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七章 探花?没兴趣!(万更求订!)

作者:未莫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秦嗣源究竟拥有着多大的能量和后手,看过电视剧的许易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过这些事情就没必要当着对方的面全部讲出来了。
    有些事情,轻轻点一下就好。
    说的太透了,反而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不知道秦老、康老找我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许易直接转移了话题。
    秦嗣源和康贤对视一眼。
    康贤哈哈一笑,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听闻江宁城中出了许公子这样的俊杰,所以一时好奇,忍不住想叫你来交流一下,许公子还望不要见怪!”
    “呵呵,当然不会。”
    许易再次呵呵一笑。
    这两人明明是刚刚才知道自己的具体实力,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原因呢?
    虽然知道他们之前想叫自己来肯定不是这个原因,但许易却也没有刻意去点破。
    不管怎么说,在官兵严查这件事情上,这两人也算是帮了自己一个忙,虽然他自己不一定用得上,但这个情还是得记一下的。
    在三人都是装刻意糊涂的情况下,没多久,三人竟然真的互相交流了起来。
    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军国大事······
    他们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越聊,秦嗣源和康贤就越加惊讶。
    因为他们发现,许易对于这些方面竟然样样精通不说,而且每一种都非常厉害!
    甚至有些方面,令得秦嗣源和康贤都深感自愧不如。
    要知道,这两人绝对是这天下最富有智慧的那一批人!
    秦嗣源不必多说,曾经的朝廷左相,真正的桃李遍天下,如今朝堂之上的多位大臣都出自他的门下。
    其政治能力更是厉害无比,一个能够治理天下、而且让大明朝在他手中治理下蒸蒸日上的人,其各方面的水平不用多说。
    康贤虽然从来没有过一官半职,但所知所晓甚至还要超过秦嗣源,尤其是在士林中的声望,他更是凭借着绝对的硬实力让天下文人都为之敬佩!
    以他们两人所拥有的学识和智慧,不说天下无有比肩者,但也是极少数人能与他们相比。
    可就是如此的二人,在一番交谈后,他们竟然发现自己的学识似乎还不如许易这个十八岁小青年?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妖孽?!’
    秦嗣源和康贤对视一眼,尽皆发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天才他们见过很多,无论是小小年纪就能将武道修炼到先天境界的武道天骄,还是年纪轻轻就可以拥有令人惊叹学识的少年天才。
    他们都见到过。
    但同时将两者都拥有的,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要知道,无论是武道还是文道,这些可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钻研的。
    任何一个人,能够在十八岁的年纪,达成任何一项成就,那都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能够同时将两个方面都做到极致?
    他们至今为止也没有见到过。
    不对。
    应该说他们至今为止也只见到过许易一个人!
    两人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怪不得许易刚才那么‘率直’。
    换做是他们,小小年纪拥有如此成就,恐怕比许易还要更加‘率直’得多!
    这不是骄傲不骄傲的问题,真就是实事求是而已啊!
    一番交谈下来。
    秦嗣源和康贤对于许易越发的重视了,觉得就算不能将许易收入麾下,能与其交好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秦嗣源更是忍不住开口道。
    “不知道许公子有没有继续参加科考的想法?以许公子的学识,如果参与科考,状元不好说,一个探花理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虽然对于许易的学识相当钦佩,甚至很多方面连他都感觉有些自愧弗如,但科考这种事情······
    倒不是说有什么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科举考试还是能保证相对的公正的。
    可由于主考官的不同,他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最后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以许易展现出来的知识,秦嗣源可以保证他绝对可以进入到前三,但状元能不能拿,还是得看最终做决定的皇上。
    “不了,我志不在此。”
    许易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地说道。
    虽然带上一个探花的名头好像挺不错的,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但问题在于,从乡试到最后的殿试,至少要经历一年多的时间。
    有那个时间,许易不说已经天下无敌了,怎么说也能成为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了。
    在这个世界上的顶尖高手,可远远不是一个探花或者状元所能够相比的。
    如果许易真的想当官,成为江湖顶尖高手后,直接去找皇帝要个一官半职,那都是朝堂中的真正实权大人物。
    像是铁胆神候朱无视、神侯府诸葛正我、六扇门的捕神等等,他们这些人都掌握着极其强大的权力,即便是蔡京这样的宰相面对他们,也得忌惮三分。
    状元、探花每年都有,但这些状元和探花想要成为宰相,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就为了一个看起来好听的名头,去做这些无所谓的事情,对许易来说显然是很不值得的。
    “真是可惜了。”
    秦嗣源叹了口气,心中感到甚是遗憾。
    在刚才的时候,他其实有过将许易收为弟子,并且将自己的一切都传给对方的念头。
    这里面除了许易展现出来的超高学识和见解外,还有许易对于外敌的态度和他一模一样——都是强硬的主战派!
    在他的培养下,他的弟子中虽然也不乏主战派,但他们要么心思不纯、想借此谋夺政治资本,要么是能力不行,就算态度强硬,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无法接手他的一切。
    许易就不一样了,不仅个人态度有了,自身的能力更是没得说!
    就刚刚那短短的一番交流,直接令得他和康贤都有些自愧弗如。
    虽然这些都是嘴上说得,没有经过实践,不知道最终的效果会怎么样,但拥有着如此丰厚的学识,秦嗣源相信,许易只要稍加打磨一番,就绝对会成为一个不逊色于他、甚至更胜一筹的接班人!
    只可惜······
    许易的意向并不在于此。
    秦嗣源对于自己的观察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从他刚才关注许易的表情、语气来看,许易真的是一丁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
    ‘这又是一个一心想要追寻武道的人!’
    秦嗣源心中苦涩。
    为什么天下间最杰出、最优秀的那一批人,都去追求武道了呢?
    难道治理天下,让天下百姓都过得更好,这不是一种更好的追求吗?
    他表示无法理解。
    一旁的康贤微微摇了摇头,知道自己这个老友又陷入到那个问题之中了。
    追求武道有错吗?
    当然没有错。
    这不仅可以让人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而且如果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照样可以获得滔天的权势!
    甚至相对于他们这些‘普通’人,他们的权势会更加稳固,因为他们手中权势的基础,就在于他们身上的力量!
    只要他们这一身力量还在,他们便完全不用担心其它问题。
    像是秦嗣源,曾经一度做到了当朝左相的位置,从掌控的权势来看,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毫不夸张。
    可结果呢?
    皇帝一旨令下,说罢就把他给罢了。
    换到相同的类似情况,皇帝可以把铁胆神候朱无视给一撸到底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除非能够将朱无视直接干掉、或者让朱无视自愿放弃手中的权力,否则皇帝也只能打压、敲打朱无视,不可能直接将对方一撸到底。
    这就是拥有强大个人武力的优势!
    就算是说一不二的皇帝,也不得不对这样的力量给予几分尊重。
    在这样的世界观下,许易的选择和做法,康贤还是表示自己相当之理解的。
    十八岁的先天武者,这样的天赋天资,最多不过十年,怕是便可以踏足顶尖高手之列,何必非要跑到官场那个是非场上蹉跎时间?
    “来来来,喝茶、喝茶!”
    康贤招呼着两人一起喝茶。
    此时此刻,三人倒真是有些好友相聚的意味。
    三人又聊了一通,因为都是学识渊博之辈,谈话之间都自觉有不少的收获。
    包括许易在内也是如此。
    他发现秦嗣源和康贤两人的许多见解,或许不能成书、成体系,但却能够带给他某种灵光和启发。
    甚至就连他的一些武技内功,仿佛都有种找到了方向,能够继续往前进步的感觉。
    虽然秦嗣源和康贤都不是什么强大的武者,但到了他们的这个层次,很多知识其实已经开始触及到更深层次的道理,那是能够和武道共通的!
    “如果让他们系统地整理一遍自己的知识,达到黄裳那样的境界可能不太行,但由文入武,成为一个不错的武者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尤其是在这个天地灵气浓郁的世界,就算他们在有生之年成就先天武者,许易觉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许易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很愉快,不过他最终也没有忘记了自己来此的目的。
    “秦老、康老,不知道你们对镇南王府有什么了解吗?”
    许易状似无意间地问出了一个问题。
    他来到这里,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看看秦嗣源和康贤找他有什么目的。
    二就是为了镇南王府了。
    从宋宪那里知道苏家已经被镇南王府盯上了之后,许易就一直在想自己该如何破这个局。
    在镇南王府、或者说镇南王世子和叶孤城的造反过程中,贡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道具!
    在叶孤城定下了和西门吹雪的‘月圆之夜、紫禁之巅’的决战邀约后,皇宫内就开始为此而做准备。
    作为叶孤城和西门吹雪这两位当代传奇剑客的巅峰一战,自决战消息散发出去后,就引起了整个江湖的关注。
    无数剑客、武者奔赴京都,想要观看这一场惊天大对决。
    但紫禁之巅是什么地方?
    那是大内皇宫啊!
    这种地方,肯定是不能让什么人都进去的。
    这不仅是关乎到朝廷权威的问题,也关系到皇上极其所有皇室成员的安危问题。
    但完全不让任何人进去观战,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万一这些武者们冲撞、硬闯怎么办?
    不要怀疑,这些武者是真的敢做、也可能做到这样的事情的!
    皇室虽然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但也不可能同时抗衡如此多从天下各地赶来的高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某位大太监给出了一个主意。
    通过发放‘仅有’五条的绸带(贡品),限制观战的数量,这样不仅可以将人们的目光从皇宫上面转移到绸带身上,大大降低皇宫自身的压力,同时还有可能让这些江湖中人为了争夺绸带先去打一架。
    死的人多了,皇宫的压力也就更小了。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出现的绸带远不止五条,进入皇宫中的人也远远不止五个。
    为了能够限制这些人,皇宫不得不临时抽调了大量兵力,甚至就连皇帝身边的人手都被调开了大半。
    可以说,叶孤城等人能够差点造反成功,这些绸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今镇南王府盯上了苏家,而且还是因为今年的贡布问题,如果许易所料不差,他们之后将要‘负责’的就是这关键的造反一环了。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这应该就是苏家最真实的写照了。
    造反的下场不用多说,一旦叶孤城他们造反失败,作为‘帮助’他们造反的苏家,绝对就会成为首个被灭掉的对象!
    虽然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苏家根本就没想过要造反,但皇帝和朝廷听不听他们的解释,那就说不好了。
    这是你们苏家送上来的贡布,说好了只有五条,结果突然间出现了几百条,伱说这和你们苏家没关系?
    许易自己都觉得有点不相信。
    没办法。
    为了保住苏家,许易只好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先把敌人给弄死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