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结局上

作者:肥妈向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当多媒体大厅的门关上,代表演讲正式开始。
    布幕上刚打上演讲题目,有人在台下高高举起手示意要提问题。
    未开场,有人准备好砸场子了吗?不少人唰唰唰回头观望提问者。再有人盯着演讲台上的演讲嘉宾,接下来主要看谢医生接不接受台下这突如其来的挑衅。
    按理说可以不接受,课没开始讲,提问题的人让人感觉是有种纯粹捣乱的心怀鬼胎。
    只是能站在台上发表演讲的是至少被主办方认同为行业内的技术大佬。大家因此会视演讲嘉宾如同顶尖武林高手站在擂台上接受四面八方的挑战,态度应该是欣然接受而不是断然拒绝,否则可能会在公众面前露出自身实力不足以回答任何问题的技术心虚。
    众目睽睽下,站在讲台上的谢婉莹,左手伸出去,姿态落落大方,指示在旁协助的学生张书平同学,道:把话筒给他。
    谢老师将接受第一个挑战。张书平屏住口气息,遵从老师命令走到观众席中把话筒递交给提问者,递出去时恨不得悄然透视完对方好给谢老师传递对手的信息。可惜他张同学以前没出过国,对这外国佬是完全陌生。没关系,不影响他想暗中瞪死这人,谁让这人明显是来找茬的。
    好在知性优雅的谢老师面对挑战应对自如,举手投足尽显从容不迫,快赶上外交官风采了,这压力瞬时转移到提问者身上。
    提问者就此从举手时的吊儿郎当变成面容肃紧,说明是有感受到对面的压力,可能他也搞不清楚这年纪轻轻的谢嘉宾如何给他压力的。提问者年纪有三十比她谢医生年长,是带着从业前辈的拷问预期来质问后辈的。
    话筒在提问者嘴边,不知是不是没故意,通过话筒传出来的声音很大,让听者如雷贯耳反而是听不清楚他嘴里说的话。
    何况对方说的是地道的英文,对母语不是英文的人来说听起来更像鸟语。
    张大佬这些率队领导不禁一把汗拎到脑门上。
    你说这人嘴里含糊不清的,让坐席中那些说英语的老外一样瞪着眼珠子了,显然一块没听懂。
    整整五六分钟过去,提问者终于把自己要问的问题详述说完。
    听众们呼出口长气,这人简直是在虐大家的耳朵。旁边的人听不清,估计演讲嘉宾更难。
    张大佬有点儿不高兴了,眉头皱着,问任哲伦:这人你叫来的?我让你叫人来捧场没让你喊这种。
    任哲伦摇头:哪有可能是我叫来的。
    不如说老油条师妹本身在台上一站,如明星光环四射,多的是人被吸引过来。他们演讲的这个领域属于全世界热门话题,热点代表多的是竞争对手在关注他们的动向,挑战者是必然有的。
    再说你张大佬早该预计到这点的。
    张大佬唯独没有预料到的是刚开局有人立马急吼吼来砸场。说明如任弟子说的谢同学太吸引人,想埋头装做鸵鸟藏下金子真身难。
    听听这老外提完问题最后不忘来一句挑衅味儿十足的:你能听懂我的问题吗,谢医生?
    嘛的,张书平为谢老师憋红了脸,好想把这家伙一脚踹出门。只是谢老师“好脾气”到没让他把话筒从这人手里马上拿回去,快急死他了。
    在现场旁观的林昊同学和潘世华同学,四只眼眯成线:这人敢欺负他们班上的女学霸,行,等着瞧。素来性格恬淡的姚致远医生憋不住了,不满的眼神对向左晋茂医生:你这個当翻译的怎么不上去赶紧给她帮忙?
    左医生要说:不是我不想,是看得出来,她不需要啊。
    是不需要。论如何和外国人口语打交道她谢婉莹是略懂的,这点上聂加敏早已察觉,所以说对方这点雕虫小技是难不倒她的。简要地说,听外国人口语要捡重点词汇听,外语同汉语有语法,有语法即有重点和非重点。
    提问者叽里呱啦叫做脑子不清。只有脑子自己都搞不清学术问题的人会说话提炼不出学术重点让人听得如云似雾。
    谢婉莹拿起话筒。
    面对她面容上恬淡的微笑,提问者的神态开始僵硬。
    谢婉莹道:你说的是错的。
    英文单词error,先扫下对方的脸了。
    提问者立马焦急,喊:怎么错了?明明白白什么什么的——
    在此人不装腔作势绕圈子以后,其他人算听明白了。这人是看过国陟流传出来的手术视频认为视频有造假的嫌疑,因为视频里没有显示出自动化技术是如何做到的。
    给你全暴露的话,岂不是提前暴露自己的技术专利。所以这人是一边提问一边想套路。
    “你等一下,等我们谢老师先说你怎么错的。”张书平忍无可忍断掉对方不停断的唠唠叨叨。有些人叫人最讨厌的地方正是如菜市场大妈,意图用大声和唠叨想给自己壮势压人。
    学术辩论场,无论国内国外,争执起来是如菜市场。
    okok!提问者挥打手,一脸继续鄙视的高傲姿态,好像让你说这是给你自己最后的辩解机会。
    场内的气氛突然间剑拔弩张。
    是没人想到一开局有人踢馆,也没人想到演讲嘉宾会硬怼,提问者紧跟恼羞成怒。
    眼看矛盾升级到这个地步,如果没有碾压级手段使出,怕是不能让提问者息怒也难以服众。现场给演讲嘉宾的难度在逐级递增。
    与现场其他人的忧心忡忡不同,林昊同学和潘世华同学点点头:没错了,这是谢女王的气质。
    谢同学不怕你来挑事儿,只怕你事儿挑的不够高不足矣让她压死你。
    台上演讲者的话筒传出清晰的学术字眼:你看问题的观点太局限,不能叫导航技术而已,应该叫做人机交互。
    谢嘉宾语速慢,只负责把英文里头的学术用语说标准了,导致让提问者和台下观众们都必须听入耳朵里了不能装作没听见。
    hu
    早参加过单位考试并通过的同学,先一步进入就业单位开始培训和工作。例如先前说到的岳班长、耿永哲、张得胜、李启安、魏尚泉、鲁瑜同学,进了国协各科。冯一聪赵兆伟如愿以偿进入了国陟。让大家有点儿意外的是,很讨厌张大佬的林昊同学最终同样选择了应聘国陟。
    班里拿到证书在等待就业的同学只剩下谢同学和潘同学两位。
    其他同学见状一点都不同情这两人:“他们两个是等着那些单位拿轿子抬着他们如供大神抬进去的。”
    谢同学潘同学:别乱说啊。
    准备供大神的各大单位为大神们开出的优厚物质单罗列出来了。
    先是国陟张大佬亲自拟定的:
    为这两人设立单独的办公室研究室实验室,额外的研究项目分成激励奖金,两位想去科室工作随便两位自己决定。以后两位有什么工作上生活上的特殊要求均可以直接找他张大佬谈。
    这?听都知道绝对不是普通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待遇。
    是挖人家其它单位大佬跳槽的条件!
    莫怪班上其他同学熟知两人实力的,早说这两位是等着单位们供大神。
    张大佬有必要如此款待两位国协毕业生吗?不怕这种条件被单位里其他同事听见后斤斤计较心生不满?
    刚毕业的学生拿到大佬的条件是天生的叫人心生妒忌。
    说到单位这样招人的事儿真不是现在才有的。
    想他张大佬当初毕业被国陟挖,国陟给他张大佬开出的条件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同样如此丰厚。
    而且国陟里的人从不认为挖他张大佬过来是亏本,反而是大大地赚了,之后数年事实证明如此。
    无论哪个年代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自己不太行,单位出资招个厉害的人带自己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儿谁不想,谁会妒忌谁妒忌谁是白痴。
    国陟没人是傻蛋没人会妒忌,相反,一帮国陟人是嫌弃张大佬给人开的报酬不够优厚呢。这些人天天在张大佬和梁院长耳朵边吹风,需要再加码,不能让数年才出一个的天才跑了。
    人类是特别有意思的群居体,只要有一个开始抢,其他人不抢都不行了,会有莫名焦虑症。
    吴院长的焦虑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杨科长随即被吴院长急急招来商议,让他呼叫计划里的“美男”过来。
    “曹勇医生不接电话,短信发来说他早和院长你拟好赌约,不用再说二话。”杨科长拿着打不通对面的手机转述。
    “曹勇他懂不懂,究竟懂不懂!”被叫不用二话的吴院长,气得急得用手大拍桌子,“这事情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前途,个人要明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共存亡的关系,个人要懂得为集体忍耐。”
    “曹勇医生说他懂的,他是神经外科医生怎会不懂,所以一早和院长您说了,勉强人家去哪个科是不行的。这不符合医学常识。院长强人所难是在违背科学精神要被批判的。”
    被下属单面指出他这个医生不尊重医学,吴院长的老脸辣红辣红的,坐在办公椅子上两只手掌使劲儿擦脸。
    杨科长对此是无法说句话的,应该说不知站谁好。
    两方吧,各有各的观点,都没错。
    曹勇医生做事是专业,在专业上出了名的比谢同学更一根筋更敢直言。身为神经外科专科医生,曹医生在专科临床上看多了因被勉强而得病的病人病例,因此不可能支持老顽童的策略。
    吴院长当院长不容易,儿科这个领域最缺人才,国协在儿科毫无传统优势,想跟其它医院抢人太难,否则不会把主意打到这里。
    “找曹医生不行,找陶医生去说说。”吴院长转头要找其他人当说客,想着总不会个个敢像曹勇敢顶他院长的嘴。
    没曹勇的勇气,但个个会躲啊。
    国协里的每个人避着院长电话,说明没人准备帮他吴院长当说客的。
    按照正义感十足的泌尿外科韦教授说:吴院长你这家伙,是只差大家骂你欺负自己人呢。
    为何这么说?
    想你吴院长上其它家医学院挖人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态度的。
    比如挖北都才子过来的时候,可曾要求过宋医生非得去小儿外科。不说远的再说最近的事,挖国都的段三宝医生到国协,人家博士期间研读的是正儿八经的儿科外科,结果段医生都没被你要求去小儿外科,而是段医生要去哪个科就去哪个科工作。
    换到自己医学院的毕业生,你吴院长压根儿觉得不需要珍惜了是不是?
    果然是人类的劣根性,永远是吃着自己碗里看着别人家锅里的最好。
    吴院长这样的心态放在各大招聘单位里头是相当常见:对待自己人永远比对待其他人苛刻到百倍不止,总以为自己人不需要丰厚条件只需要用点感情是看得起你了。
    众人和曹勇更严肃更专业的说法是:我们批判你吴院长违背科学精神违背良心,可想而知你等着被反噬吧。
    反噬的后果很快来了。吴院长是别想坐得住。
    听说其它单位在国陟开出的条件上加码了。
    如国都系的医院抢起人来丝毫不比他国协的领导手软,平怀说准备给两位年轻大神提供人才房,而且不是国协那种旧楼宿舍而是热门的小区电梯房。说是只要两位大神愿意在平怀心脏中心工作满五年,人才房直接无条件送。
    首都的好房子新房子从来没有便宜过的好不好,这送的是大钱。
    平怀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开的条件太阔绰,因为国外给谢同学开的条件才叫做恐怖。
    苏力玛所在的高校为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给谢同学开出的条件是送实验室送项目资金再送房子送一年多少钱奖金,再直接送学位职称。
    谢同学在国际上但凡露过一次脸,世界顶级大佬全记住她了,都知道她兜里揣着科技宝库。
    “你——”那天吴院长跑回家,要求媳妇蒋英同志准备顿丰盛晚餐,“我要在家里招待可能有史以来最贵的贵客。”
    蒋英同志听到老公这话,表示十分吃惊:你招待贵客不找五星级酒店,找我这个老婆做饭?你认为我这个老婆做饭能比得上五星级大厨吗?
    “哎。”吴院长摆摆手让媳妇不要废话,“人,终究要谈感情的,否则你请人家五星级酒店人家也不去人家吃得也不开心。”
    五星级酒店有什么好,吃个饭不见得自由,不如在家里搞个火锅,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对方来吃顿饭会发现,他吴院长是个好说话的老头子的。
    蒋英同志抓住机会嘻笑下老公了:“你打算以什么名义请她来吃饭,是吴老师请学生吃饭吗?”
    “对对对。”早已焦头烂额的吴院长顾不上自己丢不丢脸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