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西晋县一级官吏

作者:孤独麦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下班后码了几个小时字,累了,换换脑子,写个西晋州、郡、县三级政府的架构。
    之所以弄这个,是因为我发现有些读者在用东汉的官制套西晋。
    或许是三国比较热门吧,大家对那时候的制度比较了解。
    但我要说,西晋官制确实有很多与东汉相同,但毕竟演化了魏、晋两朝,改动不小了,不宜生搬硬套。
    先从县一级开始。
    一、主官名号
    曹魏时期,诸县令秩千石者,第六品;县令相六百石者,第七品;诸县长令相,第九品。
    西晋时期,诸县令秩千石者,第六品;县令相六百石者,第七品;诸县长令相,第八品。
    《北堂书钞》七八引晋令:“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以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
    县为国者为相。
    因此,县一级最高长官的名号有三個:长、令、相。
    二、职权
    县令,职掌一县,职事最烦。
    劝农、劝学、诉讼、收税乃至兵权等等,全部由县令做主,比后世其他王朝的县令权力大太多了。
    比如,后世其他王朝县令没权处决囚犯的。但西晋的县令长“操刑杀之柄……令长断狱不但不待牧守覆案,且有上汤杀囚之俗也。”
    再比如,西晋的县令还有兵权,这又是其他王朝县令所不具备的。
    “令长之职,于县事无所不综,兵政自不例外。”
    有的县令,会加将军号,这是三国以来的老传统了。
    吕蒙,以平北都尉令广德长,后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本书中出现的乔智明,当县令时加殄寇将军。
    南朝宋沈攸之,起为龙骧将军、武康令。
    南朝齐萧赤斧,出为建威将军、钱塘令。
    南朝梁沈瑀,起为建武将军、余姚令。
    等等,不一一列举。
    简单来说,至唐代,县令的职权就被阉割了不少。到明清,继续阉割,百里侯难副其实,县令之职也没有魏晋时被人看重了。
    三、县佐吏
    1、丞
    诸县令秩千石者,第六品,其丞、尉第八品;
    县令长相六百石及以下者,皆第九品。
    目前可以考证到的是,西晋还是置县丞的,《晋书》提及:“范广为堂邑令丞……”
    这是西晋末年的事情。
    东晋有没有县丞,不好说。
    南朝宋《宋志》:“(晋)后则无复丞,唯建康有狱丞。”
    2、尉
    官品参照上条。
    大县置二人,次县、小县各一人。
    洛阳置六部尉。
    江左之后,建康亦有六部尉,至迟晋成帝咸和六年(332)时已有七部尉,自此未变。
    七部尉:江尉在三生渚,西尉在延兴寺后巷,东尉在吴大帝陵口,南尉在草市北,北尉在朝沟村,左尉在清流溪孤首桥,右尉在沙市。
    3、方略吏
    县置方略吏四人,无品,吏职,但“不与县吏主簿功曹等同列,而与县尉另成一节。”
    县丞(官)、县尉(官)、方略吏(吏)皆为一县之“上佐”,县令无权自辟。
    四、县属吏
    1、纲纪类
    功曹、廷掾(只有西晋有,东晋没有)。
    2、门下类
    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史、门下史、门下书佐、门下干、门下游徼、门亭长、门下议生、门下循行等等,不一一写出了。
    3、诸曹
    户曹、法曹、金曹、仓曹(东晋时可能已改名仓督监)、贼曹、兵曹、狱曹、狱小史、狱门亭长、都亭长、驿吏、劝农、校官掾等等,不一一列出。
    以上所有“属吏”,全由县令自辟,朝廷不管。
    这些属吏全是一种徭役,没有工资。
    《晋志》、《宋书·谢方明传》、《徐裕传》、《梁书·安成王秀传》等都提到了这些吏员是没有工资的,以至于刺史、太守看不下去,上奏朝廷为他们讨钱,不成功,梁安成王“简府州贫老单丁吏,一日遣散五百余人”,“百姓甚悦”。
    当县吏成了一种苦差事,变成了“力役”,大概是因为有油水的都被豪强占了,剩下的要自己贴钱上班。
    五、特殊职位
    1、关谷塞道诸尉,第九品。
    这个只有在该县有关隘的时候才会设立,归县令管,有兵。
    这又是西晋县令权力大的佐证之一。至少在唐代,开元六上关、十三中关之类的关隘,县令无权管,也指挥不了驻扎于此的兵,明清就更不用说了。
    2、县参军
    县令加将军号时置。
    完。
    有空再写郡、州级别的官吏设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