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9章 扶桑(一)

作者:青山羡有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这个大周天下,姓李。

    我们姜家是大周唯一的异性王族。

    所以,每一代世子或者世孙都要留在京中为质。

    我的父亲,便是这一任的礼亲王。

    而我姜云桑,封号清澜,是王府中唯一的嫡出郡主。

    出生在京城,在京中长大,云南于我,是故乡,从来不曾达到过的故乡。

    于我十岁那年祖父战死,父王继位,册封为世子的大哥哥和我,依然要留在这个风云诡谲的京城。

    继续做能让皇帝安心的人质。

    对那个“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的地方,那片站有我至亲血脉的土地,我能做的,只是遥望。

    第二年,嫂嫂给哥哥添了男孩。

    将姜遥。

    名字是我取的。

    哥哥不大高兴。

    那是他第一个孩子,每日盼着他出生,大名儿乳名儿早打了一肚子稿子,结果叫我截胡了。

    可嫂嫂乐意,说好听。

    哥哥就没话了。

    在嫂嫂面前,哥哥从未赢过。

    自然,他也从不曾想赢他的妻子。

    后来嫂嫂怀上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哥哥便迫不及待把自己想好的名字一咕噜全写下来,叫嫂嫂来挑。

    再怎么说,孩子问起来,也是父亲给取的名字么!

    嫂嫂也拿他没办法,可满满一张字的名字,孕妇看一眼就晕,就随手指了一个。

    于是小侄儿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姜敏。

    待到草长莺飞时,姜遥已经会摇摇摆摆的自己走路了,乳母保姆紧张兮兮的跟在他身后。

    姜敏窝在我的怀里笑的奶香四溢。

    而哥哥在给嫂嫂扎秋千。

    仿佛他们还是新婚甜蜜时,孩子是生来给我解闷的。

    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京城里,我们,过得平静而警惕。

    但至少我,有依靠。

    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慢慢过下去。

    直到有一日,大梁挑起了战火。

    屯兵五十万于边境,倾举国之力,势要将云南壁垒打破。

    与云南对峙百年的南晋,亦是蠢蠢欲动。

    战报一封又一封,踏着萧瑟的风,送进京城来。

    未曾谋面的二叔、六叔战死。

    只见过一面的七堂兄、十一堂兄,战死。

    双生的三哥哥战死。

    看着我长大的郝副将下落不明。

    总是同我吵嘴的六哥哥废了一条胳膊。

    大姑姑带着一支娘子军去烧敌军粮草,再也没了音讯。

    我的亲友,为了这片国土,一个接一个殒命。

    而远在京中的昏君,却在朝堂上为了妖妃和朝臣吵着,要废皇后嫡出的太子,立妖妃之子为太子。

    三朝老臣血溅金銮殿,依然劝不住他的昏庸胡闹。

    对这个朝廷,我只替姜家和云南的将士,不值。

    真的不值。

    可是为了百姓,这仗还是得打下去。

    且必须得赢。

    后来,哥哥和将门出身的嫂嫂上折子请战。

    皇帝批复了。

    我和孩子们送他们到城门口,看着他们远去,回到故里,去为云南的百姓而战。

    而在京中,只剩下我与侄儿们。

    那一年,我十四,姜遥两岁,姜敏尚在襁褓纯真。

    于是,我这个未出阁的姑姑便成了小家伙们唯一的依靠,这样的感觉在遥远的来日晌午的阳光下细细想来,还挺叫人满足的。

    索性,皇帝昏庸,尚需姜家固守云南,待我与孩子们倒也客气礼遇。

    可就是因为昏君对云南的依仗,我晓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地方,还有一出场属于我的仗,即将拉开帷幕。

    宫中的宴请,我一向不愿意去。牺牲了那么多的至亲,我又如何摆的出笑脸来。

    可如今在京中,我便是姜家,不想去也不行。

    中秋宴上,觥筹交错,欢歌笑语。

    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除了几位愁白了头的老臣,大约也没几个人想得起,云南的军民还处在战火纷飞里。

    又有谁知道云南的大街小巷,此刻是一片悲寂的镐素!

    那妖妃坐在皇帝身侧,姿态妖娆,珠光宝气,频频与皇后针锋相对。

    而那被酒色几乎掏空的皇帝,俊秀的面孔已经有了虚白之色,可他似乎感受不到自己的里子正在腐烂,连同他那颗心,都在腐烂。

    他享受宠妃为他争风吃醋,浑不在意自己发妻的脸面被人伤害。

    琼浆玉露的喝进他们的嘴里,而我看到的是,他们在喝百姓和我亲族的鲜血,明珠的光辉下,那一张张精致的面孔背后,有无数无声叫嚣的魑魅魍魉,得意的控制着人心的贪婪。

    我不想看。

    出了殿,坐在小花园的中一颗繁茂桂树下的石凳上。

    中秋时节,是桂花盛开到极致的时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清酒一杯,本是最惬意的时候。

    可如今闻在心肺里,却只觉的苦涩。

    不知父亲母亲如何,不知兄弟姐妹们如何。

    我多想,此刻也在战场上。

    起码,我不用看到我们效忠的皇帝,是这样让人失望的。

    夜色如轻纱扬起。

    如墨的夜空里,星光熠熠,与这座宫殿里数不尽的灯火相互倒影,将百姓的疾苦与挣扎隔绝在外。

    我听到有脚步声靠近,转首望去。

    是李韵,我喊他十一。

    他的生母是王嫔,外放小官儿为了讨好时为储君的李潇进献的姑娘,放在穷乡之地确实算的上品美人,可在太子的后院里却也不过中上之姿,被想起的次数一只手掰得尽。

    这样不懂争宠没有背景的美人到了后宫,顶多是末流的陪侍。

    好在她肚子争气,在太子登基前恰好生下了十一,又缝皇帝登基高兴,随手赏个嫔位,住在了里延庆殿较远的启文宫。

    得不到重视的皇子,有时候反倒是太平些。

    至少不必如太子一样,整日处在算计里。

    圆满的月光清冷而明亮,透过枝叶的间隙照在了他的身上,沉稳的紫色泛起淡淡的柔光,他就站在我的面前,神朗而清隽,一双漆黑的眸子里有清浅的悲悯。

    他说:“失望着,失望着,就习惯了。”

    我喜欢听他说话。

    他的声音清澄而温柔,带了一丝出尘的柔情。

    可那温柔里亦是说不尽的失望,是对他的父亲,对这个朝廷。

    可这样的失望,如何能习惯?

    只会在时日的积累里,慢慢深刻。

    他就那样站着,陪我了很久。

    没有说话。

    可是,静谧的叫我安心。

    远处忽起一阵急切而细碎的脚步声。

    我听到有人小太监阴柔的嗓音在飞奔的步伐里含了高扬的笑意,一路奔进大殿,隐约听他说,云南的第一封捷报送到!

    捷报啊!

    我紧紧揪住了半年的心终于有一丝舒缓。

    脚步急切的跟着进了殿。

    我听到了什么?

    那带来捷报的将士说,是大姑姑带着她的娘子军,炸毁了大梁援军必经的一处山谷,断了大梁的支援……

    他说的很多,非常激动。

    可我的耳朵里只清晰的回响着一句。

    我的姑姑,和她的娘子军,也永远埋在了那片乱石下。

    我看到有武将的面色不太好。

    可皇帝在笑。

    笑的非常恣意。

    他高兴,他当然高兴,他可以继续安安稳稳的享受他酒池肉林,宠幸他的美女如云了!

    他说,要册封我为公主,称云安公主。

    那张脸,恶心到了我。

    坐在我身边的十一大抵察觉到了我的痛、我的怒,他伸手拽了拽我几乎垂在地面的大袖衫子,提醒我该谢恩了。

    是啊,我恨,恨不得把他赶下台。

    可是我不能。

    我还得维持我臣子的姿态,恭敬而谦虚的推辞。

    我拜倒在大殿中央的地毯上,那万紫千红的花朵繁复而华丽,听到自己的呼吸,有断裂而压抑的喘息声,一浪接一浪,迫在心口。

    很想吐。

    可我是姜云桑,这一刻代表的是云南王府,若不想让云南被关上不敬君上的罪名,我的嘴角必须得含着得体的笑,仰望神佛一般仰望玉阶之上的昏君。

    “臣不敢领受皇恩,为陛下效力,是我姜家为臣的本分”。

    可我心底一阵阵的发冷,血液里似乎结出了细碎的冰,毫不留情割在我的五脏六腑。

    耗尽了力气,才压制住了泪。

    姜家,云南军,为的是百姓,不是你这个昏君!

    皇帝似乎非常满意我温驯的姿态,挥挥手叫我坐回去。

    然后,不出意料的。

    宫中的娘娘、宫外的权臣,都把目光投向我。

    能替大周守住国门的姜家,在昏君眼里可比什么内阁首辅分量重多了。

    我这个姜家唯一的嫡出郡主,谁能娶进门,在皇帝眼里自然更有分量了。

    即将展开的战争,我只能孤军奋战。

    京中的礼王府很安静,我不懂那么多明争暗斗的算计。

    可寻到了我的援军,有十一在,我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我们的情意不能显露于外,因为时机不到,妖妃还没有把她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我。

    若是让她知道我与十一在一起,十一的太平日子便要到头了。

    我便把我的情意在一针一线里传递给他。

    他见到我,远远的,笑的温柔而深邃。

    他与孩子们,是我在京中唯一的支撑。

    我以为,我们可以在一起,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可事事难料。

    就在一场春和景明里,太子死在了妖妃的算计中。

    而皇后,在丧子之痛里全力反击。

    皇后的亲妹妹是皇贵妃,膝下有四皇子。

    后族权利扶持四皇子上位,可四皇子不稀罕这个位置。

    转身竟把一向与他交好的十一推了出来。

    在那一刻,我看着十一,他明明就在我眼前,我却有一种他在渐渐远去的恐慌。

    我在想,皇后为什么早不肯反击,非要等到太子没了才动怒。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就因为太子还在,皇后与后族都有太多的掣肘,因为他们不屑成为妖妃母子那样的人。

    可如今人都没了,便也没什么可害怕的了,大不了,同归于尽!

    巍巍皇权,或许十一并不在意。

    可我知道,把李家江山渐渐腐败的根基重新垒的结实,是他想做的。

    十一也知道,开国皇帝与曽祖父定下的规矩,未免姜家坐大,姜氏女不为后。

    我不愿意做妃妾,也清楚自己没有那么强硬的手腕去弹压他的后宫。

    而他要争,便必须取皇后为他安排的女子。

    那么,他与我的情分便也尽断了。

    我察觉他的犹豫。

    这样的犹豫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成为我与他之间的一根刺,终有化脓的一日。

    既如此。

    还不如推他一把。

    不久之后,我嫁给了沈祯,这个在我举步维艰的日子里同样给我无数次帮助的少年。

    我同他商量好了,待他登基,我们,和离。

    沈祯只是笑笑,揉了揉我的发,说了一句“安心”。

    婚事办的仓促,因为我怀孕了。

    喜欢卿卿请见谅请大家收藏:()卿卿请见谅青网更新速度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