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永琏登基

作者:汤萌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弘昼哪怕资质平凡,但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给儿子添麻烦。
    在场之人的脸色,兮辞一目了然。
    闭上眼睛,收拾了湿润。
    张廷玉作为先帝心腹,率先开口,“臣等接旨,恭请长公主协新帝登基。”
    兮辞被打断了思绪,睁开眼,有条不紊的吩咐起来,“皇阿玛的丧仪按照旧制即可,一切从简,登基大典交由礼部准备,三日后,迎新帝登基”。
    ……
    一系列的举措吩咐下去,等兮辞见到皇上的灵柩时,天都已经大黑了,永佑殿哭灵的后宫妃嫔都回去洗漱更衣了。
    兮辞脸上掉下了一滴清泪,“最后这次,您赢了。”
    算准了她不可能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她至少十年时间不能在蒙古坐镇,永瑜若不是九九假扮的,哪怕天资聪颖,也终究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如何能镇压住蒙古各部。
    算计的真毒,给她十年的帝王权势换她经营了九年的蒙古。
    而唯一为她考虑的,就是让无人能压她一头,哪怕是身为新帝祖母的裕贵妃还是新帝的父母,都无尊封。
    多思无益,不管蒙古还是大清,如今不都被她抓在手中吗?至于新帝,如今不过五岁稚子,如白纸一般。
    这么多世,皇帝她早就当腻了,如今她想护的都护住了,有无这个名分已经不重要了。
    培养一代明君,功德自然也少不了。
    怕她额娘过于悲伤,兮辞特意去了翊坤宫一趟,果然看见她额娘通红的眼眶,正当她不知道怎么劝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放在软榻上的护膝。
    一时有些语塞,不错,知道不能苦自己,该伤感伤感,该护膝盖护膝盖,合着您两不耽误呗。
    还好没什么姜水蘸帕子,要不然她都不知道怎么劝了。
    “婳婳”
    见兮辞傻愣在那,皇贵妃赶忙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招呼兮辞过去。
    “昨天怎么没过来看看,额娘让颂芝去打听,就听人说你出宫了”
    兮辞靠在皇贵妃的肩膀上,闻着熟悉的香味,心里踏实了不少,“昨天太累了。”
    皇贵妃哪里听不出来这话,但是见兮辞疲惫的样子顿时所有的问题都问不出口了,揉了揉兮辞的头发,“难为我儿了”。
    “额娘,等丧仪结束,您就搬去我的公主府吧,被困在皇宫后宅半生了,也是时候出去看看了。
    日后想跑马就去跑马,想去游山玩水就去游山玩水,谁也困不住您了”
    皇贵妃看兮辞一向都是大大的滤镜,此刻皇上都不知道让她忘去哪个角落了,脸上多了岁月的痕迹整个人温柔不少。
    “额娘都听你的,这日子额娘从前都不敢想,以后就含饴弄孙,享享天伦之乐。”
    “好,此次进京匆忙,额娘若是想看永瑜,我让人送他过来,皇阿玛驾崩新帝登基,蒙古各部也要派人进京”
    但是过后,最好还是要回蒙古,蒙古的王还是要留在蒙古,才更能安各部的心。
    皇贵妃这模样,兮辞彻底放心了,也是皇上这两年太作,连对他一向有情的皇贵妃都彻底断情了。
    “后宫的其他人怎么处置?”前头的消息自然瞒不住皇贵妃,她也想趁着自己在宫中帮女儿些。
    “裕贵妃跟五哥出宫荣养,至于有公主的还有没子嗣的妃嫔就搬去宁寿宫和寿康宫。
    四阿哥出嗣,自然不算菀贵妃的儿子了,玉碟也要改。
    至于菀贵妃,思念皇阿玛过度,已经自裁,此情感天动地,赐其与皇阿玛以及纯元皇后同葬泰陵。”
    这次皇帝之死,甄嬛也推动了,死的不冤,不管替身还有原配兮辞都送去陪他了,看,她多孝顺。
    “你呀,最是促狭,百年之后本宫就不和他们挤了”
    母女两个相视一笑,就这么轻飘飘的定下了。
    至于甄嬛愿不愿意死,完全不在两人的思考范围。
    三日后,兮辞一身凤袍,牵着永琏一步步走向了龙椅。
    永琏是个聪明孩子,这倒是省了兮辞不少事。
    新帝登基首先就是要施恩,兮辞封了弘昼为和亲王,将被出嗣的弘时也封了一个恪郡王的爵位。
    果郡王封果亲王,慎贝勒封慎郡王。
    等兮辞把错综复杂的朝政梳理清楚的时候,都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
    因为先帝留下遗言,皇后不予追封,倒是没有什么汉臣拿这个来为难兮辞,汉臣素来以张廷玉为首。
    而张廷玉勉勉强强算是兮辞的众多老师之一,深知兮辞性情,再加上兮辞的手段,他只能挺着年迈的身躯兢兢业业。
    不敢越雷池半步。
    其他人吗?有先帝的心腹重臣鄂尔泰,他对兮辞并不了解,也没接触过,只知道是个能媲美恪靖公主的人物,但看到老狐狸张廷玉都如此乖觉,他自然不敢冒头。
    前两年不敢冒,后来被兮辞彻底震慑住了,也就没必要支棱了。
    这天,兮辞在御书房批折子,突然小厦子禀报,“主子,皇后乌拉那拉氏想见您。”
    至于苏培盛,考虑这一世他没做错事,兮辞给了恩典出宫养老了,于是小厦子就成了现在兮辞的首领大太监。
    “不见,告诉她先帝遗旨即可”
    她没兴趣去向皇后作威作福,就连皇贵妃也没想过。
    “可要让内务府准备,让皇后移居行宫”
    兮辞顿了顿手上的笔,“不必,她不会苟活于世,若是去了,在泰陵附近选一风水宝地葬了就是”
    以皇后的性子,若是知道先帝遗言绝对不可能好好活着。
    “奴才遵命”
    都是可怜人呐,看着半米高的折子,她也可怜。
    扔了几本拍马屁的,兮辞决定了,下次再看到这种的,直接下旨申饬,理由是损伤凤体。
    好不容易从一堆折子里爬出来,都过了两个时辰了,兮辞突然有种当了社畜的感觉,一天工作八小时。
    国事无小事,不怪她皇阿玛力不从心,死的早,就是她那迷人的老祖宗复生那也活不长。
    处理完了国事兮辞还要去看看小皇帝,登基之初,兮辞就请了一个开蒙师父,就是张廷玉的儿子,雍正十一年的探花郎张若蔼。
    一个探花郎启蒙绰绰有余了,最主要是年轻,还没被官场尔虞我诈污染,最适合不过了。
    兮辞来的时候也快到下课的时辰,听着稚嫩的读书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门口清冷的身影,吸引了张若蔼的注意力,他很快收回了视线,“皇上学的很好,今天就到这里,回去把臣今天教的读熟就行”。
    “谢谢太傅”,永琏短短的身子很有礼貌的作辑,看起来有些滑稽。
    永琏稚声稚气的话逗乐了兮辞,声音吸引了永琏的注意力,“姑爸爸”。
    说着就向兮辞扑了过来,只可惜个头太小只能抱住兮辞的大腿,“您来接永琏下学吗?”
    永琏从前作为和郡王长子,皇长孙,身份一直都是高贵的,只是瓜尔佳氏要管理王府后院,还有他更年幼的弟妹,对他难免疏忽。
    加上爱新觉罗家颜控的属性,兮辞几乎没怎么费力就被他黏上了,一天跟个小甜豆似的,兮辞对他都多了几分耐心。
    刮了刮他的小鼻子,“嗯,接你的,永琏念得很好”。
    “臣给长公主请安”,张若蔼一身儒雅的气度,长相温润如玉,否则也不会成为探花郎了,就连这清朝的破发型都没影响他的颜值。
    “起来吧,皇上年幼,劳你费心了”,这张若蔼看起来倒是与张廷玉那老狐狸不太相同,可能是因为年少吧。
    “公主言重了,这是臣分内之事,承蒙公主与皇上信任,臣自当尽心尽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