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父子联手坑吕氏

作者:天下大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坑亲家?
    朱元璋看向了自己大孙,下意识摇头道:“寿儿,你说常遇春的常家?”
    “不成不成,咱可不干这缺德之事!”
    朱寿一脸懵逼的道:“老头子,你想哪去了?”
    “常家于国有功,还是顶尖勋贵,孙儿吃饱了撑的去坑常家?几个脑袋够掉的呀?”八壹中文網
    “孙儿要坑的,乃是太子妃吕氏的吕家啊!”
    “啊?”
    朱元璋眼睛一下瞪大,尴尬的地道:“寿儿,你说的亲家,原来是吕家啊……”
    “是呀是呀!”
    朱寿嘿嘿一笑,露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道:“老头子,吕家乃是国戚,且又是江南士族之领袖!”
    “可偏偏,这个家族不思陛下隆恩,净干狗屁倒灶的事,那不坑他、坑谁?”
    “咱们爷孙,这是为国除害、为陛下分忧啊!”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对对对!”
    朱元璋重重点了点头,很是笃定地说道:“这吕家,咱们爷孙坑定了!”
    说这话时,他一脸的坦然。
    在他的心里,对于儿子朱标这一脉的亲家,向来只认常家!
    他朱元璋,这辈子也只认常氏这一个儿媳!
    至于太子侧妃吕氏也好,江南士族吕家也罢,就是驴、是桥!
    卸完了磨,杀!
    过完了桥,拆!
    眼下,正是卸磨杀驴之时,坑死拉倒!
    想到了这,他便饶有兴致的问道:“寿儿,你这坑,是怎么个坑法?”
    “很简单呀!”
    朱寿笑嘻嘻地道:“正好,吕家不是被陛下勒令全族罢官、永不录用?”
    “那朝廷大可以遣人去吕家,就说只要吕家顺从朝廷,带头施行摊丁入亩之策,还可以继续入朝文官!”
    “不成!”
    朱元璋面上带了一抹冷色,说道:“圣旨一出,岂可毁改?”
    “尤其是吕家,居然敢包庇三家通倭,陛下罢了他们全族的官,都已经算是从轻发落了!”
    “岂可再叫这帮混账,尝到半点的甜头?”
    朱寿笑了一下,意味深长地道:“老头子,这你就不懂了,不叫吕家看到甜头,他们又岂会奋不顾身往火坑里跳呢?”
    “寿儿,你的意思是……”
    “不可入朝为官,便意味着门楣难存,不出两代,若无转机,吕家就得疯狂衰落,跌出江南士族之林!”
    “当一个无权无势的地主,和当一个权势滔天的顶尖士族,傻子都知道咋选啊!”
    “一旦吕家甘为朝廷马前卒,那朝廷可再施一计,拉他们跌入真正的深渊!”
    朱元璋一下来了精神,忙问:“啥计啥计?”
    朱寿露出一个缺德的笑容,贼贼地道:“以利驱狼逐虎!”
    “朝廷可许诺吕家,只要他们拉另一个士族入伙,一同施行摊丁入亩,便可少纳一成的摊丁田税,拉两家入伙,就少纳两成的税!”
    “打个比方,吕家拉杨家入伙,作为自己的下家,杨氏又拉了顾家入伙当下家,那杨氏也可以少纳一成的田税!”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待大半的士族跳了火坑,这摊丁入亩之大势,也就成了!”
    说完,长呼了一口气。
    得亏啊,当年被传肖关了几个月小黑屋,不然还真搞不懂这个坑爹的模式。
    朱元璋听罢,则是眼前一亮,整个人很是激动。
    这路子,有点意思啊!
    一个坑一个,坑出个连环套!
    可很快,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叹口气地道:“寿儿,办法好是好,可有取巧之处啊!”
    “万一吕家拉了十个下家入伙,这田税岂不是不用交了?”
    朱寿嘿嘿一笑,很无耻地说道:“老头子,你忘了人心之险恶啊!”
    “一旦尝到了甜头,别的士族岂会坐看吕家争抢下家?”
    “这帮人为了自家之利,还不得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到时候,朝廷坐看江南士族窝里斗就是了,等他们发现这是个坑,也为时已晚了!”
    “再退一万步来说,舍几家之利,而得天下士族田税之收,又有何不可呢?”
    朱元璋顿时一拍大腿,激动的道:“好!大孙这办法绝妙也!”
    “要说缺德,还得是你这娃子八字缺德啊!”
    朱寿脸色一黑。
    无耻爷爷!
    孙儿告你毁谤啊!
    可很快,他便嘿嘿一笑,道:“老头子,孙儿说了这么多,你觉得,够不够谏言陛下的了?”
    “够!够了!”
    “咱这就找那个大官,把这法子献给陛下!”
    “去吧去吧!”
    朱元璋转身迈步出府,登上马车,一路回到皇宫。
    刚回到谨身殿,一眼便见朱标颤巍巍的站在了大殿门口。
    “咳咳……”
    朱标迈着沉重的步子,连忙迎上前去,拱手道:“父皇,儿臣代老四,向您请罪来了!”
    对于燕王朱棣提前入京一事,由朱元璋的首肯,他也得到了消息。
    出于对诸弟的爱护,这才拖着病体,赶紧过来消一消父皇的火气,免得朱棣遭到雷霆责罚。
    不料,朱元璋一点也没恼,笑呵呵地道:“标儿莫怕,咱压根没生老四的气!”
    朱标一下愣了。
    往常诸王坏了规矩,父皇少不得教训一番,尤其老四犯的还是逾制之举,还不得被父皇扒层皮啊?
    父皇这是咋了?
    转性了?
    正疑惑之时,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标儿,往后老四再犯了事,咱也不追究他的过错了!”
    “不过……”
    “轮到你抽他的时候,下狠手之余,记得要给他留口气啊!”
    朱标听得更傻了,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断言道:“父皇莫闹,老四是儿臣一手带大的,爱护于他还来不及,岂会抽他呢?”
    朱元璋笑而不语。
    傻儿子!
    等雄英认祖归宗,你晓得那孩子忽然成了你的大兄弟,爹看你抽不抽老四就完了!
    接着,他便亲自把朱标搀扶进了谨身殿,笑道:“标儿,有个事,咱要跟你说一下子!”
    “父皇,啥事啊?”
    “咱要动一动江南士族的根基!”
    朱标眼睛瞪大,震惊地道:“父皇,万万不可!”
    “我大明正值百废俱兴,此时动摇江南士族的根基,定会引起士族反扑,大大不妥啊!”
    “放心,咱这有一个万全之策!”
    说罢,便把摊丁入亩之计,全盘说了一遍。
    朱标听完之后,面色剧烈的变幻,拱手一拜:“父皇,此计虽妙,亦可施行,却也会给您惹来滚滚骂名!”
    “史书上,少不得要给您扣上一顶昏君、暴君的大帽子!”
    “这骂名,还是由儿臣来背负吧!”
    朱元璋顿时一愣,失笑道:“你这娃子,孝顺归孝顺,可这骂名,咱也没打算要背啊!”
    “还有,这滚滚骂名,你这娃子也不用背!”
    啊?
    朱标一下尴尬了。
    原来,是孩儿自作多情了……
    老爹不地道啊!
    老爹不背,也不叫自己背,那谁来背这天大的骂名?
    也就在这时,朱元璋凑上前来,跟他的大孙子朱寿一样,露出一个缺德的招牌笑容。
    “标儿,你说咱们爷俩,叫你的侧妃吕氏背这骂名咋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