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章 供销合同

作者:好多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新的一天,新气象。
    徐飞来到玩具厂,发现安保集体穿上新工装。
    黑色衣服,黑色胶靴,黑色贝雷帽,黑色武装带,对讲机、小墨镜,工作牌……
    很精神!
    “厂长,早上好!”
    “呵呵,好,很好!”
    回头再让大马打一顿,喊那么大声干啥。
    走进厂区。
    大马正在操练九个小青年。
    作为正儿八经的外企,安保肯定正规化。
    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符合要求颁发tep认证的国际安保证书,并按照从业年限,评估职业等级。
    当初大马提出这个建议,徐飞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而站远处欣赏片刻,再跑到车间窗户下,学班主任偷偷观察。
    流水线工人,身穿湛蓝色。
    仓储搬运工,身穿酒红色。
    登记检验工,身穿灰白色。
    大伙工作都很卖力,严格执行各项生产规定,也全都‘眼里有活’。
    徐飞溜达一圈,来到办公楼。
    老黄和二十名销售,正趴在桌子上,按照泽市地图制订销售计划。
    谁负责哪个乡镇,谁负责供货运输,谁负责监督账目……
    前天,宫局和尚主任帮忙搞定整个市里的供销社,还联系许多学校小卖部,令铺货点高达八十多个。
    换作其它新成立的企业,估计会手忙脚乱。
    而自家用的却是电扇厂老销售。
    就这?
    小事一桩!
    徐飞也乐得清闲,瞅了会,随便开台电脑,开始厂长的日常:泡论坛。
    不曾想。
    过了没几分钟,从未用过的传真机,忽然嘎吱嘎吱响起来。
    众人一时间有点疑惑。
    这特么是啥玩意?
    等纸张吐出一半,老黄方才醒悟。
    “是传真!”
    说着,等纸张完全吐出,拿起瞧一瞧。
    刹那间,目光陷入呆滞。
    徐飞见状,心中一咯噔。
    难道胡诌外企的事,东窗事发了?
    蓦然。
    老黄怪叫一声,拍着大腿开心道:“厂长,大喜事!”
    “什么?”
    “省供销社理事会签署的文件,大概意思是,为进一步加快基层社点改革,即日起,各分社开辟铁皮公司专柜,以供销合作的方式,进行这个试点项目。”
    “省供销社?”
    “是啊厂长,咱们玩具厂要出名了,开不开心?”
    “……”
    前两天还想着,胡诌的外企止步到县。
    尽可能不让市领导发现,否则容易暴露。
    现在好了。
    直接捅到省里。
    徐飞一屁股坐回工位,只感到手脚冰凉。
    但转念一想,既然省供销社批下文件,那就说明没发现tep的问题。
    没被发现,有啥好担心的?
    再说,是省供销社,又不是省大院。
    如此想着,拿起传真仔细查看。
    大概意思是:
    铁皮公司可以在基层供销社设置柜台,销售自产的合格玩具,此次供销合作无需支付供销费用、代销费用,不涉及分红、利润抽成等等,相当于一次免费试点合作项目,受各地市大院监管。
    若同意,签字后,发回传真,等同与省供销理事会社签订供销协议,签订日起,协议生效。
    “什么费用都不用出,这待遇好的离谱,老黄,看看有什么问题。”
    “除了柜台需要咱提供,其它没什么问题。”
    “大伙都瞧瞧。”
    销售们拿传真浏览一遍,再各自琢磨琢磨,“协议内容板板正正,很正规,但对方不要任何费用……这待遇,确实好的离谱。”
    “咱是外企,估计地方想把咱上级公司绑在本地,避免其它区域招商引资。”
    “有道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既然没问题,咱就同意?”
    供销社是单位,不是公司,也不是企业。
    徐飞对协议本就没什么怀疑,只是看到无需任何费用,心里有点不踏实,才让大伙过过目,现在听众人都表示没什么问题,心中再无疑虑。
    拿起碳素笔,写下自己名字。
    而销售们则撤掉之前的泽市地图,换上东山地图。
    再次展开讨论。
    “一人一个市,先去摸摸底。”
    “黄经理联系运输,再安排一个人统筹全局。”
    “不行,人手不够,我联系老顾他们。”
    “把老王也喊回来。”
    “烟城那边有点远,火车运输至少要一天。”
    “不如把烟城、威城划到一个区域,安排两个人常驻。”
    “有道理,东南方向的照市、临市,多是山区,也要这么搞。”
    “网格啊,把东山划成网格,分铁路、高速……”
    众人七嘴八舌,又分别将铺货计划写在小黑板。
    旋即讨论销售计划。
    比如机械三国不适合小朋友,部分供销社只能当做中转站,众人目标是高中小卖部,或大学食堂商超,所以要谈。
    比如传统铁皮玩具适合小朋友,凭借量大价低,覆盖所有供销社,以分红模式激励供销社销售员。
    等确定销售方案、铺货方案、运输方案。
    剩下的就是备货量。
    计算一番。
    东山拥有1900个基层供销社。
    每种传统铁皮玩具,每个供销社供货200件,十种2000件。
    全东山第一次供货至少40万件,以自家产量计算,10天搞定。
    每种机械三国,每个供销社供货200件,前期五个英雄,1000件。
    全东山第一次供货至少20万件,以自家产量计算,5天搞定。
    因此,需要调整生产线,争取两类玩具一周内打包待发,并给外贸订单留下一定库存。
    以及准备第二周补货、第三周补货……
    另外需要制作专柜。
    这个简单,销售们去各地摸底的时候,到了供销社,请销售员帮忙找位木匠,按照供销社腾出来的空地,制作玻璃柜台,差不多一天能搞定。
    “我们现在出发,一人负责一个市,到了地头,先定做柜子,等摸底回来,备货也差不多完成。”老黄拿日历列出行程,复印后发给销售们,“没手机的,跟我去配手机,其它没问题吧?”
    “保证完成任务!”
    徐飞拿出五万现金,“每人预支两千,回来凭票报销。”
    “谢厂长!”
    “剩下的老黄买手机,我在这里等大伙凯旋!”
    “铁皮必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第一次铺货,遇到的问题肯定多。
    但只要解决,以后只负责供货即可。
    徐飞将众人送上已经增加到四辆的金杯大海狮,依稀可以听到:
    ‘搞定东山,接下来就是南河!’
    ‘那我去江北!’
    ‘北河总得有人吧?’
    ‘嘿,想不到咱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老家伙,临死还能干一番大事业!’
    ‘那是小徐厂长不嫌弃咱落后,敢聘敢用。’
    当金杯大海狮消失在玩具厂门口。
    乡长推着自行车走过来,“小徐,我看咱这厂子整的也差不多,开业庆典什么时候举办?你可不能再推脱了。”
    “一周后怎么样?”
    “行,我跟乡书记知会声。”
    俩人一边说,一边走进办公室。
    乡长看到传真,拿起瞧一瞧,“这……”
    “怎么了领导,有问题?”
    “没问题,对玩具厂有很大好处,对总社也有很大好处,但……我怕你没钱。”
    “啥意思?”
    “你要知道,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咱黄泥岗供销社,有小娄,那是因为中专最后一批毕业生,刚好下来实习,凑巧供销社没被搬空,然后腾了个岗位。
    其它地方……如果供销社已经关门,自然不会有人员安排。而以我推断,1900个基层供销社,至少有1000个没开门。”
    “???”
    “房子空了,没人没柜台,开门干啥?所以,人家让你提供柜子。”
    “那我提供了柜子,是不是也要提供人?”
    “对啊,要不然谁卖货?”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