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面见太后

作者:夏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74章面见太后

    你这丫头嘴皮子还挺厉嗦,我可告诉你,在我面前这嘴巴最好放乖一点儿,你可知这秀女宫住的这些奴婢们,可都归我所管?

    我若是想罚你,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儿。老宫女还真就是仗势欺人,也不示弱,反而还故意放高了自己的姿态,给林夏一个响亮的忠告。

    林夏也晓得宫里这些个老东西不好惹,必竟她们可是有后台的和她对着干,吃亏的怕是只有自己,她便收了收自己那过于明显的厌恶神态,压低姿态道;“奴婢谢嬷嬷的宽恕,奴婢会记得嬷嬷的教导。”

    老嬷嬷嘴角浮起一丝轻蔑的笑意,林夏刚才所以的表情前前后后她可都记着呢;“你这丫头还算聪明,念在你是新来的奴婢,不懂的这宫里的规矩,这次,我就宽恕你一回。跟我去趟慈心宫,皇后娘娘在那儿候着呢。”

    嘁,这话说的多动听,不聪明的猪还真以为,是她心胸宽阔,大慈大悲呢?弄了半天,还不就是怕惩罚了我,没发去向皇后娘娘交差,果真是黄蜂尾上针吶!林夏朝着老宫女的背影吐吐舌头!

    后,便抬步跟着老宫女在皇宫里饶了几圈,已经记不清了。

    进去吧!娘娘在里面呢。老宫女突然停步,表情冷若如霜的看着林夏。

    林夏抬头,望了望门头上的那块红木镶金扁“慈心宫”。

    林夏的心在这一刻突然失衡的噗通噗通跳的厉害,她提着裙摆惴惴不安的走进慈心宫,双目仔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的装饰,用一个词来说;“简洁朴素。”地方是挺宽敞的,只是这装饰,若和皇后的住处比,之间的悬殊就太惊人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老宫女就给她打了预防针,说让她在太后面前说话不要太放肆,否则就是给皇后丢脸,皇后是把她带来见太后?原因是为什么呢?林夏一路上都难想通。

    林夏就纳闷了,就算是她说话不中听,那又怎么着吧?要受罚的是她,跟皇后沾嘛边吶?

    虽然慈心宫的装饰没她想象中的那么奢侈菲,糜,可屋里到处都是古董摆设的气派,还是让她没hold住,两眼只冒金花的瞅着那些古董放电。

    愣着发什么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还在等着你呢。

    老宫女一瞧林夏那副穷酸样,鄙视的低吼了声!

    晕,又是我的贴身管家吗?咋的我干嘛事?她都要出来冒个泡。额只不过,多看了几眼那青铜花瓶,你还不让我承认它值钱咋滴?林夏瞄着老宫女,暗自诽腹!真是个多事儿精儿!

    林夏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宫女走进内殿,便瞧见床榻上坐着一位50左右的老奶奶,看面容还挺精神的,两侧的发颦也只见少许的白发点缀,头颦两边上插了两只珠钗碧玉。

    咋眼看去,太后虽端庄沉静而坐却着显高贵气质,她身着一件棕黄色的裙袍,胸前还挂着一窜偏大的佛珠。

    皇后则是坐在床前左侧的檀木椅上,见林夏进来后,皇后便对太后谦谦说道;“婆母,这是我新选的丫鬟,脑子挺灵活的,儿媳让她说个乐子,给您解解您心中的郁气?”

    说完,皇后就对林夏使了个眼色,林夏明了,老老实实的走上前,朝着太后双腿向地一跪;“奴婢参加太后娘娘,祝太后福寿如山,万事顺心!”

    太后淡棕色的眸子细细的打量着林夏;“起吧!”

    林夏站起身,保持着对太后的恭敬。

    暗忖,没想到,这老太婆还蛮好说话的吗,不像皇后让我上次跪地,还不发起的话。

    皇后那双明艳的眼眸同样也紧盯着林夏,温柔细语;“小夏,婆母今日心情不好,你想个乐子,给婆母散散心中的郁气?”

    林夏全身一个机灵,小夏儿,这称呼也太亲切了吧?鸡皮嘎全起来了。

    林夏向皇后微微颔首,正想对太后开口的时候,太后却发了话;“不必了,哀家知道儿媳担忧哀家的身体,只是,哀家心结未解,没心思听乐子,儿媳好心替哀家操劳,哀家信得过儿媳,哀家就将心中的结说与这丫鬟听听,也好听听她是否有解决之法?”

    林夏听明白了太后的话意,看来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应该挺和谐的吧?

    要不然,太后怎么会将自己的心事,说与皇后身边的丫鬟听,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应该就是说,她信得过皇后身边的人吧!且,太后对皇后的态度,根本就没有疏冷防备之意!

    关于后宫,太后和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林夏并不知情,她在王府的日子里,白月灵和紫儿绿儿都未和她提及过,她只是单单从太后对皇后的表情上臆想着太后和皇后之间关系不算坏!

    太后神情黯淡的看着林夏,思虑片刻之后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哀家就说的简约一些,你且听明白其中的含义就可。”

    几年前,哀家随皇儿微服民间,在一处山间僻静之处遇难,得一农夫相救,哀家为了养伤,就在他家小住几日。

    那农夫之妻对哀家很是照顾,还做得一手农味小菜,很合哀家的胃口。回宫后,哀家对那妇人做得菜回味无穷,甚是想念。

    后来,哀家便让皇儿经常将那妇人招进宫中,为哀家做那地道农家小菜。

    那妇人倒也生性踏实敦厚,一来二往,哀家便把她当成姐妹般相待,哀家本想封她的子嗣为官,也算是报答对他们夫妻二人的相救礼待。

    可惜,她有两女,独有一子,还是一代三野村夫难登大雅朝纲,哀家也曾有意邀请他一家进宫谋职,却也被拒绝了心意!

    那夫妻二人称过惯了山间自由的生活,难以适应严谨规矩的宫中生活!哀家也不好勉强他夫妻二人,为了了表对他夫妻二人的感恩,在皇儿又一次微服民游之时,就将先皇留下的一块免死金牌,让皇儿赠与了那农夫二人。

    此事已过了三年,前阵子哀家在寺院里念佛经,直到我那大孙子成亲之日才返回宫中。

    而后,那妇人却突然带着她那小女儿,和一个三岁大的男孩童,来求本宫为她做主?

    她说,那个三岁的孩童是她女儿为皇上生的后裔,也将那孩童的事与本宫详说了一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