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如鱼得水

作者:东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楚天双眸轻眯,心中思绪万千。

    “齐王府中,为何会有此等高手……”

    初入王府之时,虽不可妄动真气,然九境之感知犹在,初入齐王府之时,楚天并未察觉到府中有高手存在。可在张弘欲自杀之时,楚天却察觉齐王府中有一高手入内,虽不知其境界几何,然楚天料定此人境界绝不低于八境,甚至九境都有可能……

    楚天心中自是惊异,观齐王之状却并无异样。

    楚天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一切似乎都极为正常,然楚天却总感觉有些许怪异,至于怪异之处,却是说不上来。

    于魏县见年过花甲的老人以人替牛耕种,又于深山中见尸山血海,楚天的心已在悄无声息的变化。

    下山之时,楚天有几分迷茫,只想能够活着,能够将昔日欲杀之人送入低语。

    而如今,楚天心中似乎已有了牵挂的东西,或许,是天下苍生。

    至于所谓的朝堂之争,非楚天所欲也。

    三王,楚天并未太过在意,心中牵挂的,唯黎民百姓矣。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犯百姓,则楚天并不想至三人于死地,当然,若知晓昔日欲杀他之人乃是三人,楚天亦会以牙还牙。

    “李箐……倒有几分意思……”

    太子府管事,姓李名箐。

    楚天未曾料到李箐竟会知晓小厮所行之恶事,却也算得上意外之喜。

    张弘为齐王鞍前马后十余载,虽只是一个小小管事,却关乎颜面,且此事定会为楚秋知晓。而楚秋不喜夺嫡之争太过过分,因而楚天并不欲深究此事,且不说能从张弘口中知晓齐王所行见不得光的事的可能微乎其微,再则,若楚天深究,定会惹得楚秋不喜,反而得不偿失。

    查,可以查,却不可由楚天来查,应由楚秋下旨查之。

    马车行知刑部,李箐领着齐王府府兵押着张弘与小厮入内,至于之后的事,楚天却不再去操心。

    马夫架着马车回返太子府,吩咐几声,即有数位太子府府兵将银两搬入府中。

    至于楚天,刚入府门,却见一对硕大的眸子正幽怨的盯着自己,不禁扶额,除了老黄,又还能是谁。

    楚天无奈,只得装作未曾瞧见,扭头,往内府走去。

    却见老黄双眸哀怨至极,却不吭声,只紧紧跟在楚天屁股后面。

    楚天只觉心头有些发毛,遂步伐增快三分,可未曾动用真气,又怎可能快过于深山中皆如履平地的老黄。

    故而楚天不仅未曾拉开与老黄之距,反而更近了几分。

    倏地,楚天双瞳骤然一缩,屁股吃痛,又有一股巨力席卷而来……

    “老黄……你……我圈圈你个叉叉……”

    楚天身躯在飞出去的一瞬间,扭头却见老黄高昂头颅,此刻幽怨的双瞳中已满是不屑与鄙夷。

    一掌拍向地砖,楚天身形于虚空中一扭,避免了狗屎吃的窘迫之状。然因其不敢妄动真气,故连连后退两丈,方未曾跌倒在地。

    “老黄……不是说了定给你找六十六个媳妇儿呢……怎的还要如此……”

    “老黄……老黄……你……你听我解释……你不要过来呀……”

    楚天连连后退,却见老黄步步紧逼,摇头晃脑,牛角铮亮。

    不多时,楚天身后已是墙壁,已至退无可退之境地。

    “老黄……你……你不要逼我……我……我可是九境……”

    楚天抬起双臂,摆出架势。

    却见老黄竟歪了歪扭头,低吼一声,眸中尽是戏谑之色,未曾搭理楚天,径直往后院走去。

    牛尾高高翘起,竟扭了扭屁股,又发出怪声,似是在嘲笑楚天。

    楚天哀怨的望了望老黄背影,一抚额头,不住的摇头。

    “这个老黄……也……也太不是人……不对,也太不是牛了……怎的能为了老婆对兄弟大打出手……”

    楚天瘪瘪嘴,十分无奈,“伤势未愈,不能妄动真气,若老黄一日来这么一下,可怎么得了……”

    楚天摇头叹息,行于后院,坐于龙鳞竹林之下,微闭双眸,调理内息。

    不多时,楚天睁开双眸,轻声道,“备车,去一趟皇宫。”

    ……

    紫宸殿,皇帝歇息之所。

    一张红木桌,上有清茶一壶,杯两盏,两张木椅之上坐有二人,一人为楚秋,一人则为楚秋已念叨许久的孟夫子。

    二人此刻之状并不似君臣,反而更似多年未见之老友,面上皆挂着淡淡的笑意。

    “陛下,多年未见,陛下风采依旧,不似老朽却已是须发皆白,行将就木矣……”

    楚秋笑了笑,道,“诶,孟夫子此言差矣,孟夫子也不过比朕大上几岁而已,若你行将就木,朕该如何,大楚该如何是好……

    孟夫子一笑,道,“陛下放下,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能支撑几年。”

    二人相视一笑。

    沉默片刻,楚秋道,“孟夫子以为,如今之状,却该从何处入手?”

    “欲改如今之状,唯有大变,不然,纵是再如何努力,亦是治标不治本……”

    恰在此时,肖一轻声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楚秋面露诧异之色,道,“因见其伤势未愈故未曾叫他,却不曾想竟不请自来了……让他进来吧。”

    孟夫子双眸微眯,这一路行来,楚天之名他已不知听了多少次,楚天所行之事长安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垂髫小儿,又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孟夫子虽已远离朝堂十年,对朝堂之事却并非一无所知,楚天被幽闭于鹤鸣山修道之事自然也知晓,五年,竟能让人判若两人,让孟夫子亦啧啧称奇。

    对楚天所行之事,孟夫子心头亦是钦佩至极,观楚天所作之诗,亦让孟夫子惊为天人,楚天,果不愧诗仙之名。

    如此,倒让孟夫子想起了来长安之时所遇的那个道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倏地,孟夫子双瞳骤然一缩,眸中尽是惊色,又在眨眼睛化为喜色。

    原来,道人即太子,太子即道人。

    “参见父皇。”

    楚天轻声道,又对着孟夫子微微欠身,面带淡笑,道,“见过孟夫子……”

    孟夫子连忙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道,“太子殿下可折煞老夫也……”

    说罢,孟夫子一笑,又道,“于酒肆之中,太子殿下却是瞒得老夫好苦,老夫当成了个糊涂的酒鬼……”

    楚秋疑惑道,“酒肆?”

    楚天笑道,“父皇,儿臣来长安之时,曾与孟夫子在官道的酒肆之中痛饮三百杯……”

    “原来你与孟夫子倒还是酒友……”

    楚秋笑道。

    孟夫子笑呵呵的道,“才学是比不过了,喝酒嘛,倒还有一战之力。”

    楚天瘪瘪嘴,轻声道,“孟夫子,不瞒你说,比喝酒,我从未输过……”

    孟夫子翻了翻白眼,眸中尽是不服之色,却未言语。

    楚秋望了一眼楚天,道,“你伤势未愈不在府中好生修养,来宫中作甚,可是有事?你的二十万两白银不是已经筹到了么……”

    楚天点点头,道,“儿臣为山南西道之事而来,为长安书院而来,为天下寒士而来。”

    楚秋与孟夫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目光中瞧出了惊异之色。

    楚天又道,“若儿臣所料不差,长安书院院长定会是孟先生,父皇,不知儿臣是否说对?”

    楚秋点点头,道,“若不是不能妄动韩非,孟夫子早就已是长安书院院长,如今韩非既已入狱,孟夫子自当为长安书院院长,以正天下学风……”

    楚天道,“孟夫子觉得,该如何改如今之状?”

    楚秋与孟夫子皆微微一愣,楚天话语之意,与楚秋之前所言别无二样。

    孟夫子躬身道,“老夫不知陛下与殿下是否已嗅到危险的味道,老夫觉得,如今之大楚,若再不思变,则最多再过数十年,定会步前朝之后尘……”

    顿了顿,孟夫子又道,“非是老朽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如此,如今之大楚在陛下治下虽呈中兴之状,然至大楚立国到如今已有四百载,诸制已不合时宜矣。陛下之所以欲动韩非而不敢动,是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引朝堂震动,诸多世家不不满,若严重,恐会天下大乱,幸得太子殿下方让陛下可名正言顺得动韩非。而之所以会如此,并非韩非此人如何厉害,乃因韩非身后有太多太多的人……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人与其牵连,则是因为如今的官选制度。”

    楚天面上露出笑意,孟夫子的想法,倒与他不谋而合。

    “虽有书院,从书院中荐举德才兼备者入朝为官,然该荐举谁,却是书院院长一人说了算,荐举之人是否德才兼备,皆由其一人说了算……而朝中诸多官员亦可荐举,可官员荐举者,九成皆是亲眷或是与其关系匪浅之人。如此,朝堂之上便有了派系之分,无一日不再明争暗斗,真正思虑天下百姓之官,又有几人?若人人皆为百姓着想,这山南西道之祸事或可避免……太祖皇帝之所以兴办书院,便是担忧世家坐大,寒士报国无门,可如今,能入朝为官者,又有几人不是出身名门望族,有几人是出身寒门……如此,有太多德才兼备之士心生悲凉矣……”

    楚秋面色凝重,道,“孟夫子所言甚是,孟夫子应当知晓,朕十年之前便想改制,可惜……”

    楚秋轻声叹气,有些事,却非想做就可以去做的,稍有不慎,恐会万劫不复。

    孟夫子道,“陛下心意老朽自然明白,不然,老朽也不会在此处与陛下,殿下谈及此事……如今的大楚,却与前朝相似矣……若再不思变,世家坐大,把持朝政,到时候群雄割据一方,天下必乱矣……”

    “孟夫子可有良策?”

    楚秋问道。

    孟夫子望了一眼楚天,道,“太子殿下方才言到宫中乃为山南西道,为长安书院,不知是否与此事相关?”

    楚天笑了笑,道,“孟夫子倒是神机妙算。”

    楚天行礼道,“父皇,儿臣便是此事而来,儿臣以为,孟夫子所言甚是,若不思变,则后果不堪设想,这选官之制,必然要变……若不然,纵是倒下一个韩非,亦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韩非,却是治标不治本,儿臣倒有一策,不知是否与孟夫子之策相近……”

    孟夫子一笑,道,“老夫之策只有一字。”

    楚天亦笑道,“小子之策也只有一字。”

    二人相视一笑,齐声道,“考。”

    楚秋眸子一亮,又闻楚天道,“考,查核,考试也。儿臣以为,若要入朝为官,皆需经分科取士,如策问,明算,楚律,明字,诗赋……不分寒门名门,若有才学者,皆可应试,若诸科皆上佳者,则可入朝为官。在此制之前,人人平等,以此绝世家名门越发坐大之势,亦可让报国无门之寒士有入朝为官之机。而这诸多科目皆上佳者,又岂是凭一己私欲举荐之人可比……”

    楚秋眸中尽是骇然之色,双目紧盯楚天,又望了望孟夫子。

    楚天之语于楚秋而言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又太过惊艳,如此,恰可破局。

    又闻孟夫子道,“县有县试,过县试者,可参加郡试,过郡试者,可参加道试,过道试者,可参加殿试,由陛下亲自考察此人。如此层层筛选,选出之人定是人中龙凤,胸有大才,则大楚可兴矣……”

    楚天深深的望了一眼孟夫子,心道,“莫非这孟夫子竟也是如我一般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于是,楚天突兀的开口,道,“奇变偶不变……”

    却见楚秋与孟夫子皆楞楞的盯着自己,眸中尽是疑惑。

    楚天不死心,又道,“平板电脑……”

    楚天皱了皱眉,伸手探向楚天额头,道,“怪了……怎的还会胡言乱语……”

    楚天心头叹气,只得尴尬一笑,心知是自己胡思乱想了,如昔日在鹤鸣山误以为清微老道和自己一样,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一般。

    这世间,总有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而孟夫子,即为此类人,名曰,先驱者。

    楚天连忙道,“方才儿臣真气突有逆流,方会胡言乱语,父皇恕罪,孟先生见谅……”

    楚秋眉头一蹙,道,“肖一,你去唤张太医来。”

    楚天道,“不用如此麻烦,儿臣稍加调息即可。”

    见楚秋目中仍有忧色,楚天笑道,“父皇放心,儿臣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这不,现在已经正常了。”

    闻言,楚秋方才点点头,沉吟片刻,道,“孟夫子与你之策不谋而合,朕思之,确为破局妙法。然大改祖制,这满朝文武定会阻拦,这也是朕的头疼之处……”

    楚天笑道,“儿臣有一计,可解父皇之忧。”

    楚秋一喜,道,“何计?”

    “山南西道。”

    楚天轻声道。

    楚秋眸子一亮,隐约已知晓楚天之计。

    楚天道,“山南西道逆贼一事涉及上下千余名官员,那日朝堂之上百官束手无策,儿臣那日所言之策只可皆一时之急,却未能治本。这上下千余名官员,终究是需要朝廷安排的。而该从何处安排,却是一个难题。朝堂之上诸多派系,定会此事争得头破血流,皆想尽力让自己一系的人入官门,如此,父皇可在众人争吵之际,故作震怒,以分科取士之制,选山南西道一众官员,以止朝堂纷争。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先例,日后自可徐徐图之……而且,父皇不是还有两个老臣么……”

    楚秋面上露出笑意,道,“秦鸿云,狄怀英……”

    三人相视一笑。

    不久之后震惊天下之策,改大楚国运之法在今日诞生。

    大策已定,然细节仍需推敲。

    如鱼得水,何谓如鱼得水,于楚秋而言,得孟夫子与楚天,即为如鱼得水,

    三人由天色尚朗谈至月色渐浓,三人聊得兴起,早已忘记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计,也幸得一旁有肖一,不然,恐真会忘了吃饭为何物……

    “陛下,二更时分了。”

    肖一轻声道。

    楚秋一惊,不曾想时间竟过得如此之快,望了一眼孟夫子,又望了一眼楚天。

    孟夫子满面红光,颇为几分慷慨激昂之意,而楚天则是面色有些许苍白,不禁心头一紧,忙道,“竟已二更时分了,以后的时日尚多,此事亦非一朝一夕可成,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顿了顿,又对着楚天道,“你伤势未愈,不宜奔波,今日就留在宫中歇息吧。”

    楚天摇头,苦笑道,“若儿臣不回去,那头老黄牛或许会把太子府拆了……”

    楚秋只当是楚天故意搪塞,却也不勉强,笑道,“肖一,你送太子回府吧。”

    “诺。”

    “既如此,儿臣先行告退。”

    倏地,楚天似是想到什么,道,“孟夫子,上官青……”

    孟夫子笑了笑,道,“上官青乃老朽弟子,叨扰太子殿下,还请太子殿下你多多提点。”

    楚天一笑,心中之前的些许疑惑已解。

    这世间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巧合,大多巧合回头望去,皆有迹可循。

    【作者题外话】: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好长的一章,求求票票,这几章略显平淡,却又不可或缺,循序渐进,诸位莫急,故事,才刚刚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