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章 傀儡

作者:勾儿姑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李珩心头一凛,不禁后退了一步,听得杨志安又道:“我在乎的,是昔日那些账,能不能得到清算,皇上既然有胆子留下来,那想必也就不是个怕死之人了?与其苟且偷生,轰轰烈烈地死难道不更好?”

    确实更好,起先李珩也想过拔剑自刎,血洒金殿,留一身傲骨于人间,可在与杨志安一番对话后,心头的不甘与恨意滋生,并越来越浓烈,想报仇的欲、望也越发深沉,他不想死了。

    “朕倒是更愿意苟且偷生。”

    杨志安盯着他,眯了眯眼睛,一下子便看穿他的心思,冷声一笑:“皇上还以为可以东山再起,报今日之仇是不是?”

    “我告诉你,想也别想!即便让你活着,你也不可能等到那一天!”

    这回,他径直走了出去,没有回头。

    对于这个小皇帝,他已经死心,最后的一点赤诚都消散了,但他确实不能杀他。

    出了寝宫后,命士卒在此把守,两人看住,而后出宫去了。

    杨志安不愿意住在宫里,所以与顾知夏一起,去了原来的丞相府暂住。

    经过一场混乱后,帝都百姓还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中,因此,杨志安特意让军队驻扎在城外,不准士卒踏进城门半步,之后又放了那些被迫上战场的百姓,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

    至于朝中大臣,他们个个躲在府里不敢出来,杨志安也不去打搅,直到半个月后,都城局势稳定下来,逐渐恢复往日样貌,才终于通知满朝文武进宫上朝。

    杨志安站在金殿之上,望着下面或兴奋,或畏惧,或鄙夷,又或无动于衷的诸位大臣,心下讥讽了一句,这朝堂素来都是如此,人人只顾自己,毫无团结意识,一盘散沙,一吹就散。

    这样的庙堂,能护国卫君才怪。

    “拜见丞相!”

    “都起来吧。”杨志安也不客气,愣是受了他们这一拜,他为大荣为朝堂所做的牺牲与贡献,也受得起这一拜。

    大臣们起来后,一个武将出列道:“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请丞相继任大位,安定天下民心!”

    此话一出,哪还有敢不附和之人?满堂的文武都开始道:“请丞相继任大位!”

    杨志安抬手制止道:“国君还在,本相岂能坐皇位?那岂不是成了篡位了?当初领兵回朝时,本相就说过了,此番起兵,不过是为清君侧,诛杀奸臣,还大荣朝堂一个安宁,现在首要的,是处置此事。”

    “可是丞相……”

    “不必多言了,本相是不会谋朝篡位的。”杨志安态度坚决。

    但底下的百官并未吃惊,自古以来,哪个篡位的皇帝,在登位之前不是三请三让?这不过是在按流程走而已。

    然而,接下来他们却听到杨志安道:“请皇上上殿!”

    话音未落,一身黄袍的李珩便走了进来,缓步行至龙椅前,看了杨志安一眼。

    杨志安垂眸后退两步,躬身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是怎么回事?

    下面的大臣们都有点懵,难道这是演戏的一部分?不管如何,既然丞相都拜了,他们也不能干站着。

    于是乎,众人纷纷跟着下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珩也弄不清杨志安究竟在闹什么,狐疑地在龙椅上落了座,却有些不安。

    他莫非是要让他在文武百官面前受尽羞辱而死?

    正当他忐忑之时,杨志安又一声令下:“把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三个人被侍卫押了上殿。

    众人看去,皆是微惊,原来竟是谷成、楚建以及梁公公三人。

    这三人是小皇帝的心腹,人人皆知,很多人也曾深受其害,恨之入骨,故而震惊过后,更多的是快意。

    “参见皇上,丞相!”

    三人跪在地上,狼狈不堪,只得低着头。

    “你们三人,挑拨离间,怂恿皇上与本相为难,更在战时私自调兵截断大军粮道,导致本相与三军险些困在关外,现在可知罪?”

    截断粮道一事,倘若没有皇帝首肯,他们是不可能调得动兵的,杨志安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然而他却故意把罪责全部推在他们身上,显然是要他们为小皇帝担责,遂了那“清君侧”的名义。

    不论他们如何辩解,也是徒劳无功的。

    与其浪费口舌,白白受苦,还不如就此认罪。

    三人皆想到了一块,都点头道:“罪臣知罪!”

    杨志安满意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而向李珩道:“皇上,此三人罪大恶极,其罪当诛,请你发落。”

    李珩自然清楚,这三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倘若没有这场战乱,过后他也会亲手废了他们,然而此刻,他受杨志安所迫,心里却不是那么甘愿。

    “丞相,他们固然有罪,但在朝中也有十几二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是免了他们的死罪吧。”

    他这话看似是在跟杨志安商量,语气却是带着命令的。

    底下三人没曾想皇上还能为他们求情,分外欣喜,皆用感激的目光看了过去。

    杨志安却明白,李珩并非真的舍不得杀这三人,而是要借这个机会跟他做对,故意试探他的底线。

    “皇上宅心仁厚,臣佩服,但请恕臣不能苟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三人既犯了死罪,就该处死,否则还要国法做什么?”

    闻言,其他人也表示不能饶,坚持要杀了他们才能平息众怒。

    他们早就想这三个奸人死了。

    “请皇上下令,处死三人!”

    李珩咬牙看着众臣,怒火几乎要漫出眼眶,这个杨志安故意将他请上殿来,就是要告诉他,现今他只是个没用的傀儡吗?

    “倘若朕不肯下令呢?”

    杨志安冷声道:“皇上若想继续做大荣的君主,就得杀了奸臣,重整朝纲,否则将来还会有战乱,天下大乱,百姓受苦,身为帝王,孰轻孰重,应该分得清才是。”

    “你……”李珩听懂了他的话外之音,只有他乖乖下令杀了这三人,杨志安才会继续让他当皇帝,否则他就只能下台。

    “好,来人,将谷成等人拖下去,打入天牢,择日处斩!”

    “皇上饶命啊,皇上……”

    三人大声求饶,但李珩看也没看一眼,任他们被侍卫强行拖出大殿。

    喊声渐渐远去,大殿中无人说话,寂静非常。

    众人都朝杨志安看过去,等着他的发话,但是等了好久,也没见他出声。

    直到李珩先开口:“若无别的事,朕就先回去了,丞相与众臣议事便是。”

    杨志安道:“皇上是君,这上早朝,君不在,臣等如何议事?”

    这是什么意思?非拽着他在这里难堪才行?

    “说吧,究竟要议什么?”

    杨志安顿了顿,说:“此次平乱有功者,希望皇上能下令给出相应的封赏,莫要寒了众臣的心。”

    平乱?

    究竟谁才是乱臣?

    李珩恼火至极,抓着扶手,指甲几乎都要嵌进去。

    “稍后丞相让人将名单呈上来,朕各自予以褒奖便是。”说着,他话锋一转,“不过,此次居功至伟者,该是丞相你自己吧?”

    他嘴角尽是嘲讽。

    杨志安只当没看见,低头道:“臣只是在后方坐镇而已,并未出多少力,怎敢邀功?再说,臣已是国中百官之首,皇上又能赏我些什么呢?”

    李珩语塞,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是啊,他总不能把皇位赏赐给他吧?

    “行了,朕照做就是。”

    散朝之后,杨志安径直回了丞相府,李亮也准备去军营做事时,在宫门口被几个武将拦了下来,几人神秘兮兮的,把他拉到一家酒楼喝酒。

    “你们到底要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

    几人相视一眼,搁下酒杯。

    “李将军,依你看,今日朝上的情形如何?”约莫四十岁的罗将军问道。

    “什么情形?”李亮挑眉问。

    另一人道:“丞相是怎么想的?是否当真要继续扶持小皇帝?”

    李亮顿了顿,思忖道:“这我怎知道?你该直接去问丞相才是。”

    “我们要是敢去问他,也就不会拉着你来这儿了。”

    “那你们觉得如何呢?”李亮不答反问,斜眼扫视他们一眼,“你们认为丞相该怎么做?”

    “当然是推翻小皇帝,自登帝位了。”罗将军压低声音道,“小皇帝昏庸至此,再让他统治下去,咱们大荣恐怕就要完了。”

    李亮保持微笑,坐着没说话。

    梁将军又道:“丞相不愿背上篡位的骂名,我们都明白,但一切当以国家为重,只有他登位,大荣才有中兴的可能,咱们可不能看着他犯傻,将到手的皇位奉还给小皇帝。”

    “可是丞相心意已决,我等又能怎么样?难道拿刀逼着他当皇帝?”李亮故作烦恼道。

    “他不愿当皇帝,咱们可以变相地逼逼他啊。”罗将军笑道。

    李亮表现得很有兴趣:“哦?如何个变相逼他?”

    “只要小皇帝死了,国家无人,丞相不就不得不登位了?”

    闻言,李亮沉下脸来,眸光转冷。

    “你们这是要陷丞相于不义啊。”

    喜欢福运娘子有点田请大家收藏:()福运娘子有点田青网更新速度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