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7章 武昌大战(三)

作者:宸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然而,负责守卫南门这段城墙的左路总兵贾三省,他作战勇猛,战斗力不俗,因此备受清军重视。
    一听到爆炸声,贾三省的酒意顿时清醒过来,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并立即派亲兵通知佟养和,同时地开始组织清军阻挡湘军的进攻。
    他在看到湘军冲上城头时,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刀,带头冲向了缺口。
    清军士兵紧随其后,准备堵住缺口。
    在贾三省的带领下,这些清军纷纷登上城墙,开始抵御湘军的冲击。
    城门楼上遍布碎石瓦砾,两侧和顶部的城墙被烟熏得漆黑,破损严重。
    城内倒地的清兵众多,都是被炸药炸伤后的伤痕。
    袁宗第和刘体纯率领的湘军已经登上了城墙的缺口,与清军只有二三十米的距离。
    紧接着,众多的清军火枪兵和弓箭手从残破的城垛上冒出来,开始朝下射击!
    无数子弹和箭矢在空中飞舞,袁宗第却像是完全看不见,他手握长刀,一边大声喊着各种冲锋口号,一边奔向前方。
    "冲啊,快冲上去!"
    "狠狠地给我杀!"
    在奔跑的过程中,袁宗第突然感到脸上涌上一股湿润感,他用手一摸,发现粘糊糊的是血!
    然而,他完全没有在意,面对冲上来的清军,他挥刀劈杀,迅速准确地斩倒迎面而来的敌人。
    不多时,两军就混战在一起。
    谭无名从掩体中走出,目不转睛地观察,城门的右边炸开了一个五米多宽的口子。
    袁宗第、刘体纯和他们的手下已经鱼贯而入,然而城上的清军仍在奋力还击。
    谭无名心中大定,攻破武昌城看来不再是问题。
    于是,他站直身子,高举雁翅刀,向上一指,大声喊道:"全军进攻!"
    湘军急促的进攻号令不断响起,主力开始陆续向南门汇合,然后大步冲向前方的城墙缺口!
    谭无名目睹攻城部队,受到城垛上火枪和弓箭手的袭击后,立即下令谢林和张山的火枪营前去增援。
    在湘军强大火力的压制下,彻底压制了城上清军的火力反击。
    主力部队得到增援后,奋勇冲锋,突破了清军的火力封锁,冲入城墙缺口。
    然而,贾三省仍然在组织顽强的抵抗。
    他率领着亲兵和所掌握的清军,坚守城楼,仍在城楼上作困兽犹斗,使得袁宗第领导的部队推进变得缓慢。
    但这已经无关紧要,就算贾三省亲自勇猛作战,也只能拖延时间,推迟死亡而已。
    越来越多的湘军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数的优势逐渐明显。
    不久之后,袁宗第和众湘军将贾三省和他的亲兵团团围住。
    几个回合下来,只听到贾三省惨叫一声,他被袁宗第一刀砍倒在地上,口中鲜血喷出,再也没有任何动弹,他的亲兵也被一一击杀在地。
    湘军主力进入城楼后,迅速推进,城中的清军迅速溃败。
    谭无名已经登上城楼,看着清军节节败退,很显然,清军根本没有做好巷战的准备,他最后的担心便消失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袁宗第大喊道:"投降者不杀!"
    他的部下们也纷纷高喊:"投降者不杀!"
    城中到处冒起火焰,本来已经混乱的清军渐渐丧失了战斗意志。
    南城门已经被攻破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城内,清兵们陷入恐慌和混乱之中。
    佟养和身处城头,接到南城门失守的消息,脸色铁青。.??m
    他深知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他下令清军立即重新调整阵线,阻止湘军的进攻。
    在东城门,湘军与佟养和的清军守军再次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在城墙上拼命搏斗,火光四起。
    湘军凭借心理上的优势,不断向城内扩张,占领更多的据点。
    清军士气开始动摇,一些士兵开始扔掉武器,准备投降。
    佟养和顽固,但底下的士兵并不一定愿意牺牲性命。为了赏银,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许多清军士兵开始将目光投向他们的主将。
    湘军士兵们感受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高涨地冲锋向前。
    佟养和率领的守军努力抵抗,但他们处于明显的劣势。
    在湘军的猛攻下,武昌城东城楼清军的防线人数越来越少。
    湘军如同旋风一般席卷而过,清军再也无法阻止他们,只能目睹湘军不断逼近!
    李来亨已经进入城中,心中憋了一肚子的火。他毫不畏惧,带着亲兵冲破了清军布置的防线。
    当他看到城楼上的佟养和时,他就下定决心,这是他今晚战斗的目标,一定要拿到他的人头。
    东城楼上剩下的清军心生恐惧,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后退。
    李来亨看准时机,手中长枪猛地刺中佟养和的左胸,随后他抽出随身携带的宝剑,砍下佟养和的首级,到时将会呈放到临湘的京观上。
    “撤退!”郝效忠眼睁睁看着溃退的清兵,已经无心恋战,大声喊道,命令众清兵向北门方向撤退。
    听到郝效忠的撤退命令,本已陷入混战的清兵立刻变成了一群散乱的士兵,士兵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士兵,他们东跑西窜地逃离。
    右路总兵张应祥看到形势不妙,郝效忠已经撤退,他若再坚持下去,只会白白增加伤亡。
    既然守不住武昌城了,果断撤军吧,于是他也发布了撤军的命令。
    正在拼命防守的清军士兵听到这个命令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当然不愿意在这里送命。
    郝效忠和张应祥带着各自的手下,混乱中迅速从北门逃出。
    他们撤退得很快,四千多人的军队迅速脱离战场,向河南方向撤退。
    而在城中的乱作一团之际,沈永忠和他的儿子沈君以及一干亲信,早早就从北门逃往河南。
    清军撤走后,谭无名这边也松了口气。
    城内清军的顽强防守给湘军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全歼清军,必须付出巨大代价。
    对谭无名来说,是否全歼清军已经不重要了。
    武昌大战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意义重大。
    湘军占领了这个长江防线重要的据点,它是长江防线的总枢纽,牢牢掌握着长江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从武昌出发,湘军可以分兵四路,再次展现强大的威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