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天下第一

作者:贰更2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第一次杀人,李平安神色如常。
    拿过手术刀的手毫不颤抖,精准的穿透了心脏。
    李平安从阴影处显露身影,在尸体要害处补了几刀,确定彻底死透了才点燃油灯。
    “这人看着有点眼熟……”
    仔细回想,似乎在拜师宴上见过此人,随了不少礼金。
    “难怪这么大方,敢情做的是无本买卖!”
    李平安江湖人的印象又恶劣几分,一群不事生产的游侠儿,为何能吃喝不愁花天酒地。
    大抵是仗着武道实力,偷抢拐骗剥削平民百姓。
    李平安将笼在脸上的黑巾取下,用纱布、棉花制作的简易防毒面具,可以防止毒粉毒液入口。
    江湖上不知多少高手,死于撒毒粉喷毒液之类的下作手段。
    “还得寻两片水晶,做个防毒眼镜!”
    李平安用床单将尸骸裹上,背出房门,见到站在院子中的智刚,硕大的光头在月光下很是显眼。
    “看来是贫僧多虑了。”
    智刚指着院墙说道:“贼人入户多溜墙边,距墙三尺外种上带刺花草,中间空地挖好坑,十个进来九个落进去。”
    “江湖上有听息之法,能判断居士屋内位置,近身搏杀终究有危险。”
    李平安诧异道:“大师还懂得机关陷阱?”
    智刚双手合十:“混江湖,什么都得会一点。”
    李平安揶揄道:“所以大师给大姑娘小媳妇看相?”
    “贫僧困了!”
    智刚转身回屋,很快传出响亮的呼噜声。
    李平安将尸骸扔到大街上,明天自有收尸人背走,也不用怕衙门会追查凶手。
    江湖人厮杀,衙门从不理会,恨不得他们死光了才好。
    回屋洗地擦窗,重新连上窗户与枕头的丝线,回床上继续睡觉。
    李平安在床内侧帘子后面睡,外侧躺着的是稻草纸人,挨着床的墙掏了个窟窿,用砖头虚掩。
    万一来的贼人多,破墙而出溜之大吉!
    ……
    昨天的拜师宴,在坊间广为流传。
    倒不是因为排场大小,京都百姓谁没几个阔亲戚,七扭八歪拐着弯也见过不少世面。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些江湖人,以及听来的江湖事。
    什么山贼水匪、快意恩仇、高手比武等等,仿佛活在话本、评书里的人出现眼前。
    死了的破风刀且不提,另有个诨号灭神拳的拳师最能吹嘘。
    听这诨号,就知道不是谦虚人儿。
    拳师自诩拳法位列大乾前十,曾与拳镇河洛比武,仅仅输了招式。
    还说前几年青州大旱,当地官员贪墨赈灾粮食,拳师看不过眼,三拳两脚打趴下县令师爷衙役。
    开仓放粮,救了一县百姓。
    真真假假的玄奇故事,成了坊间百姓的上等谈资,期间免不了再次二次加工。
    一传十,十传百。
    市面上开始流传,汉子阵斩三千山贼,拳败刀神,掌压剑圣之类。
    原本暴打贪官县令的故事,转眼就成了一拳打穿县令心脏,两拳打碎师爷,三拳轰飞衙役。
    故事里的贪官么,自然是死的越惨越好,要不能叫美好愿望?
    拳师很快成了为民请命的大侠,又有了新的江湖诨号。
    拳镇山河!
    听着就霸气侧漏。
    临近年关。
    李平安又见到了拳师,由郑差拨送到殓尸房。
    尸骸裹在草席里,全身血淋淋,手脚俱断,不知经历了多少酷刑。
    “四叔,您怎么亲自送来了?”
    “朝廷要犯,可不能疏忽。”
    郑差拨解释道:“这厮嘴硬的很,杀了朝廷命官还不承认,足足审了三天三夜,快死了才画押!”
    李平安疑惑道:“他真的杀官了?”
    “那就不清楚了,反正街上百姓都说他杀了。”
    郑差拨不以为意道:“咱的职责就是让犯人画押,查案的是镇抚司,功劳也是人家领。”
    “……”
    李平安饶是有所推测,听到事实后也忍不住惊骇。
    吹牛、流言都能定罪,这个时代的法律,就像是个笑话!
    这事儿只是一个插曲。
    拳师用生命告诫李平安,在外边少喝酒别喝醉,去乱葬岗埋尸骸的时候,为表感谢特意单独挖坑。
    寻了块木板,刻上“拳镇山河”四个字一并埋了。
    可惜,到死都不知道拳师名字。
    临近年关。
    三司衙门开始休沐。
    智刚果然没能在年前拿到银子,没办法送兄弟尸骸归乡,只得留京与李平安过年。
    腊月三十。
    除夕。
    明月如钩,清冷朦胧。
    李平安在大乾过的第一个年关,特意包了猪肉大葱馅的饺子,缅怀前世,寄托思念。
    大乾有类似饺子的食物,不过叫“扁食”,吃法更像是大馅馄饨。
    饺子上桌,等不及的智刚夹起一个,囫囵着吞进肚里。
    “味道不错。”
    “吃饺子竟敢不蘸醋?”
    李平安指点饺子的吃法,打开酒坛泥封,飘出柔和的香气,倒进碗里清冽如水。
    “二十年份寒江雪,只买了一坛,省着点喝!”
    四季酒楼在京城的名声,远胜过小酒铺十里春,冬天只卖寒江雪,过了今晚就只卖醉春归。
    智刚接过碗先浅吟慢酌,半碗过后再一饮而尽,细品其中味道。
    “好酒。”
    “二十两一坛呢。”
    李平安吃着饺子喝着酒,与智刚闲聊江湖事。
    “大师知不知道天下第一宗门是哪个?”
    “问出这话儿的都是江湖门外汉。”
    智刚说道:“贫僧北至草原,南至万山,纵横大乾二十余州,算得上见多识广,却也不知哪家宗门最强!”
    李平安斟满酒:“这是为何?”
    “没人敢称第一!”
    智刚回忆道:“三十年前,剑仙门弟子过万,执江湖之牛耳,如今四分五裂成了十几家小门派。百年前,漕帮十万帮众号称第一,没得意几年就灭了……”
    “再久远些,也有类似的鼎盛宗门,然而江湖最忌讳称第一,谁敢喊出这个口号,必遭群起而攻!”
    李平安恍然明悟,又问道:“那有没有绝世高手,得到所有武者认可,整合所有门派成为武林盟主?”
    “这种人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智刚说道:“朝廷绝不允许有武林盟主存在,当真有人一统江湖,就有了造反称王的实力,赵氏皇族还能睡的安稳?”
    李平安疑惑道:“高来高去、逍遥自在的武道强人,还会怕朝廷?”
    话本演义中的绝世高手,没谁将朝廷放在眼里,动不动就去皇宫转一圈,或者杀个贪官、劫个天牢。
    “谁不怕朝廷?”
    智刚拎起坛烧刀子,咕噜噜喝了大半坛。
    “飞檐走壁逃不过强弓硬弩,武道宗师敌不过军阵围杀,论实力朝廷才是天下第一的门派!”
    李平安仔细琢磨,觉得很有道理。
    朝廷百万精兵横扫天下,任何武道秘籍、灵丹妙药都能抢到手,世上又没有规定,朝廷官吏、兵卒不能习武。
    即使民间有天赋异禀的武者,朝廷赐予高官厚禄,轻易就能笼络进体制内。
    如此一来,江湖门派如何与朝廷抗衡?
    李平安心底的江湖梦顿时熄灭,毕竟他就是天下第一门派的帮众。
    宇宙的尽头果然是考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