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5章 上医医国

作者:俺叫刘可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酒醉熏熏的朱载圳回到了东宫。
    黄锦迎了上来伺候。他闻到朱载圳一身酒气,一脸坏笑的说:“太子爷,自从鞑靼入寇。您就没让太子妃、侧妃们侍过寝。要不您看今晚?”
    酒是色媒。
    对于一个二十五岁的壮年男子来说,这种事儿不提还好。一提就受不了。
    朱载圳道:“让何妃侍寝吧。”
    何芳晴脸像年轻时的刘亦菲,身材像柳岩。她一到朱载圳的寝榻上,便是一场火星撞地球、大卫与歌利亚一般的酣战。还是通宵夜战那种。.??m
    第二天清早,黄锦过来叫起。一连在寝宫门口喊了八声,朱载圳才懒洋洋的起身,洗漱更衣前往皇极殿坐朝听政。
    上朝的文官们都看出来了,今早太子爷精神萎靡不振。
    严党的魏谦吉是个资深马屁精。他出班道:“臣有一事,要谏言太子爷。”
    朱载圳问:“哦?什么事?”
    魏谦吉道:“太子爷,皇上将九州万方交托给您。勤于政务固然是您的美德,可您也要保重身体啊。
    今早看您面有倦色,一定是昨夜处理政务到深夜累着了。”
    朱载圳有些不耐烦,说了一句:“胡说八道。孤昨夜是宠幸太子妃,为大明皇族开枝散叶累着了!”
    朱载圳这个太子十分率真。
    一众官员见魏谦吉碰了一鼻子灰,十分好笑。但又不敢笑。
    终于,唐顺之憋不住笑出了声。笑是会传染的。官员们也都憋不住,笑了出来。
    连朱载圳自己都笑了。
    朝臣之中,只有徐阶没有笑。他高呼一声:“太子爷白天辛勤国事,晚上还勤力为大明开枝散叶,这是朱明皇族之福,大明之福!”
    徐阶这个自诩清流领袖,文官楷模的人,竟也拍起了低级马屁。
    没办法,谁让朱载圳大明自开国以来第一强势太子呢?徐阶不得不低头。
    拍马屁就是低头的信号。
    朱载圳收敛笑容:“好了好了,笑话说完了。该议正事了。宣陈炬。”
    不多时,陈炬走进了皇极殿。
    朱载圳问:“大明镖局的事筹备的怎么样了?”
    陈炬拱手作答:“回禀主子爷。皇家镖局选址在了南城织锦街。
    直隶二十四卫的青壮正在陆续进京,到镖局内登记上册。
    供镖师居住的营房选在了原亲军卫的军营。”
    大明的中央官署区位于正阳门北的东西两侧,紧挨着皇城。皇家镖局并非衙门,故而选址在了南城。
    陈炬继续说道:“另外,遵主子爷谕令。奴婢已将皇家镖局的事告知了京城商会。
    已经有不少商人询问镖红价,准备今后专门委托皇家镖局运送货物。”
    朱载圳吩咐陈炬:“三万镖师,不能全都集中在京城一处。要在两京一十三省建立分镖局。”
    陈炬拱手:“是。”
    朱载圳道:“诸位臣工,孤打算用这三万镖师和全国十四万里官道、三千家驿站,打造出一张覆盖全大明的货物运输网。
    孤预测,用不了五年。三万镖师的人数将会翻十倍!”
    一众官员齐声高呼:“太子爷英明!”
    官员们就是这样,凡是伤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他们就搬出祖制反对。
    凡是有利于他们利益的事,就算明显违反祖制,他们也会高呼“英明”。
    朱载圳这么干,是典型的违反祖制。
    洪武二年,太祖爷曾下过明诏“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运送民间货物,显然不是军国重事。
    洪武二十六年,太祖爷又颁布《给驿条例》。规定“非官事不许给驿”。
    按理说,文官们整天把祖制顶在脑门上,他们此刻应该齐齐蹦出来反对。
    但他们却齐声支持。因为用官道、驿站运送民间货物,对他们有大大的好处。
    这帮当官的在大明各地有着诸多生意。
    譬如大理寺少卿王远唯,今年夏天就遇到一件糟心事儿。
    他在福建的茶行往京城运送了两万斤茶叶。因为山高路远,运到京已经受了潮。
    他折本七成才勉强出手。若走官道,能够缩短一半儿的运输时间。即便多花个几千两运费也划算的很!
    又譬如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郭洺。他在广西老家有三千亩果园。出产的水果香甜味美。却因不方便运送,只能在广西当地出售。
    广西是个穷省份,能吃得起水果的人有多少?每年产出的大部分水果只能烂在果园里沤肥。
    如果可以用官道运输,不用说运到京城。即便是只运到广东、福建沿海富裕的府县,也能让他每年多几万两银子的收益。
    他们不支持朱载圳创建皇家镖局就怪了。
    朱载圳道:“唐顺之。”
    唐顺之拱手:“下官在。”
    朱载圳道:“兵部车驾司管天下官道、驿站。你要让车驾司传令天下驿站。今后皇家镖局的运输镖车,可在任何驿站停靠。”
    唐顺之拱手:“遵太子谕令。”
    朱载圳又道:“王国光。皇家镖局收入的五成是归国库的。这笔银子要专款专用,全部用来组建新军。你们户部要管好这笔银子。”
    王国光拱手:“遵太子谕令。”
    张居正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从不在大庭广众下拍马屁的人。可是此刻他却脱口而出两个字:“绝了!”
    朱载圳问:“什么绝了?”
    张居正道:“太子爷的理政之才绝了!世人都知道,裁撤旧军是为了编练新军。
    历朝历代裁撤旧军,都要花费巨额国帑,安抚被裁撤的兵丁。否则就会酿成兵变。
    太子爷裁军,不仅不花一两银子国帑,反而能以裁撤旧军赚银子反哺新军。
    朝廷裁军没花银子,白得了组建新军的军饷。旧军的将士呢?有了更好的生路,双手赞成被裁。
    试问历朝历代的理政者,谁能做到以旧军养新军?
    太子爷当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八个字!”
    张居正不拍马屁则已,一拍就拍的噼啪响。
    一众文官们纷纷附和,齐声赞扬朱载圳。
    高拱道:“禀太子爷,古来裁军之事,不酿出兵变就算是好的。裁军能让被裁者乐意、朝廷受益,更是前所未闻。
    皇家镖局如果办的好,镖师们赚到了钱。其余各省卫所军恐怕争着抢着上书朝廷要求被裁。”
    徐阶道:“诸位。卫所军羸弱是众所周知的事。从宣德朝之后,卫所军就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
    可是没人愿意,又或者说没人敢大刀阔斧的治这块心病。
    因为治病的唯一办法就是裁军。大规模的裁军,容易酿成兵变。
    太子爷此番在北直隶搞裁军。给出了解决朝廷心病的药方。
    用不了几年,这块心病就能被彻底治好。
    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太子爷堪称上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