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9章 荀彧的谋划

作者:乔木1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我荀彧辅佐的是那个立志做征西将军,匡扶汉室的曹操,而不是篡汉自立的奸雄曹孟德。”
    荀彧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声的说道。
    只是陈轩却摇头。
    “当初你荀彧在袁绍帐下做事,袁绍四世三公之后何等人物,可你一眼便看穿他的品性,离开他转投曹操。”
    “说明你荀彧眼光之毒辣,看人之精准,可现在一句看错了曹操。”
    “可你即便一时看错了,也早该看出曹操的心性,为何偏偏到了最后,要功成名就之时,这才表露自己忠汉之心。”
    “在我看来,这说不通。”
    陈轩死死的盯着荀彧的眼睛。
    其实他心中早有猜测,只是想要听荀彧亲口说出。
    被陈轩这么盯着,荀彧感到身上有些不自在,最后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看来我是无法瞒过你冠军侯。”
    “都说比干长了七窍玲珑心,我看你比比干还多一窍啊!”
    荀彧苦笑一声:“荀彧苦读诗书,人称我有王佐之才。”
    “早年被举孝廉出任守宫令,董贼乱政以后,我不欲与他同流合污,便弃官归乡,带领宗族避难冀州,并投到袁绍帐下。”
    “只是后来我发现袁绍虽是名门之后,但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才,便又转投曹丞相。”
    “其实我早就知道这天下的诸侯,没有一个是真正要匡扶汉室的。”
    “毕竟人性之贪婪,权力掌握在手中,谁又不想当皇帝呢?”
    “而我之所以还愿意辅佐曹操,便是因为我这一身的才华,我不愿将它埋没。”
    “男子汉大丈夫活这一世,终究不能默默无闻。
    荀彧说到此处,脸上露出几分豪迈。
    的确,正是因为有他的辅助,曹操这个一开始不被世家看得起的宦官之后,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才。
    因为荀彧的识人之才,郭嘉,荀彧等谋士才能得到重用,才有了曹操今日的成就。
    他的确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既然你一切都知道,为何这个时候要表露出忠于汉室,忠于当今天子的态度呢?现在不才是你该享受自己成果的时候吗?”
    陈轩开口问道。
    “不论曹丞相多么具有雄才伟略,也不论他能给这天下人带来什么,但篡汉而立终究是逆贼。”
    “我若不表明立场,岂不是与他同流合污,遗臭万年。”
    荀彧说完。
    陈轩顿时明白了。
    荀彧明知道忠汉会遭到曹操的忌恨,依然选择表露自己的态度,便是不想遭受骂名。
    之前辅佐曹操是为了施展才华,之后忠心汉室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说到底,荀彧并非真正的忠心汉室,而是爱惜自己的羽毛,为了生前身后名。
    在许多人眼中,死了以后的名声并不那么重要,但也有一些人会特别的注重,就比如荀彧。
    而且他了解曹操,哪怕他再怎么惹怒曹操,最后死的也仅是他一个人,他的后代依然可以得到曹操的优待。
    之前无论荀彧辅佐曹操,还是后面反对曹操,都是为了一个名。
    如此看来,荀彧的一生是成功的。
    生前他无愧“王佐之才”四个字,死后又得汉室忠臣之名。
    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对荀彧而言,这样的人生便是圆满的。
    想到此处,陈轩主动举起酒杯。
    “文若,这是你所追求的道,我无法劝你什么,只是同样你也要想好要承受的代价。”
    陈轩知道荀彧晚年是十分凄苦的,其实现在的荀彧已经尝到了这种感觉。
    “或许自己想办法可以保住他的性命,也不枉朋友一场。”
    陈轩这样想道。
    一直到深夜,陈轩才离开荀彧的府邸。
    荀彧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吐露过他的心声,今日和陈轩讲完以后,便觉得舒畅了许多。
    第二日,陈轩又去看了郭嘉以及自己办报纸的衙门。
    郭嘉如今身体状况极差,陈轩去的时候看到消瘦了很多。
    虽然因为陈轩的出现,郭嘉并没有那么早死亡,但看样子也没有几年好活了。
    第三日,程昱来陈轩的府上拜访,还有其他许昌城的官员,也纷纷前来。
    不过除了一些重要的人物,剩下的人,陈轩直接让下人给挡了回去。
    第五日的时候,曹丕也来了。
    如今曹丕坐镇许昌,执掌着许昌城的军政大权,可谓是意气风发。
    而且曹操已经明确立曹丕为继承人,如今在许昌,几乎没有敢和曹丕作对的势力。
    “学生见过老师。”
    曹丕来了以后,立刻向陈轩行礼。
    陈轩坦然受了曹丕这一礼。
    作为老师,即便不说现在,即便日后成为了魏王,依然要行晚辈之礼。
    就因为这层关系,许昌城不知道多少人羡慕陈轩。
    但他们忘了一点,若没有陈轩,曹丕哪有如今的地位。
    “老师回到许昌,我这几日政务繁忙,第五日才来拜访,请老师恕罪。”
    曹丕坐下以后,陈轩命下人奉上了茶水。
    “还是正事要紧,我这次悄悄回许昌,就是不想麻烦太多人。”
    陈轩说道。
    茶喝到一半,曹丕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请说,你我师徒不必遮遮掩掩。”
    陈轩开口道。
    “好。”
    曹丕点了点头。
    “听闻老师把匈奴人刘岩给抓了起来,那刘岩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却是匈奴人在我许昌的人质,若他出了什么事情,恐怕北方匈奴各部落要引起动乱啊!”
    “原来是这事。”
    陈轩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让他出事,只是让他丧失生育能力。”
    “试想一下,刘岩或者他的后人活着,只要给他机会,那匈奴总有一日还能团结起来。”
    “可若刘岩没了后代,匈奴各部落为了单于之位,必定争夺不休。”
    “如此他们自己便把力量耗光,自然也没时间来给我们捣乱。”
    “而我之所以只是废了刘岩,而没有杀了他,便是因为只要刘岩没有真正死去,匈奴就不会发生大的动乱。”
    听到陈轩的话,曹丕顿时点头。
    “好,学生明白了。”
    “还有什么事吗?”
    陈轩问道。
    “没了,学生那就告辞了。”
    等着曹丕离开以后,陈轩却露出几分疑惑。
    他原本以为曹丕还会为执金吾董安的事求情。
    毕竟董安的哥哥董昭可是魏郡太守,是曹丕的人。
    没想到曹丕竟然根本没提这茬,这倒让陈轩对这个学生有些看不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