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三个和尚

作者:关河五十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李星沅变得无计可施,他只得以事权不一为由,奏请咸丰再派“总统将军”前来督剿。

    我让你摆平,你却朝我要人,咸丰很生气,骂李星沅是在故意推诿,此后便将其调往湖南。

    即使到湖南后,李星沅也一刻不能歇,为了防止太平军进入湖南境内,他得继续卖力气防堵,几个月后,便活活累死在了军营之中,并留下遗言:“不能替朝廷平乱,谓之不忠;不能给父母送终,谓之不孝。我是个不忠不孝的人,下葬时不要换衣服,以惩罚我的过错。”

    李星沅的这份遗嘱令咸丰伤感不已,但他这时自己也陷入焦头烂额之中,因为广西局势恶化的速度之快已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1851年3月,洪秀全登基称太平天王,建国号太平天国,而咸丰也是在这一年正式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年号,两人就像在互相较劲一样。

    把李星沅调走后,咸丰命令周天爵代理广西军务。毕竟等他重新物色人选,这个人选再到广西,中间还有一段时间,需要有人先给撑着。

    周天爵其时已年近八旬,然每战必亲临一线,看到临阵退却的官兵,他上去一刀一个,尽显酷吏之风。可他还是节制不了向荣,也照样奈何不了太平军。

    两个不齐心的和尚连抬水喝都做不到,水洒得满地都是。幸好利用这段时间,咸丰物色的那个人已经来了。

    赛尚阿,出身于蒙古八旗。八旗共分三类,依次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到了后来,由于“铁杆庄稼”的压力太大,政府逐渐将部分汉八旗并入绿营,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成了八旗的主要成员。

    赛尚阿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身份,被咸丰任命为钦差大臣,先赴湖南,然后再与广西李星沅进行对调。

    清代自军机处设立后,内阁便失去了实权,但仍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所以有人又把内阁学士称为文宰相。文华殿大学士是学士之首,也可以说是第一文宰相。身为文华殿大学士的赛尚阿从没有出任过省督之类的角色,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督师地方,以往绝少先例。若往前追溯,只有道光时代征讨张格尔时的长龄可算一例,也足见咸丰对广西平乱的重视程度。

    “三个和尚”的故事让咸丰心有余悸。为了避免李星沅所说的事权不一的状况,在送别赛尚阿时,咸丰特赐遏必隆刀。

    遏必隆是康熙时跟鳌拜排一起的辅政大臣,遏必隆刀乃其平时所佩腰刀,不过这把刀真正出名并非他生前,而是身后。到乾隆时期,遏必隆的孙子奉命出征地方,打了败仗,乾隆派人接替,当时就用此刀将其正法,而后果然一战得胜。

    咸丰嘱咐赛尚阿:你到了广西后,谁要是不听你的话或者畏缩不前,就用遏必隆刀砍下他的人头!

    赛尚阿到广西后,周天爵和向荣还在闹别扭,他便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解除周天爵兵权,向荣也降三级留任。

    但是这个处理又是有区别的,周天爵是真靠边站了,向荣却是明降暗升,成了赛尚阿倚重的大将。

    赛尚阿只是个文宰相,“文不知兵”,外界说他能文能武,那都是吹的。他自己对平定广西之乱也并无多少把握,以至于出京时,面对来送别的同僚还流了眼泪。

    当然,文臣就不能指挥军队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南宋时候的虞允文还不是挺文弱,但他能把部将使用得当,于是采石一战,便能成功地阻止金军渡江南侵。

    赛尚阿要走的正是虞允文路线。应该说他走对了,没了周天爵这颗眼中钉,又得到上司的格外器重,向荣抖擞精神,开始使出浑身解数。

    然而赛尚阿来得又太晚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赛尚阿无可奈何地看到,太平军今天这里,明天那里,官兵节节失利,顾此失彼,他手里握着一把遏必隆刀,却不知道到底应该砍谁才好。

    李星沅果然没有看错,源自金田的这支农民军真的太难对付了。如果听任他们一直钻来钻去,“久蔓将不可制”,必须“聚而歼之”才行。

    煎熬了一段时间之后,赛尚阿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实际也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