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6 总算可以过个好年了

作者:笔名帅不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这一版可以吧?”
    剪辑室,宁昊顶着俩给眼圈对路平安问道。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但路平安和宁昊依旧在工作。
    宁昊是为了《疯狂的石头》。
    对宁昊来说《石头》是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投资巨大,压力也极大。
    所以从1月上旬《石头》杀青以来,他就一直待在剪辑室,不敢懈怠半分。
    路平安则是为了几个项目,以及那庞杂的所谓工业计划,顺道帮宁昊把把关。
    “我觉得差不多了。”
    路平安回答道。
    宁昊松了口气,然后不出路平安所料地又说道,“我再看看。”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路平安表示理解,创作嘛,拿不定主意很正常。
    实际上目前的《石头》和原版已经基本一样了,宁昊拿不定主意的只是一些细节方面。
    创作者有时候就容易钻牛角尖。
    不仅是他,目前的路平安也是如此。
    比如目前在定稿的《环太平洋》机甲、怪兽的形象设计以及取名。
    原版的怪兽音译叫“开菊”,这是音译自霓虹语的,现在路平安自然不好用霓虹的,那么是直接叫“怪兽”好,还是“异兽”或者“超兽”又或者是别的名字?
    原版主角的机甲叫“危险流浪者号”,现在换成国产机器背景,又得取什么名字?
    还有机甲的形象,因为是国产机器,那么在设计环节就要优化一下,这一下方案就多了,选哪个?
    再往前推还有剧本方面,是双男主好,还是按照原版的来个外国男主华人女主好?
    总之,路平安现在也是个创作者。
    创作这种东西,要是考虑到未来的市场反应,那么就总是会伴随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的。
    在这种心态下,再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各类细节表现出犹豫、难以取舍,然后钻牛角尖也很正常。
    这个时候就需要劳逸结合。
    所以路平安拍拍宁昊的肩膀:“先休息一下吧,醒醒脑子,不着急的。”
    “行吧。”
    宁昊接受了建议,然后看了眼手表,“11点了,我老婆该来了!”
    说话间,邢爱娜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吃饭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今天什么菜啊。”
    路平安笑着起身,嘴里唾液分泌。
    宁昊同样摸着肚子,一脸幸福:“哎,有老婆就是好.”
    两人说着话走出剪辑室,然后一起吃饭。
    因为要做《石头》,宁昊夫妇俩头一回不回家过年。
    邢爱娜现在还不是宁昊的正式妻子,但应尽的义务那是一丝不苟,每天都来送饭。
    还别说,手艺比颜丹晨还要好一些。
    路平安干脆不叫楼下的外卖,一起加入。
    吃完饭,邢爱娜识趣地提醒了一句“晚上早点回来”后便走了。
    宁昊和路平安两个精力都超出常人的导演则是照例没有午睡,用玩电脑的方式作为午间休息。
    今天两人不约而同地没有打开游戏,而是开始上网冲浪。
    路平安的重点是看一看豆瓣的情况。
    还不错,目前豆瓣开分的影视剧下边,有深度的评论越来越多了。
    影视剧的评分也趋于稳定,各类作品的评分有涨有跌,“严格”的标签慢慢形成。
    只是同样的,外国片基础分天然比国产片高的毛病依旧没改。
    路平安表示理解,这和国情有关,不太好改。
    各种评论都还不错,其中也不乏会有恶意的,好在现在的豆瓣照搬的是未来成熟的管理模式,问题不大。
    正看着呢,宁昊说话了:“唉你来看看这个。”
    路平安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当下网络上讨论热度比较高的一个新闻:
    “湘南农民工千里背尸是愚昧还是有情有义?”
    千里背尸。
    这不就是《落叶归根》的原型故事嘛!
    喝酒喝出脑溢血,结果没了,工友帮他落叶归根,结果半道被警察发现,最终火化回家。
    而死者亲属则是大骂主人公操作不当,认为这完全可以让工地赔偿.
    宁昊的注意点放在了奇怪的地方:“看到没有,少喝点酒,脑溢血可不是闹着玩的。”
    路平安就比较专业:“可以拍成电影。”
    “还是你专业。”
    “必须的。”
    “有想法了?”
    “可以拍成公路片。”
    路平安不假思索地回答。
    《落叶归根》是部好电影,被许多人誉为“国产第一公路片”。
    原时空路平安第一次看到这电影是在一次学校放映活动上。
    那时候是08年,一大帮学生笑得前仰后合,电影放完后,一帮人只要坐公交车,车窗外的风吹进来就会学着电影里的东北老赵大呼:“啊,我多快乐~”
    “想拍?”
    宁昊又问。
    “的确有点想。”路平安没有否认。
    他路大导演现在架子起来了,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拍的。
    但“国产第一公路片”还是可以的。
    评分8.4,不会折损他的威名。
    “你有时间么?”
    宁昊继续问。
    “没有。”
    路平安摇头。
    实际真要拍的话,时间也的确是完全可以有的。
    《环太平洋》的前期准备工作虽然看上去庞大。
    又是“电影工业”又是“人材培养”。
    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原本预计是半年,现在看来怎么也得一年。
    好在这不用他时刻盯着。
    当初拍《蝙蝠侠》时候拉上北电,实际上已经有了人才培养和工业体系建立的雏形。
    胡清泉知道路平安的大计划后,也觉得这是个极好的研究方向。
    年后他就会正式接手这一块项目。
    未来他也会成为北电研究生导师中,唯一一个研究现代科幻电影工业并实践建立项目的导师。
    这是华语电影的先锋。
    收益于路平安,路平安也反过来收益。
    再加上《环太平洋》也的确不着急拍。
    现在国内市场才多大啊。
    放慢脚步等它个一两年的也没关系。
    另外还有《画皮》,这电影同样是未来星辰工业体系下的产物。
    但《画皮》同样不着急拍,要配合梨子05年末的《新聊斋志异之画皮》的播出再开启宣传。
    这么一来,时间跨度又是至少一年。
    所以总得看来,05年的路平安其实并不会比04年要忙。
    但路平安也并没有打算给自己多找一件事来做。
    电影虽好,真要参与,他只会优先选择投资而不是自己亲自下场。
    原时空这电影票房上亏钱。
    3000万成本,两千多万票房。
    算上版权是小赚。
    现在路平安有院线,票房会高不少,收益也会多不少,赚的自然也会更多。
    所以可以投资。
    于是路平安就问了:“你要拍不?”
    “我就算了,现在这电影都快搞死我了。”
    宁昊直接摇头,然后继续浏览别的网页。
    到了一点,两人继续工作,宁昊继续去纠结他那几秒之间的剪辑差异。
    路平安这边反倒轻松了一些。
    钻牛角尖其实也就是一会儿的事情,想开了,自然就不会纠结了。
    不过路平安是轻松了,下午公司里纠结的人却又多了一个。
    那正是胡清泉。
    胡清泉在下午两点半时候打来电话:“在公司吗?”
    “在的。”
    “我来看看。”
    “你不是回老家了吗?”
    “半路车子抛锚,干脆把老人接来京城过年了,人太多,烦躁,来你公司避一避。”
    “好吧。”
    然后半个小时不到,胡清泉就抵达公司。
    见了面,开口就问:“你那《断背山》做完了没有啊?”
    路平安当即便明白,多清净只是借口,主要目的还是电影。
    胡清泉干脆直接摊牌:“不看到片子,我睡不着觉啊。”
    目前路平安手里的大计划,胡清泉是最清楚的。
    但也正式因为最清楚,所以也会最担心。
    在他看来,路平安最好的状态就是奖项商业两手抓,然后横扫一切。
    这是胡清泉的期盼。
    但现在,路平安似乎起地过于猛了一些。
    奖项方面先不说。
    商业方面。
    好家伙!
    知晓路平安的工业计划后,胡清泉横竖睡不着。
    太大了!
    《蝙蝠侠》在老美的万丈深渊还没跨过去呢,现在在国内又来个工业计划。
    万一电影失败,路平安在国内也会跌入万丈深渊。
    这么一来,国内国外两个万丈深渊。
    路平安该怎么办?
    胡清泉要是和路平安没那么亲近也就罢了,计划和项目的死活他也就无所谓了。
    但现在毕竟关系不一样。
    所以对路平安提出的工业计划,胡清泉当然要接手帮忙。
    说是用作研究,其实全程参与,他心里才有底。
    《断背山》也一样的。
    在他看来,奖项和商业要两手抓。
    现在商业上是个巨大的无底洞,奖项方面同样没有一点底。
    《蝙蝠侠》他好歹还看过一半成片,而《断背山》后期画面他是一秒都没看到。
    而且路平安这几个月来也总是藏着掖着。
    这就更让他睡不着了。
    实际上得不得奖什么的,胡清泉并不强求。
    现在的他,只想要个心安而已。
    商业上的事难说,文艺片总得落个踏实吧。
    哪怕片子不咋滴,但只要不崩,他回去也能睡个好觉。
    “甭管做到那一步了,给我看看,不然饭都吃不下了!”
    胡清泉又道。
    看着那为自己担心到爆的模样。
    路平安觉得还是不和他开玩笑为妙。
    钻牛角尖的人,一点就炸,大过年的,他可不想白白被骂。
    “老胡你来得刚好,刚刚做完。”
    路平安坦白道。
    “做完了?真的?做完你也不告诉我?你这小子,存心的吧!”
    胡清泉瞬间激动,语气也在期待惊喜和愤怒嫌弃中无限切换。
    就说这种状态的人不好惹吧。
    路平安心里笑着摇头,没和他理论,直接走向放映室。
    五个多小时后,晚上7点多。
    宁昊终于纠结完了最后的头绪,在最后时刻灵光一现,改动了几个微妙的细节。
    别看改动地少,但最终的感觉却让他如夏日饮冰,很是舒爽。
    “这下妥了!”
    宁昊长舒一口气。
    一个多月的剪辑,不算慢,但也着实费脑瓜子。
    现在,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他红光满面地出了剪辑室,迎面碰上刚从隔壁放映室出来同样红光满面的胡清泉。
    “胡老师你也在公司啊,遇上什么大喜事儿了这么高兴,难不成师母怀上了?”
    胡清泉听后哈哈大笑:“不是,但也差不多。”
    宁昊满头雾水。
    胡清泉却不再回答,背着手,哼着《断背山》的背景音乐调子出了办公室。
    总算可以过个好年了!(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