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1章 胡庆之的能力

作者:彦七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大学士,难道不索取几城作为战利?”
    凌波提问。
    “本官本欲索北镇宣城,然南族部落岂肯?”
    苏烨含笑回答。
    实则,南族部落既发兵侵犯,败后偿还战争赔款,理所应当。
    割让疆土亦在情理之中,然苏烨不欲为难朱梓彤,故仅要求金钱。
    这正是朱梓彤欣然答应的缘由。
    她知晓,这出于苏烨的顾忌,故未纠结割地一事。
    再言宣城,虽城防坚实,一旦苏烨重举战旗,宣城不过纸糊。
    宣城与浏阳城间,有缓冲之地,两国和平时可以相互问候,战时则成缓冲。
    “大学士,非是南族不愿,恐是你怜其美色,不忍下手。”
    凌波戏谑。
    “唉,本官心终是太软。”
    苏烨叹息。
    “那耿尽忠如何回复?继续和谈否?”
    凌波询问。
    “轩辕无悔与陈天琪去谈,尽取利益。”
    苏烨吩咐。
    轩辕无悔为平南大将,陈天琪精于财计,知利益如何取。
    陈天琪便提议南族偿还铁矿、硝石、粮食及军资。
    名曰,赔偿南军在玄武天朝所造成之损失。
    更是因九公主将入苏府,赔偿未加倍。
    耿尽忠固执于苏烨之言,轩辕无悔愤而掀桌,佯作攻宣城,耿尽忠乃屈服。
    宣城若无轩辕南下,不日将破。
    签订《浏阳条约》,南族月内履行议定。
    朱梓彤既是和亲之人,留苏烨侧。
    ……
    百里天策本欲下燕京,后被苏烨击败,退守燕京。
    付开山坐镇,帝国防线坚如磐石,天策军骑兵不适城战。
    原与南族部落夹攻玄武,得知苏烨灭南军数十万,惊骇不已。
    南军将领中计,南族壮志凌云,尽失,嫁公主求和。
    百里天策与付开山对峙。
    付开山心向中原,被苏烨挫败,退回燕京。
    徐有成归于魏明元,付开山势孤,燕京却仍安稳。
    帝国东部,胡庆之围攻辽阳。
    胡庆之以重器攻城,帝国大学士全力支持。
    东突厥东夷王朝非攻城之专,骑兵威逼胡庆之后路,使其战术受限。
    胡庆之将军,乃是帝国所剩无几的大将之一。.??m
    故在排兵布阵之际,显得尤为小心谨慎,作战风格亦是稳中求胜,不轻易冒进。
    东夷王朝面对此等对手,亦是绞尽脑汁,寻不得胡庆之将军之破绽。
    连续数日,遭玄武天朝强大攻城器械之打击,东夷王朝亦有些难以承受。
    毕竟,东夷王朝之勇士,乃凶悍之草原勇士,适应野外作战,城市攻防之战显得力不从心。
    尤其是兵部为胡庆之将军提供大量抛石机,且抛石机之炮弹可以就地取材,源源不断。
    当漫天之巨石自天而降之时,东夷王朝之勇士皆为之所惊。
    胡庆之将军立于远处之高山上,望着已陷入战火之辽阳城,心中亦不禁感慨万千。
    此边塞之城,拥有高耸坚固之城墙,即便如此密集之巨石打下,城墙依旧屹立不倒。
    若当初皇甫杰能坚守此城,未中敌人之诱敌之计,便无今日炮打辽阳城之事。
    然今之问题在于,围困辽阳城之后,东夷王朝居然未出城迎战,而是龟缩其中,让其亦是一筹莫展。
    当然,东夷王朝亦不会坐以待毙,而是派人潜入玄武天朝,与东部造反之誉王取得了联系。
    西部之淮南王、昊亲王和卫王,因献上兰陵王之人头,投靠了嘉峪关之魏明元。
    有此大树,三位王爷今过得颇为安稳,且欲与魏明元谈谈交易。
    比如高举皇甫皇族之旗,收编各地之地方势力,然后逐鹿中原,甚至称霸天下。
    誉王见他人皆有靠山,竟答应东夷王朝之条件,前后夹击胡庆之将军。
    "启禀将军,大事不妙!誉王烧毁我军之粮草,还截断我军之后勤保障线。"
    传信兵匆匆而来。
    "何?此畜生,难道投靠突厥人?"
    胡庆之将军一下子便想到誉王有可能叛变帝国。
    "将军,当下如何?"
    手下几位将军同声问道。
    "粮草被烧,我军再无一战之力,当速撤回黑森城或吉森城。"
    胡庆之将军当机立断,下令撤军。
    “周将军,麻烦你率领两万大军断后,其余将军,率领大军,跟本将军撤退……”
    胡庆之将军立即下令。
    围攻辽阳城的十万大军,开始有序往后撤退,想着撤退到后方的黑森城。
    只可惜,大军刚刚撤退,东夷王朝就亲自领军杀了出来。
    与此同时,埋伏在外围的东突厥骑兵,也得到讯息,闻风而动,杀了过来。
    “弓箭手准备!挡住敌人!”
    周将军大声下令。
    玄武天朝的精锐之师,又岂是一般人能够撼动的。
    嗖嗖嗖……
    无数箭矢从天而降,骑兵顿时倒下一大片。
    “冲锋!冲锋……”
    东夷王朝亲自领兵冲杀,士气大振。
    弓箭手之后,无数的盾牌兵列阵以待,长枪兵的长枪呈四十五度,对抗东突厥的骑兵冲锋。
    嘭嘭嘭……
    一连串的撞击声,骑兵的冲锋被长枪阵,强行挡住。
    “弓箭手准备!放!”
    周将军再次下令。
    嗖嗖嗖……
    漫天箭雨,铺天盖地,遮云蔽日,从天而降。
    东夷王朝的骑兵被活生生钉在地上,无数战马倒在血泊之中。
    “来人,发信号,让拓木率军夹击胡庆之!”
    东夷王朝大声下令。
    嗖!
    一支信号令箭刺破长空,爆发出一团炙热的火光。
    “杀!杀……”
    早就埋伏在外围的东突厥大军,从后面的匝道冲出,杀向正在撤退的大军。
    “敌袭!敌袭……”
    士兵大声吼了起来。
    胡庆之将军一看,立即大声下令。
    “盾牌兵结阵!长枪兵列阵!挡住他们!”
    玄武天朝的精锐之师,又岂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
    无数的铁骑冲锋而来,撞在两米多的长枪之上,很多东突厥的勇士被活生生刺穿,第一轮的冲锋算是挡住了。
    只可惜,胡庆之还是小看了这些突厥勇士,只见后面的勇士又发起了再一次的冲锋。
    这一次,他们的战马踏着同伴的尸体,踏着同伴的战马,飞跃了长枪阵,像一把利剑刺穿了胡庆之将军的大军。
    一场混战在一条狭长的峡谷展开,双方展开了生死肉搏战。
    葫芦谷,是连接辽阳城与黑森城的一条狭长地带,要说是峡谷,倒不如说是戈壁。
    外小内圆,适合于埋伏敌人,之前东夷王朝也在此被胡庆之埋伏,死伤惨重,这才退回了辽阳城。
    原本胡庆之是有派人驻守此地,现在看来,他之前驻守在此的军队,似乎已经被敌人灭掉了。要不然,拓木将军也不会从后面杀了出来,而且还把胡庆之的大军拦在了葫芦谷。
    "厉将军、孙将军,尔等随朕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
    胡庆之大声下令。
    两位将军为其麾下得力战将,立即率领手下,冲向出口。
    拓木将军在出口处布置了重兵,且有大量弓箭手。
    庞大的葫芦口如今已成了一台绞肉机。
    玄武天朝的精锐之师,以盾牌兵和长枪兵开道,弓箭手跟进,与敌人展开了近距离的较量。
    嗖嗖嗖……
    漫天箭雨,铺天盖地,另一边立即还以颜色,顿时双方士兵又倒下了一大片。
    胡庆之将军紧随两大主力战将,率领亲卫铁骑冲杀过去,务必要打开葫芦谷的缺口。
    "杀!杀……"
    胡庆之将军一马当先,发动了冲锋。
    双方已经死伤惨重,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战马的尸体,鲜血汇聚成河。
    连续不断的消耗,拓木将军的主力大军显然伤亡很大,而且突厥勇士不擅长这种攻防战。
    最郁闷的是,拓木将军的盾牌兵太少了,特别是那种两米多高的巨盾士兵太少了。
    他们所用的大部分是清一色的小圆盾,只适合骑兵作战,对抗一般的弓箭手。
    但是,玄武天朝的士兵,所持的大部分就是那种巨盾,可以挡住敌人的弓箭。
    因此,在弓箭的对决上,玄武天朝的士兵完胜。
    胡庆之眼看时机成熟,立即率领麾下铁骑冲锋。
    两位将军立即让出了中间的同道,铁骑宛如一阵旋风般,冲向拓木将军的大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