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3章 你就是我写作路上的导师!

作者:员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司徒美堂离开了。
    目送他的背影,古德曼低声道:“陆爵士,我看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就解决的。”
    陆时点头,
    “当然。”
    堂会之间的争端可不是耍嘴皮子、找律师就能解决的,
    到底,还是要流血。
    只有双方露出了疲态,才能真正坐下来好好谈。
    但陆时还是希望唐人街能往好的方向引导,
    就像之前的《颠倒》那样,华人在海外的境况稍有好转,便善莫大焉。
    古德曼殷勤地给陆时倒了茶,
    “明天还是去哥大吗?”
    陆时沉吟,思前想后,觉得没那个必要,
    “直接去哈佛吧。”
    他现在是哥大校董,又挂名新闻学院,所以在整个纽约州的学术圈都有影响力,向各期刊推销加入影响因子的评判系统并不会受到阻力。
    至于美国其它州的高校……
    “擒贼先擒王嘛~”
    陆时打趣道。
    古德曼听了不由得嗤笑一声,问:“这是来自东方的智慧?确实,搞定哈佛,是能起到‘擒王’的效果。”
    ……
    第二天。
    陆时和古德曼出发,乘火车前往波士顿,再转剑桥。
    盛夏,车厢里热得要命,
    车厢里的乘客都无精打采,连聊天都懒得聊。
    火车缓缓行驶,伴随有规律的“咔哒咔哒”声,像一头疲惫的巨兽,缓缓穿越被阳光炙烤的大地。
    古德曼解开衬衫的扣子,往里面扇风。
    陆时问:“要玩牌吗?”
    他拿出随身的扑克。
    古德曼不解道:“咱们两个人,玩什么?要不我去餐车开瓶酒,然后叫几个人来,我教你玩一种最近才出现的纸牌游戏?”
    陆时好奇,
    “德州扑克?”
    他没记错的话,德扑确实是20世纪初诞生的。
    古德曼说:“陆爵士是怎么知……唔……你是派克兄弟公司的董事,难怪会对这些有了解。那個纸牌游戏确实是在洛布斯镇诞生的,但没有正式名字。”
    陆时对这种东西没什么瘾头,
    “算了,我们两人……”
    话还没说完,
    忽然,外面传来了极闹腾的起哄声,
    “学猪叫!学猪叫!”
    “输不起就别玩!”
    “大师,我们都这么尊重你了,你可不能耍赖啊!”
    ……
    叫声、笑声,交织一片。
    古德曼探头出去,随后很快缩了回来,小声道:“好像是一帮大学生。他们也在玩纸牌。玩的是……”
    他又朝外瞄一眼,
    结果,直接当场笑喷,
    “fxxk!”
    陆时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看向外面。
    在包厢外的过道上竖摆着一张长条桌,上面铺满了扑克,
    一个中年人站在桌前,
    他弯着腰,嘴里哼哼着模仿猪叫,用鼻尖从扑克堆中拱出了一张小丑。
    瞬间,车厢被笑声引爆,
    现场气氛热烈。
    陆时眯起眼,看着那个中年人,总觉得有几分熟悉。
    没想到,旁边的古德曼先认出来了,
    “好像是波特。”
    陆时最先想到的是《哈利·波特》,
    他赶紧把荒诞的想法清除出脑海,问道:“你认识那个人?”
    古德曼连连点头,
    “认识。那个人因为盗用公款,被关了监狱。当时传得沸沸扬扬的,东海岸这一片搞法律的基本都知道。”
    陆时好奇,
    “为什么传得沸沸扬扬?”
    古德曼低声道:“那人是个作家。”
    陆时怔了怔,
    “欧·亨利?”
    他记得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不过,欧·亨利被收监的时候,应该还不是特别出名才对。
    古德曼“啊”了一声,
    “对对对,就是他。不过,那件事搞得业内人尽皆知,还因为欧·亨利的奇葩操作。他受到起诉,被传受审并被暂时关押。他的岳父将他保释出狱。”
    陆时点点头,
    “保释?那说明事情不严重。”
    古德曼点了点头,
    “对,就是不严重,交些罚金就能解决。但他在传讯的前一天逃到了新奥尔良,之后又逃到了洪都拉斯,他在特古西加尔巴的旅馆里呆了好几个月。后来,他获悉身患结核病的妻子病危,便赶回美国,结果被捕,被判了五年。”
    陆时:“……”
    没想到,文学大师也能这么奇葩的。
    他忍不住好奇,
    “你说五年,那现在怎么出来了?”
    古德曼说:“这件事,我后来就没关注了。但用膝盖想也知道,肯定是在里面笔耕不辍,表现不错呗~欧·亨利这个笔名,也是最近才开始变火的。”
    他对陆时眨眨眼,
    “看来,关小黑屋确实有助于创作。”
    陆时打个寒颤,
    心说,
    这事儿可不能在欧洲传播开。
    要不然,那些狂热粉丝,说不定真会七搞八搞,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关小黑屋。
    他正想着这些,那边又结束了一局,
    起哄声再起,
    “小丑牌在哪里?快洗到牌堆里面去!”
    “哈哈哈哈……”
    “学猪叫!再一次!再一次!”
    ……
    欧·亨利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他一扬手,
    “不行!不来了!”
    开始耍赖了。
    古德曼嘀咕道:“输不起的人可不适合上牌桌。这位大师,八成烂赌。”
    事实确实如他所说,
    1902年,欧·亨利成为职业作家,创作了上百篇优秀的短篇,名利双收。
    但同时,他也开始挥霍无度,
    烂赌、酗酒……
    写作的劳累与生活的无节制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伤。
    他最后的死因便是肝硬化。
    外面的欧·亨利很不爽,
    “你们这帮小子,不会是联合起来搞我吧?我玩牌这么久,可从来没输得这么快过!”
    现场为之一静,
    随后,爆发出哄堂大笑。
    有个学生吐槽道:“‘从来没输得这么快’?意思是,你总是输呗~”
    其余人笑得更大声了。
    欧·亨利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拿起旁边的威士忌灌了一口,闷闷地不说话,
    他上牌桌,输钱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被一帮学生如此耻笑,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有学生叹气道:“大师,我们确实没作弊。伱输得快,是因为你以前没玩过德扑,根本不懂策略。而且,如果不是你自报家门非要掺和进来,也不会有现在的麻烦啊。”
    旁边人附和:
    “对啊!你的牌技,简直跟你写的一样幽默。”
    又是一阵安静。
    随后,
    “哈哈哈哈哈哈!”
    又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
    更多的包厢门被打开,
    乘客们好奇地看去,很快便有人认出了欧·亨利。
    因为他当下就住在纽约,接受过不少采访。
    欧·亨利脸红,
    也不知道是因为羞耻,还是因为饮酒,
    他说道:“那是我的写作风格。你们是哪所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哥伦比亚大学。”
    语气带着傲然。
    显然,他们为自己的母校感到光荣。
    欧·亨利摆摆手,说:“你们不懂创作,才会说出那种话。我不怪你们。”
    学生们听了,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先生,我们虽然不是学文学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具备鉴赏能力。若论短篇,你比之爱伦·坡如何?比之契诃夫如何?比之莫泊桑如何?”
    “啧……”
    陆时咋舌。
    旁边的古德曼不解道:“陆爵士,怎么了?”
    陆时说:“那帮学生举的例子,都不是一般人。坡是现代通俗两大派系——侦探和恐怖的开山祖师;至于莫泊桑和契科夫,还要我说嘛?”
    古德曼好奇,
    “比你还厉害?”
    陆时:“……”
    直接被对方的话给干沉默了。
    无声的回答也是回答,
    古德曼尴尬地看向窗外,低声道:“今天怎么这么热呢~”
    在现代有个说法: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巨匠。
    但这个说法在美国都几乎无人提及,
    所以很有可能是其他国家杜撰的。
    退一步讲,即使单论美国文学,欧·亨利的地位也应该不及马克·吐温才是。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的开山鼻祖,将英语文学分成了审美和气质迥异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
    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类似于鲁……陆时对白话文的贡献。
    另一边,欧·亨利正被围攻。
    学生们各抒己见,
    “先生,你的创作,有讽刺、有批判吗?”
    “嗯,确实没有现实主义揭露与批判性质的作品。”
    “就算不说内核,只去研究创作,研究叙事学,那也该是亨利·詹姆斯更有看头。”
    “还有马克·吐温大师。”
    “欧·亨利先生,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大的创新在哪儿?是那些结尾吗?”
    ……
    欧·亨利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是踢到钢板了,
    眼前这帮学生能说起英籍美裔家亨利·詹姆斯,很有可能就是文学院出身。
    而且,对方人多势众,
    自己就算能解释,也是百口莫辩。
    他无比郁闷。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你们都是哥大的学生?”
    那帮学生正围攻欧·亨利,都在兴头上,
    有人头也不抬道:“对,我们……唔……!@#¥%……”
    后面的话变成了乱码,
    因为,有同学捂住了他的嘴。
    他向上翻眼珠,便看到一个东亚人朝这边走来。
    小伙伴们慌乱地收拾纸牌,随后老老实实地立正站好,恭敬道:“陆教授。”
    被捂住嘴的学生这才反应过来,
    来人竟然是陆时!
    他也蹭的站了起来,尽力贴着包厢门,笔直的身姿像一块三合板。
    陆时笑笑,
    “看来,你们认出我来了?”
    立即有人回答:“当然!你是我校的陆时教授。”
    陆时摆摆手,
    “挂名,挂名而已。”
    他看了一眼欧·亨利,随后说道:“你们不要小看了‘欧·亨利式结尾’,现在的故事类杂志,十篇里有六篇是这种风格。它好学,也不需要很高的艺术悟性,是广大从业者的福音。”
    所谓的“欧·亨利式结尾”,简单来说就是反转,
    出乎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意犹未尽。
    比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都是类似的设计。
    但现在这个时点,这些作品都还没出现,
    欧·亨利的作品只是因意外性和别出心裁的解决方式而为人所知,却还没有被冠上“欧·亨利式结尾”这样的大名。
    而陆时说这话,无疑是一种认证,
    他将欧·亨利视作大师。
    欧·亨利十分激动,
    “陆教授,你……”
    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
    以陆时现在在文坛的地位,他一句“欧·亨利式结尾”,可能比任何文学奖都好用。
    当然,陆时也不是高抬了他,
    像《读者》、《意林》、《故事会》,哪个不是欧·亨利的门徒?
    甚至连三到五章一个小高潮的网文也在模仿。
    人家喂饱了无数从业者,是祖师爷。
    有学生说道:“教授,我总觉得通俗的影响力和文学评价不一样,怎么能……唔……!@*#¥%……”
    变成乱码是因为又被捂嘴了。
    原因无他,陆时也是通俗作家出身,且很多作品也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影子,
    饱受欢迎的《朝闻道》就算比较典型的例子。
    陆时笑,
    “你说的没错,文学类型的评价不一样。但我认为,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是文学,通俗文学里有精品、严肃文学也有烂作。”
    他又转向欧·亨利,
    “不过,认赌还是要服输的,你不能耍赖。”
    欧·亨利大笑,
    “好好好!”
    刚才那句“欧·亨利式结尾”已经给足了面子,他又怎么会怕再学一次猪叫?
    只见他“哼哼唧唧”地用鼻子将那张小丑牌拱了出来。
    现场的气氛又变得轻松。
    陆时摆摆手,
    “那就这样了。”
    说完,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包厢。
    没想到地,欧·亨利竟然放下扑克,跟了过来。
    他十分恭敬地对陆时刚才的解围之举表达了感谢,之后询问道:“陆教授,你赞同我那种方式?”
    陆时点点头,
    “我读过你的作品,故事的结尾往往以一个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转折点结束,都让人难以预料。我十分喜欢。不过,这种比较适合短篇写作,或者戏剧。”
    欧·亨利不解,
    “短篇啊……”
    陆时说:“当然。篇幅短小精悍,才能通过简明扼要的措辞来避免过多铺垫,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拖拖拉拉、战线过长,会导致那种结尾的冲击力减弱。至于戏剧,因为是一幕一幕呈现的,相当于短篇集。”
    欧·亨利沉吟道:“那,若我想写长篇呢?”
    陆时皱眉,
    “那就只能让结构尽量松散一些了。”
    欧·亨利震惊。
    他在洪都拉斯开始写长篇《白菜与国王》,
    正如陆时所说的,那是一部结构松散的政治讽刺,
    有时候,他甚至将之视作短篇集。
    但《白菜与国王》尚未出版,不可能在市面上读到,
    陆时能说出那种话,只能说明他的写作功底深厚,从的叙事到结构,无一不精通。
    欧·亨利躬身,
    “陆教授,我真应该进哥伦比亚大学,听听你的课。”
    陆时:???
    “什么意思?”
    欧·亨利低声道:“你说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下部作品的序言我已经想好了,一定要在开头致谢你的指点!”
    说着,他握住陆时的手,
    “感谢!万分感谢!你就是我写作路上的导师!”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