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6章 策划谋反

作者:小小甲壳虫33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魏征明白!”

    魏征立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畅快轻松的笑容。

    他早就在等这一刻了,在李密手下做事,太特娘的憋屈了。

    虽然一开始李密听他的话听的比较多,但那仅限于一开始,现在李密权利越来越大,就开始飘了,不知道这天下是谁帮他打下来的了。

    不仅猜忌魏征,甚至还开始疏远他,简直让魏征感到十分不爽。

    假若再过几年,这李密怕不是要直接弄死他。

    所以魏征早早的就开始想退路了。

    就在魏征苦思冥想自己该怎么样才能脱离如今的困境时,徐世绩出现了。

    徐世绩的出现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魏征不可能看不出叶凡的实力,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去追随叶凡。

    但是一开始魏征没名气没势力,所以只能屈居在李密手下,发展壮大,现在自己的才华终于被叶凡给注意到了,他当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改弦易主。

    几个人敲定了想法之后,便立刻开始谋划。

    现在单雄信和他的一些心腹,掌握了李密手下大概有二十五万的军队。

    而魏征和徐世绩各自也都有势力,虽然现在被李密猜忌,剥夺了不少,不过两个人一旦振臂高呼的话,那么也至少能有五十万大军可用。

    所以三个人现在就商量,看还能不能再策反一些人。

    他们想要谋反,并不是叶凡指使的,叶凡从来没对他们下过这样的命令,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纯粹是感觉到了现在瓦岗军和大晋帝国之间,将在近期,或者是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决战。

    而叶凡,将会是必胜的一方。

    为了能够表现自己,为了能够在叶凡手下谋得一个好的地位,徐世绩和魏征等人,都想竭尽所能,在这场大决战里,夺得最大的功劳。

    他们现在身处于瓦岗军之中,有着巨大的天然优势,到时候如果能够拥有百万以上的军队的话,那到时候从李密背后捅一刀,这场大决战,将会很快结束。

    而推动战争结束的主力军,不是叶凡手下的那些大将军,什么秦琼,什么尉迟敬德,什么李靖,都将在他们面前黯然失色。

    到了那种时候,他们害怕叶凡不会优待他们吗?

    立了那么巨大的功劳,叶凡当然会优待他们。

    虽然那样做有着巨大的风险,但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徐世绩一个人的话,或许还没有十足的信心,但是有魏征和他联手,再加上单雄信的勇猛,三个人做到这一点,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三个人就在徐世绩的府里,策划了整整一个通宵。

    ……

    很快,李密登基大典中止的消息,传遍了天下。

    短短几天,就连边疆的罗艺父子都听闻了这个消息。

    如今罗艺父子虽然明面上服从了瓦岗军,并且瓦岗军还要求罗成率领两万罗家军,在李密建国后,就立刻启程前往临川守卫。

    罗艺父子当然知道李密的用心,无非就是想困住儿子,绑住老子。

    把罗成困在他的身边,这样罗艺就有所忌惮,到时候不忠心耿耿都不行。

    虎毒还不食子呢!

    罗艺再怎么心狠手辣阴险狡诈,总不至于连自己儿子都不顾吧?

    但是还没等罗成去临川呢,登基大典中止的消息,就传到了幽州。

    “父亲,父亲,登基大典中止了,是不是意味着我就不用再去临川了?”

    罗成兴奋的问道。

    罗艺也一脸高兴的捋了捋胡须:“这个李密,真是自大,这种时候胆敢堂而皇之的建国称帝,他难道就把叶凡当摆设了不成?”

    “儿子,放心,你不用去临川了!”

    “可是,那祖君彦怎么办?”

    罗成担忧的问道。

    祖君彦,原本是李密的记事参军,后来升为天平令,天平令是李密独创的官职,专管官员,监督将领等职责。

    李密派他来监督罗艺和罗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祖君彦和罗艺走的比较近。

    当年在隋朝为官的时候,祖君彦就和罗艺有过往来。

    而李密从自己的军中寻了半天,也就找到祖君彦这么一个和李密相识的人,所以才派他来。

    否则的话祖君彦一介文官,来监督罗艺,那怕不是来给罗艺送人头来了。

    “放心,祖兄与我乃是旧识,我与他说道说道,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反正这天高皇帝远的,李密也管不到。更何况,李密现在在忙着处理烂摊子呢,他还管得了我们?”

    罗艺一脸自信满满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儿子就放心了!”

    罗成立刻拱手,然后告辞退去。

    ……

    长安,新城。

    这里许多建筑如今已经建起来了,到处都在紧锣密鼓的施工,虽然有很多徭役被瓦岗军给出的高福利给诱惑走了,但叶凡这一年来抽了不少工兵英魂卡,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足足有超过三十万张。

    这就等于叶凡有了三十万比徭役还厉害的工人,这些可都是工兵,效率快,速度快,服从命令听指挥,还不需要给粮食,哪怕是让他们累死累活的做事,他们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正是由于这三十万的工兵,再加上近二十万对大晋帝国忠心耿耿的徭役,没有受到瓦岗军的诱惑,在这里勤勤恳恳的做事,才让长安城的建设如此迅速。

    叶凡领着众官员,走在城内,视察着街道两旁的建筑。

    这些建筑和他预想中的一模一样,颇有一种旧上海的感觉了。

    唯一和旧上海不同的是,旧上海虽然年代久远,但也通了电,哪怕是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繁华的地方,都是一片灯红酒绿。

    但是现在的时代根本就没有通电,所以不可能会有霓虹灯之类的东西出现。

    大家唯一照明的方式,就是用火光。

    所以夜间的办事效率,还是相对来说差了一些。

    不过这些建筑风格和建筑密度,已经和旧上海不相上下了。

    最高的建筑,也到了十四层。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