之后能够一切顺利。”

    杨志安回头看向李亮,心有歉疚:“跟着我打仗,辛苦奔波,得不到封赏不说,还可能要获罪,确实是委屈你们了。”

    李亮笑了笑,说:“大人这是说哪里话?男儿大丈夫,上战场乃是为保家卫国,封赏什么的,都是其次,此番我等跟随大人出征,能打到楼城去,已经很长脸了,日后到老了,也可以经常拿出来吹吹,还是件了不得的事呢。”

    别人如何想的,他不清楚,但他就确实是这么想,打仗能打出功名来,自然是最好,但若不能,也没什么好悲伤。

    翌日清晨,大军拔营,离开宣城,往西林关的方向行去。

    由于杨澜的腿还没好,不能骑马更不能行路,只能特意准备了马车让她乘坐,顾知夏则在身边照顾。

    望着外面移动的青山,顾知夏不禁叹气。

    当得知要班师回朝时,她脸上同样露出了凝重的神情,她不是没想过开口劝说,但很清楚,以杨志安的脾气,即便是劝了,也根本不顶用,所以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了,且走一步看一步,若真到了走投无路那一步,她就不信杨志安还能不做出反抗。

    “娘,您是不是在担心,回到帝都后,皇上会问罪爹爹?”

    顾知夏回过神来,叹道:“如果是回去再被问罪,那倒说明皇上还仁慈一些了,怕就怕,他连帝都都不会让你父亲回去。”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澜紧张起来,猛地抓住顾知夏的手腕,“难道说,皇上又要在半路下手?”

    “可是,随行的有十几万人,皇上怎可能下得了手?”

    “希望是我想多了吧。”顾知夏没再多言,只是把担忧压在心底。

    行了将近半个月的路,终于回到西林关内,大军休整两日,又准备继续赶路。

    但这时候,杨志安却收到了来自帝都的圣旨,小皇帝要他立即启程,尽快赶回帝都去。

    这也就是说,不能与大军一同起行了。

    “大人,皇上将你紧急召回去,多半是要在途中设伏,取你性命,依我看,你不能遵命,还是带着大军一同起行为好。”

    “万一不是呢?”杨志安皱了皱眉头,“倘若皇上并无此意,我还带着大军回去,岂不是违抗圣旨?到时才真是给了他向我发难的借口。”

    “难道大人要冒险去试探皇上的意图?”李亮不由吃惊,暗暗看向一旁的顾知夏。

    “我……”

    杨志安还没做答,便被顾知夏抢了话:“你要是这么做,那无异于去送死。”

    “我也知道,但是……”

    “李亮,你先出去一下,我跟丞相单独说几句话。”顾知夏直接赶人,语气十分不善。

    李亮觉得,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说不定就只有夫人能拉大人一把了,于是乐得离开。

    “是,末将告退。”

    待营帐中只剩下两人,顾知夏才又开口:“志安,之前你做什么我都不曾说过反对,哪怕三年前,你被皇帝打入大牢,不打算反抗时,我也什么都没说,但这一次,我不能再不出声了。”

    “娘子……”

    杨志安想说话,却又被打断。

    “你莫忘了,你还有家人,还有部下,他们都指望着你,别只记得什么先帝承诺以及家国大义,有时候,人是需要自私一点的,否则不但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还会连累其他人。”

    “知夏……”

    “这次与上次不同,小皇帝叫你回去,就是要取你的性命,他不会手下留情,甚至有可能,他会对还在杨家村的娘还有两个孩子下手,咱们要是不抢占先机,到时只会陷入被动,万劫不复。”

    “你听明白没有?”

    杨志安叹了一口气,握住顾知夏的肩头,无奈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喜欢福运娘子有点田请大家收藏:()福运娘子有点田青网更新速度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