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胜利者书历史

作者:业火之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看来围攻大兴城很顺利,你五弟……”
    楚祯手中拿着圆珠笔,看向了李世民。
    “五弟被救下了!”李世民开怀笑道。
    “被救下了?”
    朱元璋第一个惊疑,看了楚祯一眼,“朕没记错的话,史书上没有太多关于你五弟的记载,应是被杀了。”
    “新旧唐书中,楚王李智云皆是被守城将军阴世师所杀。”
    李清照插了一句。
    “五弟如今的确被封为了楚王。”
    李世民点头,笑道:“如今大兴已经被父皇改名为长安。”顿了下,继续说道:“那玄武门我也多次走过,从西内苑进入太极宫。”
    又停顿一会,李世民才缓缓说:“亲眼看到东宫,西内苑,太极宫后,我方才明白为何会有玄武门之变。”
    他亲口提到玄武门。
    反而让在场几人一时都没有接过话题。
    从楚祯这里得知玄武门之事后,想来这一年里,李世民肯定多次想过,为什么是玄武门?
    直到攻入大兴城,拥立杨侑为帝,杨广在江都被杀,唐朝建立,李渊入主大兴城皇宫后。
    李世民亲眼见到玄武门,才知道为什么。
    玄武门是进入太极宫最快的地方,能以最短的路程接近他父皇李渊!
    “不会再有玄武门!!”
    李世民声音低沉,他坐在那,拳头紧握,似是立下誓言一般。
    朱元璋就坐在他对面,一边手剥开芒果,一边悠悠说道:“这话等你麾下谋臣似雨,猛将如云时再说吧。”
    他咬了一口芒果肉,赞道:“这味道就跟香气一样美味,又甜又软,好果子!”
    在坐了十三年江山的他面前,如今的李世民还太嫩了。
    “秦王府如今有房玄龄、杜如晦,刘弘基等,加之辅机——也就是我舅哥长孙无忌辅佐,虽还称不上谋臣似雨,猛将如云,却也能逐鹿中原!”
    李世民却不认同朱元璋。
    朱元璋嘿嘿一笑,“想夺天下,这点人可不够。”
    李世民没有再说话。
    楚祯问他:“如今是武德元年几月?你五弟又是如何救下的?阴世师竟然放过了他?”
    “武德元年五月,阴世师如今在我兄长麾下。”李世民答道。
    “他竟然也没死?!”
    楚祯惊讶,“他不是刨了你李家的祖坟吗?”
    “噗噗。”
    书架后,李清照极力捂嘴强忍住笑声,坐旁边吃着荔枝的林黛玉,啐了一口,笑道:“楚大爷说话忒直了些。”
    李世民表情微妙,“我家祖坟是隋明帝下令捣毁的,怪不到阴世师身上。”
    “隋明帝?”
    楚祯知道是杨广下令刨李渊祖坟,也就是他口中的隋明帝,但仍旧被这个称呼弄得愣了下。
    某位吃荔枝中的大才女适时提醒:
    “‘明’是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在王世充的拥立下于洛阳称帝后,给炀帝上的谥号。其后唐高……李二郎父皇才改谥号为炀。另外还有窦夏给炀帝谥号为‘闵’。”
    楚祯懂了。
    李清照口中的窦夏,是窦建德建立的夏朝。
    隋明帝,隋炀帝,隋闵帝,都是指杨广。
    历史果然是胜利者书写的,唐朝统一天下,所以杨广最终的谥号就是炀。
    另外,因为阴世师投降得早,所以李渊没有把祖坟被挖的怒火宣泄到他身上,罪责一并推给杨广。
    “窦建德还未称帝。”
    李世民说:“王世充如今是洛阳七贵之一,且领兵与李伯父交战中,宇文化及也带兵攻洛阳,三方混战……另外,陇西薛举拥兵十三万,自称西秦霸王,正欲效仿秦朝扫六合,自西向东朝我唐朝攻来,父皇命我单独领兵七万,以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为长史,迎击薛举!”
    李世民为楚祯讲解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就在他父子三人攻占大兴一个月后,瓦岗寨的李密——李渊与其有过不少书信来往,互为同宗,所以李世民称呼为李伯父。
    李密也率三十万大军进军东都洛阳,这個时候杨广还没死,怒火中烧,派兵回来救援。
    大战持续多月。
    不久后,宇文化及在江都勒死杨广,洛阳的王世充等人拥立杨侗为帝。
    中原打得火热,隋朝两都,大兴沦陷,洛阳处在战火中,陇西的薛举也不甘寂寞,率领十万兵马,直朝长安城扑来。
    “天下大乱,战事频起。”
    朱元璋点评道:“你父子占了隋朝二都之一,又位处中原,四面受敌,陇西薛举只是唐立国第一战!后面所面临的大大小小战事,多不胜数。”
    “倒不如说,薛举来攻正是来得太妙了!”
    朱元璋又笑道:“唐朝初建,四面皆是敌人,无论想往南往北亦或者往东,都要担心西边的薛举趁机发难,如今他按耐不住发兵自陇西而来,伱只需要以逸待劳,坚守关隘两三月,薛举必败。”
    李世民多看了这位五十余岁老者一眼,方才点头:“坚守关隘正是我之计策也!”
    楚祯听不明白两位军事天才的对话,他有些怀疑朱元璋是看了史书才这么说。
    但朱元璋带兵打过仗,他知道许多地方的地形,了解长安和陇西,或许他只需要听谁攻谁守,就能知道双方补给的困难程度,知道大致行军路线等。
    李清照也没插嘴,一边吃荔枝,一边看着这里。
    “我记得你第一次与薛举交手,吃了个败仗。”
    朱元璋说出史书里的内容,但李世民却不为所动。
    朱元璋又看向楚祯:“干脆让楚祯送你一本唐史,该怎么打看一眼就明白了!”
    楚祯恍然大悟,原来朱重八打的是这个主意。
    “不必。”
    李世民断然拒绝,“史书不可尽信,我五弟不就被救下了?再者,若看了史书,知道薛举病死,难道我就不发兵,干等着薛举病死不成?若真打了败仗,也是我智谋不足。”
    “你是怕玄武门吧?”
    朱元璋直指李世民痛处。
    因为,他理解李世民,就和他听到朱祁镇这名字后一样,足足三天没睡安稳觉!
    “本王再说一次,不会再有玄武门!”
    李世民面容冷肃。
    他第一次自称本王,让在场几人意识到,眼前少年不止是十八九岁年轻人,更是日后名留青史的唐太宗。
    朱元璋击败蒙元,自认功标青史,但面对唐太宗,却也不敢说文治武功都稳赢他。
    如今李世民是少年,身强力壮,要是冲突起来,他是铁定打不过的。
    场面一时安静。
    楚祯笑道:“也不用担心,李世民你之所以战败,史书上写你是患了疟疾。”
    “疟疾?!”
    李世民陡然一惊。
    在战场上他不怕,但疾病却不是他能控制的,一旦患病骑马都困难,更别说上战场。
    “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另外我送你一些药,不是对症下药,而是死马当活马医,毕竟我不是大夫。”
    “世民谨记,多谢楚先生!”
    李世民站起身行礼。
    楚祯让他坐下,又说道:“我再给你一幅地图,就是那个。”
    朱元璋下意识看向墙上挂着的地图,不等楚祯提起,他就自己说道:“朕已让皇后给你准备回礼,不出三天,朕定拿来给你!”
    “你记得就好。“
    楚祯在电脑上点了几下。
    投影仪亮起。
    这次不等他喊帮忙,李清照和林黛玉就站起身去拉起窗帘,李世民也把近旁几个窗帘都拉上。
    很快,一个巨大的,水蓝色的球形被投射到墙壁上。
    水蓝色球体缓缓转动。
    朱元璋瞳孔一缩,猛地站起身,死死的看着蓝色圆球:“这些是云彩?!这个球是……四海八荒?!全天下?!”
    李世民失神望去。
    他也看出来了,这颗蓝色圆球上,漂浮的白色雾气是云朵,那些蓝色的是海洋,大陆之上,是一个个陌生的地名。
    “太平洋,所罗门,新加,泰老,天竺……”
    最终,水蓝色圆球缓慢旋转一圈后,定格在李世民,朱元璋,李清照,林黛玉,四人熟悉又觉得陌生的地方。
    华夏。
    他们看到了长江与黄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